故宫简介100字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故宫的故事100字?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
故宫的历史背景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东起东长安街,西至西长安街,南起天安门广场,北至景山公园。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至1420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加强皇权而下令修建。故宫的建造耗时14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中包括30万名工匠和100万名劳工。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杀后,清朝的入主故宫,清朝的12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和执政,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故宫也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皇家历史。故宫以其建筑规模庞大、雄伟壮观、宫殿建筑富有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而著名。它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拥有超过9000间房屋和大量的珍贵文物。故宫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采用了古典的中国建筑风格和受到中亚、西亚等文化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严谨、和谐、宏伟的皇家建筑群。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故宫的建筑、文物、装饰等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材料。同时,故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宝库。【摘要】
故宫的历史背景【提问】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东起东长安街,西至西长安街,南起天安门广场,北至景山公园。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至1420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加强皇权而下令修建。故宫的建造耗时14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中包括30万名工匠和100万名劳工。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杀后,清朝的入主故宫,清朝的12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和执政,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故宫也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皇家历史。故宫以其建筑规模庞大、雄伟壮观、宫殿建筑富有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而著名。它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拥有超过9000间房屋和大量的珍贵文物。故宫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采用了古典的中国建筑风格和受到中亚、西亚等文化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严谨、和谐、宏伟的皇家建筑群。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故宫的建筑、文物、装饰等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材料。同时,故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宝库。【回答】
故宫有哪些历史背景?
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
其中景点有,神武门,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西华门,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
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1、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2、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3、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4、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扩展资料:建筑形制1、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注:“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而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2、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2019年2月19日-20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将联合于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是故宫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年—1911年)的皇宫,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件,逊帝溥仪仍居紫禁城后部的“内廷”。前半部的“外朝”于1914年将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移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摄政内阁,修改对清皇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理清皇室公、私财产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宜。1925年9月29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又设临时理事会“执行全院事物”。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李煜瀛为临时董事兼理事长,易培基任古物馆馆长,陈垣任图书馆馆长。同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成立。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结束。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0月5日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及《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规定“故宫博物院直隶于国民政府,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布事宜”。国民政府任命理事27人,复由理事会推举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长,易培基任院长,院以下设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古物馆馆长为易培基(兼),文献馆馆长为张继,图书馆馆长为庄蕴宽,至此故宫博物院大局初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危及华北。1933年,易培基遭诬陷离职。马衡接任院长。同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决定择其精要装箱南迁,并在南京建立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5批运至上海、南京,最后历尽艰险辗转运至四川,分储于巴县、乐山、峨嵋山等地。日伪占领时期,故宫博物院在北平仅勉强开放。日伪从故宫掠走铜缸、铜炮、铜灯亭计149件,熔毁制造武器。1945年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马衡继任院长,部分南迁文物被运回。1947年9月,古物陈列所合并至故宫博物院。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1年故宫博物院业务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院以下设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等部及图书馆。文献馆改称档案馆,后划归中央档案局,成立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54年建立了文物印刷工厂。同年夏吴仲超接替马衡任院长。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故宫博物院设有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开放管理、服务等部及研究室、图书馆、出版社、文物修复厂、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古代建筑修缮队、安全保卫处等机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1924年“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曾对故宫文物逐宫逐室地进行了清点查收,事竣后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6编28册,计有9.4万余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抗日战争结束后,疏散到后方的故宫文物被运往台湾的有2972箱,仍寄存南京库房的有2176箱,其余均陆续运回院。1949年以后,对故宫的文物重新进行了整理编号,计有“故”字号文物78万余件,加上新入藏的“新”字号文物21万余件,总数近百万件。该院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所藏文物一类为清代宫中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另一类为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作品。包括有青铜器、玉及石质雕刻、古代印玺、法书名画和碑帖、古代陶瓷器、丝织刺绣品、漆器、珐琅器、金银器、竹木牙质雕刻、文房用具、明清家具等。其中如春秋立鹤方壶,战国秦石鼓,晋陆机平复帖、唐青釉凤头龙柄壶、大圣遗音琴等均属于国宝级文物。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分两大类,一类为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目前保存和恢复的有前三殿、后三宫、西六宫、养心殿等多处。与宫廷历史有关的文物专门陈列有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的宫廷收藏珍宝陈列(珍宝馆)、奉先殿的宫廷藏钟表陈列(钟表馆)、乾清宫东庑的《清代典章文物展览》、坤宁门东板房的《清代玩具展览》、阅是楼(养性殿东侧)的《清代戏剧文物陈列》。另一类为历代艺术陈列,开辟有专馆长期或定期展出藏品。现有保和殿及其东西两庑的《历代艺术馆》,斋宫、诚肃殿、景仁宫的《青铜器馆》,承乾宫、永和宫的《陶瓷馆》,钟粹宫的《明清工艺美术馆》,景阳宫的《文房四宝馆》,皇极殿东庑的《铭刻馆》,皇极殿及其西庑的《绘画馆》。《绘画馆》为不定期展览场所,经常轮换展出院藏历代法书名画。故宫博物院还举办各种临时特别展览,较大规模的展出有《敦煌艺术展览》、《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览》、《三门峡出土文物展览》、《全国流散文物展览》、《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展览》、《全国出土珍品文物展览》、《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