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思考快与慢

时间:2024-09-25 09:54:53 编辑:莆仙君

思考快与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凭借着与阿莫斯•特维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世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对人类思考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

这本书所说的;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却快速的,不怎么费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1是冲动的、凭直觉的。系统1好比信念的力量里面的潜意识人的80%的行为来自潜意识,潜意识由原生态家庭、学校、身边的亲朋好友等影响形成的信念。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二的运行运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也是懒惰的。系统2好比信念力量的里的意识层,我们人很少活在意识层,人在刚恋爱时很多行为是有意识层主导的。人在刚恋爱时会时时关注自己的形象,说话的方式及肢体语言。


然而每个人往往自认为自己都是用系统2在审视自己,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抱有信仰,善作抉择,能够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什么。


*确定两件物品孰远孰近

*确定突然出现的声源

*将短语,“面包和……”补充完整

*看到恐怖画面后做出厌恶的表情

*察觉语句中的不友善

*回答2➕2=?

*读大型广告牌上的字

*在空旷的道路上驾车行驶

*下象棋时看出一步好棋(前提是你是位象棋大师)

*理解简单的句子

*听到“畏首畏尾,追求完美”的说法是时,知道其意指古板的员工。

·生层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他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自主权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自主控制的感觉。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才生直觉。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推断原因和意图。

·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疑问。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将注意力其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做一些基本估测。

·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真正去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有时用简单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对变化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对可能性做出过高评估。

·对数量越多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赛跑时随时做好起跑准备

*关注马戏团里的小丑

*在一间嘈杂、拥挤的屋子里关注某个人的声音

*寻找某位某位白头发妇女。

*寻大脑记忆,判定声音是否表达惊喜

*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

*观察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做法是否得体

*读出文章中某页字母a的出现次数

*告诉某人你的电话号码

*在狭隘的空间里停车

*比较两款洗衣机的总体功效


*填纳税申请表

*检查一个复杂的逻辑论证的有效性。


当然人们太过专注某件事情时,就会屏蔽掉其他的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例外,《看不见的大猩猩》这个游戏当中设计了一部两对传篮球的短片、其中一对穿的是白色球衣,另一队穿着是黑色球衣,看见短片的人需要数出白色球衣的传球次数,忽略掉另一队传的球。这个任务比较困难,需要全情投入才行,短片播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套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出现了,她穿过球场,捶着胸,然后继续走动。那些没看到🦍的人们知道结果后非常吃惊的反应!

读到这里我的感悟是:在生活中我们总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实,就是真理,从而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的矛盾和误会。你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

当某样事物令系统1蒙圈儿,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系统2会被激活。这告诉我们: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发出求助。


而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且无法关闭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能绕过系统1直接面对系统2。因此当系统1认为自己可以处理问题并给出答案时,就没有系统2什么事了。

(保释官的故事)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是大脑工作的形式,人在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更容易屈从于诱惑。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换种说法就是,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二的任务之一。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在一个实验中有研究表明,就是提到老年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在没有自觉意识的时候,在其行为却发生了改变,这个概念影响行为就叫启动效应,也称为概念运动效应。事实,老年这个概念肯定也对你产生的影响,假设你需要再起来接接杯水,我的起身动作就会比平常稍稍卖一些。除非你刚好不喜欢老年这个概念,如果你刚好不喜欢的话,你的动作就会比平时稍微块一些。

常见的动作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觉得高兴时就会微笑,而微笑也会使你感到高兴。


再比如你刚好听了一首歌,歌词中有“月亮”这个词,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对“月亮”这个词敏感度会升高,无论是在别人的闲谈中无意被提到,或者某个角落出现“月亮”这个词,你都会更容易注意到它。




这种对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启动效应十分常见,甚至是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什么毫不起眼的东西启动了。




很多事情你认为你是自己在做主其实各种印象都变成了你的信念,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

重复的曝光的结果有益于机体适应其所处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环境。这一效应能使机体鉴别出安全的物品和牺牲地,是最为原始的社会性依附的基础。因此,重复曝光构成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整合的基础,而社会组织和社会整合又是心理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理现象,可推及所有的动物身上。一个有机体对新奇事迹应该谨慎,随时保持警惕和逃离状态,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如果当一个人认知紧张的时候,他就会激发系统二来抑制系统一所给出的直觉性答案。


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比如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实际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牛顿的解释更为靠谱。

再比如考试前你在课桌里发现了一只蝴蝶,然后那次考试你分数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觉得是因为蝴蝶的出现导致自己超常发挥。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考得好时我们夸奖了他,然后他下一次考的很差我们大人总以为是孩子不经夸,而孩子开始成绩很差时我们批评了,下一次考好了我们以为是我们批评了才得以进步。其实是孩子回归均值的一种表现!最能让孩子成长的是基于他作出好的表杨。




例如当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

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就是锚定效应。在日常购物、商业谈判中,大脑的直觉思维就很容易受此影响,人们容易因为被锚定而接受不合理的价格。

以前自己一直以为谈价格一定是让对方先开价,这样自己才会处于优势!看完锚定效应颠覆认知,也在工作中试了几次,发现还真客户会被你先出的价格锚定。

人在处于认知放松的状态时,你有可能心情不错,因此会喜欢你亲眼所见的事物,相信你亲耳所闻的消息,相信你的直觉,感觉到你的状态是舒适而熟悉的。此时,你的想法也有可能相对随意肤浅。当你感到紧张时,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会对手头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精力,感觉局促,较少犯错,但你的直觉和创造相较平时会下降。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懒、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的简单句的时候别用复杂句。朗朗上口的单词会唤起人们的正面态度,押韵的格言你没有押韵的格言显得更加深刻。

感悟:其实工作环境及工作人员的形象简单整洁干净的打造更加能让客户产生信任感。

启示:不要只因为具体字体不清楚,就否定他们的商务计划。

我们一定愿意相信这个观点,有人这样想,但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熟悉了就会喜欢,这就是一种曝光效应

我今天心情很好,我的系统2也会比平时懒惰,我得格外格外小心了。

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做出的评估。启发式问题就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那个更简单的问题。





还记得我们绞尽脑汁去回答的那个问题吗?我们是不是把它换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呢?

别人问我们的问题是这位侯雪人是否会成功,但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似乎是他是否能成功应对采访。咱们还是别顾左右而言他了。

他喜欢这个项目,因为他认为该项目投入少、回报高。就是感情启发式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将去年的表现作为依据来预测公司未来几年的表现。这个依据能作为有效参照吗?我们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才能做出正确预测?


*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

*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极端结果的概率大。

自从这个新执行总裁接手后,电影制片厂已经制作了三部优秀电影,不过现在说他老练还为时过早

统计学家能够估算出这个交易新手的表现出来的强劲势头是否是偶然的,所以在咨询统计学家之前,我不会相信他就是个天才。

观察的样本太小,所以不能做出任何推断,我们不要遵从小数定律

在我们有足够大的样本之前,我计划对实验的结果暂时保密。否则,我们会有过早下结论的风险。





草坪修整的很好,接待人员看起来很能干,家具也十分抢眼,在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我们希望董事会不要依照典型性启示作出判断。

这家新成立的企业看起来好像不会倒闭。但是这个行业的成功基础比例非常之低,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家企业是个特例(一定能成功)呢?

他们一直在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用并不充分的证据来预测罕见的事件。当证据不充分时,我们应该以基础比例作为判断依据。

我知道这份报告绝对是具有毁灭性意义,也许他的证据十分确凿,带他带我们凭什么相信呢?我们必须在做计划时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才行。


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受试者被问到之前观点时,说的往往是现在的观点,这便体现了替代理论,而且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他们之前的观点和现在的不同。


这个错误很明显,但只不过是后见之明,你事前根本无法知道。

她从这则关于成功的故事中学到了太多,多的有些过头了,他现在已经陷入了叙述谬误的误区。

他说这家公司经营不善,真是无稽之谈,他并不了解这家公司,只知道其股票在下跌。这是结果偏见,其中一部分是后见之明,一部分是光环效应。

我们不要带有结果偏见,尽管结果偏见有时也很管用,但这个绝对很是很愚蠢的。





不管何时,只要公司能替代人工判断,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一下(运算法)。

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既缜密又微妙,但实际上把一些分数简单地凑合在一起也许会更胜一筹。

我们应该事先考虑清楚自己有多重视这些候选人以往的表现。否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会对我们产生过多的影响。


“他正在采纳内部意见,他应该忽略自己的案例的情况,去看看其他案例是什么情况。”

“他掉进了规划谬误的陷阱。她设想了一个最为理想的情景,但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计划失败他无法预见所有的原因。”

“假设你除了知道某个特定的按键是针对一名外科医生的医疗纠纷以外,其他什么也不了解。你的基准预测会是怎样的呢?法庭上成功的案例有多少?有多少案件已经结案的?这个案件的总量是多少?我们正在谈论的这个案件与其他相似的案件相比更严重还是较为轻微?”

“我们加大了投资,因为我们不想承认失败。这是一个沉没成本悖论的例子吗?”

这项改革肯定无法通过。那些必然受损的人会比那些必然获利的人更加强烈的反对这种做法。

他们都认为对方做出让步时不会感到痛心。当然,他们都错了,这正是损失的不对称性表现。

如果他们觉得利益的蛋糕的确在变大,就会发现再次商议更容易。因为他们不是在分配损失,而是在分配所得。

这儿的租凭价格直线上涨,但房客认为我们不应该提高租金。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利享受当前的利益。

我们的客户对价格上涨并无抱怨,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成本也上涨了。他们尊重我们盈利的权利。





峰终定律: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过程忽略: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记忆,那降低最为疼痛时的疼痛感就比将疼痛过程减到最短更为重要。同样的道理,如果患者在过程结束时感到的疼痛相对较轻,他对此过程的记忆就会更好,那么逐渐减轻疼痛比剧烈疼痛更可取。

  ·如果想减少实际体验到的痛苦,迅速完成这个过程或许更适合,即使这样做会让患者更疼痛并给患者留下可怕的记忆。

你完全是从记忆自我的角度思考你失败的婚姻。离婚就像是以刺耳的音符结束的交响乐。事实上,它虽然结束时很糟糕,但并不意味着整首交响乐都那么糟糕。

这是关于过程忽略的一个父母负面例子。尽管好的体验的时间要比不好的体验时间多十倍,那你还是将好的体验和不好的等同并加以权衡了。


糟糕的结尾往往“毁了全部体验”。

客观的政策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我们以降低社会的U指数为目标,解决俱丧和极端贫穷是首要问题。

增加幸福感的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你能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如果你的收入超过了满意水平,你能够拥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经历,但你将会丧失一些享受小乐趣的能力。


本书自己好会选者细细重读一遍,目前里面还是有很多部分无法理解…

2019年4月30日

娄媛容


思考快与慢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 : 龙航

数字签名 : Pressone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丹尼尔·卡尼曼说人的思考的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系统1和系统2

当看到直觉、理智时,我的下意识反应,貌似还有一个情绪的存在!

结合柏拉图的“战车类比”加上现代科学的解释来看:

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最多的就是系统1,面对环境的刺激,直接做出反应,不用经过理性的推导或计算,比如穿衣、洗漱、骑车、与别人打招呼、开心、生气……

否则,凡事都要思考一番,效率就会降低。其实,我们这些下意识做出来的动作,也是前期慢思考训练的一个结果。

第一次骑自行车,一个脚蹬着,一个脚点着地,并且还需要老爸扶着,即便后来两个脚离地,还是不能保证它100%不倒。然而,现在骑车根本不用想,并且能100%的确信它不会倒。

还有一点就是对注意力情绪的建立,之前不知道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经常会感叹,怎么没人找我玩儿?咋没有人找我聊聊八卦呢?好无聊啊!

而现在的情绪是,当再有人来找你闲聊的时候,你会觉得烦。

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我们可完全可以通过慢思考的刻意练习,来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直觉和情绪,应对并提高日常的生活效率。

之所以要建立正确的直觉和情绪,是因为我们很多下意识的反应会导致很多偏见失误。

为此,丹尼尔·卡尼曼在书中总结了“七宗罪”:

1.典型性偏好 :过度关注典型性特征,忽视背后的规律

2.可得性偏好 :将容易出现和概率较高的事件弄混

3.因果性偏好 :对随机事件因果解释

4.光环效应 :对接受的信息先入为主,对事物形成偏见

5.锚定效应 :评估未知事物前,先估计参考答案,然后调整

6.框架效应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描述,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7.禀赋效应 :当你拥有某个物品后,觉得它的价值更大

这七宗罪,用“ 输入→处理→输出 ”的思考逻辑解释,就是把先 输入 的信息,在判断中当了主导,减弱了 处理 的部分。

如何避免系统一了1带来的偏见和失误呢?

丹尼尔·卡尼曼在书中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 做事前验尸和饮水机闲谈

1.做事前验尸

就是说先假定这件事情会失败,然后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导致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按照重要性和概率的大小,把这些可能排序,然后提前预防,以此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一句话概括未雨绸缪 。

2.饮水机闲谈

意思就是,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里,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虽然这感觉很不舒服,然而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做判断和思考,也会大大的提高自己的判断效率,并且也可以督促自己被迫放慢思考。

这一点笑来老师做了很好的榜样,他表示从来不删除留言,哪怕下面有人指责他、骂他。

他的解释是,如果这些人说的是对的,那就去改,坏事变好事。如果这个人说的是不对的,那也没有必要理他,否则就中计了,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让你关注他、反驳他。

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我们其实还学过另外一个方法: 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慢思考对应的是理智,而理智对应的是前脑额叶,前脑额叶发达程度的衡量指标,就是元认知能力。

于是,想要自己变得更理性、理智,那就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来达到目的。

所谓的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

练习方法 :

1.反思 :

每天花十分钟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看看有没有逻辑谬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思路?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影响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最重要的反思就是: 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把所有注意力都花在自己的成长上

现在我的做法,每天躺在床上临睡前,都会想三个问题: 今天我的注意力的有没有浪费?我有没有运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我有没有在做事的时候问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2.兴趣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很容易让自己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而这样的体验,恰恰是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里的全神贯注,有主动的和被动之分,玩游戏、追剧、吸烟就属于被动全神贯注,意思就是它不受你个人的控制,是一种注意力被收割的行为(被套路了)。

我们所说的主动全神贯注,是指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比如学一门乐器、舞蹈、双节棍、制作模型等。这些兴趣都满足了,必须刻意练习才能获得进步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对锻炼元认知能力有帮助。

3.冥想

已经有科学证据表明,冥想这种刻意训练,可以直接增大训练者的大脑皮层表面积。

笑来老师讲过一个简单的训练方法,不过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很简单。然而,对初学者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个难指的是在 时间 上。

笑来老师的最低标准是15分钟,然后等熟练之后再慢慢增加。虽然只有15分钟,不过对初学者来讲,也属于是一上来用力过猛!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每天1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时间。

具体方法 :

(1)找个不受打扰的时间,非常舒服的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2)设个闹钟,这样你就不用管时间了。

(3)用鼻子呼吸。

(4)使用正常的频率呼吸,把意识专注于体会自己的呼吸,体会你的肚子随着呼吸起起伏伏。

(5)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脑子里冒出别的想法,不用刻意回避,承认这个想法,然后把它放走。意识始终只想呼吸。

(6)时间一到就可以“收工”。从每天一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总结 :

直觉、情绪、理智都是一家人,只有三者相互配合,这辆马车才能够正常运转,跑得更快 。

虽然快思考有“七宗罪”,但这并不代表快思考就是错的,不可取的。而是说,我们可以有效地运用慢思考,来建立更多正确的直觉和情绪。同时,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做出直觉和情绪反应的时候,也提醒自己慢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避免更多的偏见和失误。


《思考快与慢》很难读懂,该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思考快与慢》难以理解,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你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本书:1. 理解书本的梳理逻辑:这本书有很严谨的逻辑,围绕人是非理性这个点不断的证明,而证明的模式就是一个个心理学效应。你可以通过阅读目录或者章节概述,来了解全书的结构,这样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内容。2. 快速浏览章节内容,找出重点概念:不需要按顺序从头到尾阅读每个章节,你可以快速浏览章节内容,找到那些概念性的句子,理解作者大致想表达的意思。有些章节可能没有明显的概念词语,你需要自己理解。3. 创造阅读环境:寻找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确保你可以专注于阅读。关闭手机、电视或其他干扰源,专注于阅读。4. 使用辅助工具:你可以使用阅读辅助工具,如阅读笔记、思维导图、重点摘录等,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5. 多次阅读:如果你对某个部分不理解,不要放弃,可以多次阅读相关章节或段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内容。6. 参考其他资源:如果你对书中的某个概念或理论不理解,可以查找其他资源,如网上评论、评论或其他相关书籍,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总之,阅读《思考快与慢》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多次阅读、使用辅助工具、创造阅读环境、参考其他资源等方法,你一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1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被告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时的欣喜: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一定要自己亲眼所见才去相信。   小时候之所以对这句话欣喜,是觉得从今以后自己懂得了一条处理事情的“真理”。   可是这么一条所谓的“真理”不知坑了我多少次,蓦然回首我才发现,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我自己亲眼见到的东西很多是假的。   什么才是真的?   这得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做大量的深入分析,敞开怀抱,不抱偏见,实事求是地思考之后,方能得出相对真实的结果。   这也是本书《思考,快与慢》主要讲的内容,快是指依赖经验无意识快速作出判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说话不经过脑子”;慢是指有意识的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谨言慎行”之类意思。   这本书主要围绕“快与慢”这两条主线来说,说的话题很切合我们的生活,可读性很强,在读的过程中我时而会心微笑,因为我的确从中感受到了智慧。   这是一本有用而又有趣的书,却又不落入俗套,更不是赤裸裸心灵鸡汤般的说教,我想这些都是这本书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我相信深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或者从反面来说,这个人可以成为一个行骗的高手。   对于上当我举例来说,你看下面的两条直线哪个更长一点呢?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2   书名很形象,思考,快与慢。   原来我们的思考方式有两套方式,一套算是天性吧,就是凭直觉去想问题,想到什么就认为答案是什么并且是正确的,这就是快思考;而另一套则是组织更多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理性思考,通过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这种就是慢思考。人呐,应该说脑子都是比较懒的,看到一个问题,无意识地就选择用系统1的思考方式,只有对自己抱有怀疑态度或者经过一定培训的人,才会有意识地去启动系统2的思考方式,系统2就是用来质疑、验证系统1的。   读这本书启发挺大,当遇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轻易去否认别人,先想想,并且要多想想,甚至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想,因为往往自己看一个问题受到了自己的经验、环境、以前接受的意识等的影响,并且容易过度自信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网上那些喷子们,感觉多半时候都是在用系统1思考,特别是那些带人身攻击的喷子,别人说个啥,赶紧喷,也不想想别人为什么这么说,用了什么论据,喷子们是只要对方的说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开喷,就算要喷,也得讲事实说证据吧,也得一条一条地反驳吧,不能一来就开始人身攻击,这样只能显示出喷子还在比较低层次的水平,没有包容心和敢于怀疑自己、追求真相的心。喷柴静雾霾的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   慢思考挺难。因为受了很多与生俱来的快思考方式的影响,所以容易产生偏见、过度自信等等。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天性是快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慢思考的方式呢?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可能要涉及到生物学或者是人类学吧。庆幸的是研究者们竟然意识到了这么不容易发现的东西,知道了人出生就喜欢快思考方式,并且快思考方式会产生偏见、错误、不理性等等,提醒了慢思考的重要性,让我们也有了意识,在生活中尽量去多培养自己的慢思考方式。   针对上面为什么人天性是快思考方式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快思考方式其实是一种简化复杂事物的思维方式,就是把纷繁复杂的事情通过概念替换,情景联想等等换成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的方式。可能是远古时代人们要生存,会有很多突发情况,要快速对突发情况做出判断,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考量各种情况,而是通过联想到上次的处理方式来快速做判断,所以渐渐人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快思考优先的结果。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3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在之前就读过,这次EDP培训万炜老师推荐后我又重读了此书,给我一些新的收获。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将得主。书中作者将人的思考分为系统1和系统2两个一快一慢的系统,系统1是一个无意识的运作,所以它的运作速度比系统2要快,系统2是受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系统1要慢。真正要完全读懂此书还需要其它相关的阅读进行辅助,因为里面的信息量和思考方式有大量的佐证来进行的,但此遍读此书确实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收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待很多事物都有一个快与慢的分配,快与慢会形成一个过渡和转换。在此对我的一些思考做一些简单的分享。   首先,我们的工作到底是要追求快还是慢?我们要做到快慢有度,做好到客观事实的把握。我们发现在工作中我们相对比较欣赏哪些反应敏捷对外界事物敏感的人,不论他们的反应正确与否,这种思考或行动的速度确实会吸引我们的一些目光。相较而言我们就会比较不看好那些看似反应较慢的人,认为他们缺少激情,其实是我们对这些反应慢的人缺少足够的信任和了解。这时我们的出发点就会着眼于快与慢的表现形式而忽略我们需要掌握的真正的信息。有时反应慢的人其实他正在基于一些有利于公司平台或更好的方式的思考,而我们其实工作中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快与慢后面的出发点。因为思考的快与慢是可以转换的,快思考不一定完全正确,慢思考也不一定完全错误。快与慢是基于不同思考模式的两种思考方式而已,我们不能简单的被方式所吸引,我们应该更关注思考背后的东西,提倡将更多的信息收集好后形成快思考模式。所以,快与慢的方式在管理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它只是一种方式,是基于不同模式下的思考方式,我们要允许两种方式并存。   其次,思考的快与慢决定了我们的成长模式。快与慢的成长是一个相互转换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有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我们最初做一件事情时总会很快,当然或许会基于历史经验会比其它人快。但对一个全新的事物总是先从慢开始,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的尝试才会将慢转换为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习开车,学习开车总是会从开慢车开始,不会有某一个人学习开车首先从开高速120码开始。这种模式无形中决定了我们的成长模式,我们人成长可以分为三部分,已经熟悉的部分处于快模式,不熟悉的或突发的完全陌生的会处理慢模式,然后还有一部分处理两者的转化阶段。以邵阳分中心客服为例,除客服主管是比较有经验的外,其他人员均是没有接触过此行业的人员,对她们的成长必然会经历快与慢模式的转换,首先她们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和一些工作要求,肯定从慢的节奏开始,但我们发现她们身上会有一些快的品质,譬如做事的'风格、办公软件使用速度等,在她们的快模式中会不断加入他们在慢模式中学习到的东西,逐步形成与公司要求要符的快思考模式 ,但是当她们的思考模式已经达到足够快时,是否要求更快或者达到一定的快之后便终止转换,或者不断的补充慢思考,同时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回到我们所说的第一点,快思考与慢思考都只是一种思考方式,不能简单将思考的快与慢来判断一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和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会要求形成快思考,但我们同时会发现,偶尔有人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也会犯一些很看似幼稚的错误。那么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的这各种成长模式是否出现了偏差?因为我们之前的思考简单的认为将慢思考转化为快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模式,或者是一种近乎完美而且在不断追求的模式。其实这种模式是可逆的并在不停转换的。在一定的时间我们有必要将快模式重回到慢模式,因为我们发现很多时间经验不一定完全有用,或者有很大的作用但它不可完全复制,因时因地制宜。但如果让你完全抛弃经验来做一件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完全抛弃经验来做事情可能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没有机会去尝试你的新想法。我们总会基于经验或一些快思考来做事情,似乎展现自己快人一等,特别是某一个经验的作用似乎有效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基于快思考来放大这个经验的效果。有些基于慢思考的一些建议会被忽视,即使这些思考会是有益的。我们不仅要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我们同时也要敢于将快思考放入慢思考模式,用慢思考的方法来重新检视。这样的相互转化与促进才能更好的决定我们的成长。   最后,思考的快与慢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信息,尤其是来自外部的信息来指导我们的决策。思考看似是自己的事,思考本身是无法独立运行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入新的咨询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思考。诸如此类的。包括我们自己去接受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我们也会发现不停的有重复的信息提供给我们。我们有时对这些信息是排斥的态度,不知不觉中便限入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怪圈中。似乎在不停的思考,但这种思考始终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永远都只是一种似曾相似。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思考,不能对信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甚至否定的态度来接受信息,我们要用开放的态度来加工信息,不能在还没有获得信息之前就对信息进行筛选,然后在筛选的信息上进行加工。正是因为我们要接受大量的信息我们才会需要进行慢思考与快思考,并在两者之间转化。如果在接受信息之前首先限定了一个信息的标准,那么即使是促进了思考的发展,但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始终打不开,就是因为我们为我们的思考设限了。思考本身就是信息加工的一种方式 ,加工加工过的信息是否有效?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很多都是加工过的,事情的全貌很难从一个人口中得到的。如果我们仅仅从片面的信息中进行快思考,或许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这种思考方式是存在缺陷的。我们必须有开放的心态接受信息后才能进行有效和回馈。   综上所述,思考快与慢只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思考的本身不仅仅是为了思考,思考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能够放弃任何一种思考方式,思考方式的分类会有助于我们重新面对信息和加工信息。我们有成长离不开外界信息的获取和思考的进行,我们只有用开放的心态进行信息获得后进行有效的快与慢的思考,并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思考快与慢的转换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成长。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4   将人思考的系统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虽然我们都知道直觉反应可能会错,但有时会更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以为仔细思考后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其实并非如此。丹尼尔用各种案例与实验再告诉我们系统一二的区别。   大多数情况下,人是懒惰的,思维也是懒惰的,我们更喜欢用直觉去思考问题,曾经自以为是,但是在涉及选择方案的时候自认为100%正确的正好是思考的陷阱。   在这本书里,感悟最深的就是思维困境。我们会无意识的选择,进入思维谬误,一旦有自我损耗,面对相同的事物的评价各异,我们认为的公平恰恰是不公平的。反而给我有了思考的空间,面对新事物时会考虑到启动效应、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在看到旧事物时会出现情理之中的吃惊小于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会存在认知放松的窘境。   但是作者也说了,认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助于团队合作。书中很多的思考谬误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犯的错误,了解自身思考的局限,及时听取不同的意见,了解彼此的看法,能够有助于团队的成长。   阅读《思考,快与慢》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走出了家乡,走出了自身的局限,我们看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看到了与我们相似的人群,找到了归属感;我们遇到不同想法的人群,发生了思想的碰撞擦除新的思维火花,经历过之后更加确信某件事,虽然书中会说到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认为的现实可能是自我虚构的幻境,但是去感悟一番也是别有滋味。这场旅行中我迷失了自我,因为发现自己过去错的一塌糊涂,但是转念一想,错中也是有对的成分,明知一些思维方法是错的,反而能更加明白看待问题的方法,睡了一觉以后,又是新的开始。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5   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是一本集所有行为经济学的一本书,作者用了各种实验来反映出我们生活中做的各种决策,包括感性和理性的决策,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行为当中的规律,认识到自己某些行为习惯。   书中把我们的思维分成两个系统:自主系统和耗力系统,其中自主系统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耗力系统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自主系统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耗力系统便会接手难题。自主系统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作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自主系统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易犯系统性错误。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自主系统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即我们无法关闭它。   而耗力系统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付出努力,但其自身却很懒惰,不愿意多付出。但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却只有耗力系统才能执行,因为这些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自主系统产生的直觉和冲动,比如人们在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时候,首先是自主系统的冲动,然后才会是耗力系统的控制冷静,再比如股市投资中人们的追涨杀跌的冲动,是来自于自主系统,冷静之后的抉择才是来自于耗力系统。   举个例子来说:一支球棒跟一颗球加起来是1.1美元,球棒比球贵1美元,请问一颗球是多少钱?   很简单的一道题目,但是按照系统一的直觉,好多人应该会直接说是0.1美元,但是利用系统二仔细想想,就发现正确答案是0.05美元,答案的设计仿佛是我们受到了控制,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比如书中要求受试者一边看能引起感情共鸣的电影,一边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这都会让人或多或少不开心,这样相当于关注两个任务。人潜意识中反而会想着这件事,把意志力用在不能做的事上面。当你的认知、情感、或身体这些不同形式集中于一个任务,那么会完成得更好,也就是全身心专注的力量。   通常常见的无意识的系统是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所以佛家说要不迎不拒)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的直觉性判断结果。这也就说明了引子里说的话,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的思考系统因此就会决定了我们做的投资决策,例如我们都比较喜欢确定的获利,但遇到坏的选择,多半会更愿意去冒险。   你会选择确定拿到900元,或着90%的机会拿到1000元?   你会选择确定失去900元,或着90%的机会失去1000元?   结果多数人都选择确定拿到900元以及90%的机会失去1000元。   再比如当我们的股票有盈利的时候,多数人倾向卖出,尤其是获利比较丰厚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亏损时候,就会一直持有等得回到原价,因为当亏损实现之后会产生后悔或错误的感觉。这种直觉有可能都是不可靠的,需要有理性的分析,再做出理性的决策。   上面的几个例子也只是管中窥豹,书中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实验,指出了什么时候能够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工作种做出更好的决策,避免一些常见的思维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