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时间:2024-09-25 21:52:57 编辑:莆仙君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的全诗内容是什么?

全诗内容是: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这两句出自徐述夔《一柱楼编年诗》。传闻徐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却科举不利,满腹牢骚。他所建一柱楼挂紫牡丹图,题诗曰:“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夏天晒书,风吹书页,愤然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见酒杯底儿上有万历年号,便说:“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晚上听到老鼠啮咬衣服,恨得直骂:“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这些言行被举报之后,乾隆大怒,下令将已死的徐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孙子、校编诗集者被处斩,江苏藩司等一批官员被革职。又查出沈德潜曾替徐作传,称赞其品行文章,并且“夺朱非正色”两句正是沈诗《咏黑牡丹》中的句子,于是已经死掉的沈德潜也跟着倒了大霉。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什么意思?

诗人原本的意思是描写眼前的景物,风不识字,干吗还要吹动书页,让人心烦呢。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徐俊所写。徐俊从小就聪明伶俐,他的父亲是刑部侍郎徐乾学,家境优渥的徐俊从出生起,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从而饱读诗书,具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对于满清统治华夏大地这一现状十分痛恨,却又无力改变,于是常常借诗句暗讽满清统治阶层,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清风诗。题中诗句是徐俊在一次晒书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将他晒的书吹得哗哗作响,徐俊随即就做出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借微风和书籍来讽刺满清统治者。这句诗中包含两个典故,“清风”暗指满清统治阶层,“书”暗指江山社稷。这句诗的真正意思是:满清统治阶层不懂得治理国家,维护江山发展社稷,为什么要在祖国大好河山上面胡乱施行。表达了作者对满清统治阶层的不满和嘲讽,也表达了对满清在祖国河山上任意施为的愤恨和无奈,充分的体现出当时基层人民生活的黑暗。在清朝的时候,为了压制汉族的反抗意思,加深满清的统治权威,满清统治阶层施行了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就是为了迫害有学问的人。徐俊这句诗另一层意思直指“文字狱”,讽刺满清统治阶层没有文化,不能理解汉族先辈们的知识经典,却不分青红皂白开展“文字狱”。不仅反映出满清统治阶层的残暴无度,对汉族同胞的极尽压榨,同时也在侧面体现出了清朝的时候,顶层权贵和基层百姓之间的激烈矛盾。后来徐俊的“清风诗”慢慢的流传开来,随着文字狱的盛行,最后被人检举告发,清朝朝廷以污蔑朝廷,对清廷大不敬的罪名将徐俊杀害。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清风不识字,随便乱翻书。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就是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出自:《清风涛》徐骏〔清代〕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翻译:别看萤火虫散发的光亮小,但它依旧有着照亮夜晚的雄心壮志。微风又不认识字,为什么要胡乱翻书呢?背景徐骏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清朝当权者认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是诗人在嘲讽清朝统治者不识书,不适合统治。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当时清朝盛行文字狱,凡清统治者认为有碍于专制集权统治的著述、文字,必兴起大狱,肆意株连。其中比较突出的康熙二年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六年的吕留良案等等。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其后果极其严重,极大地摧残和钳制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清风不识字,随便乱翻书。”的下一句是什么?

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没有下一句。1711年,有人告发,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里,对前明政权表示同情态度,又用了南明的永历帝的年号,朝廷就下令把戴名世打进大牢,判了死刑。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另外有不少文字狱,完全是牵强附会,挑剔文字过错,甚至为了一句诗、一个字也惹出大祸。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音bì)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于是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因为这些案件完全是由写文章引起的,就管它叫“文字狱”。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种手段。清朝前期,特别是雍、乾两朝,曾连续大兴文字狱。凡清统治者认为有碍于专制集权统治的著述、文字,必兴起大狱,肆意株连。其中比较突出的康熙二年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六年的吕留良案等等。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其后果极其严重,极大地摧残和钳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