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这是哪首诗
《淯水吟》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一首插曲(出现集数为第11、12集)。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这首歌在94版《三国演义》中唱了两次,出现集数为第11、12集。通篇紧扣“薄命”二字。这个女子确实够薄命,花柳质而逢乱世,先后托身虎狼,直至葬身火海,即便不问出处,也让人为之扼腕。但其实此曲还有哭典韦之处,歌词处处显知遇之恩。词句还颇得古诗十九首神韵,浅淡而深沉,直率而婉约。伴随着歌声的,是四处火起,刀兵竞发,失却双戟的典韦舍生忘死,醉眼朦胧的曹操暴跳如雷,旁若无人的邹氏依旧浅吟低唱。“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最美丽的伤悼,从未见过哪部戏能将一个混乱不堪的场景拍得如此唯美。邹氏抚琴以死,曹操欢尽而逃,典韦尽忠殒命。一段震撼人心、令人落泪又叹惋的故事。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诗中的历史
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 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今陕西富县)。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里用史很多,我自己给你总结一下(我也懒地全部复制下来) 第一句写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第二句写南朝武帝刘裕.他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下阕 第一句:元嘉,刘裕之子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封狼居胥:《史记·霍去病传》大将霍去病曾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夕封山勒石纪功而还,指宋文帝“有封狼居胥意”,派兵北伐,结果大败而归。 第二句: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一带遍地战火的情景。 四十三年前,,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形势是大有可为的。 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 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 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 第二句 佛狸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兵追击王玄谟,驻军公步山,建行宫,后人称此为佛狸祠。 佛狸:拓跋焘小名。 就是说,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 “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 第三句 廉颇:战国时越国名将,晚年曾‘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这个的意思是有谁能赏识他.(廉颇的仇人贿赂赵王派出的人,赵王最终没有采用他.) 另 诗中的历史片段,不就是用典么. 你可以着重介绍李义山,他就是以这个闻名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它的作者是谁?
出自唐 李商隐《咏史》。释义:成功来自勤俭,破败由于奢侈。典故据《韩非子.十过》记载:秦穆公有一次问由余:“你说,古代君主使国家兴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由余回答说:“由于勤俭而使国家兴盛,由于奢侈而使国家覆亡。”之前尧为天下之主,用瓦罐吃饭、饮水、天下部落没有不服从的。尧禅位给舜,舜开始讲究起来,用木雕的碗吃饭,结果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了。舜禅位给禹,禹更加讲究了,制作了各种精美器皿使用。结果有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了。以后的君主越来越奢侈以至招来灭亡 。后来,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这两句诗,这并不是他的创造,而是他是借鉴了上述典故并取其意,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加以总结。赏析:李商隐咏史诗往往借助抒慨、设问、反问等方式,在篇末将全诗意蕴凝聚起来,以加强咏叹情调,也使整首诗显得奇警遒劲而又韵味深长。他的《隋宫》如此,《马嵬》、《梦泽》等也是如此。纪昀说:“结句是晚唐别于盛唐处,若李、杜为之,当别有道理,此升降大关,不可不知。”(《玉溪生诗说》)以这种方式曲终奏雅,是晚唐律、绝体咏史诗的艺术创造,就中以李商隐比较出色。整首诗层层作势,逼出末句,但由于气脉辽阔,并不显得艺术上刻意用力。结尾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中含顿挫之致。也因如此,诗之主旨虽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但总体以感慨咏叹出之,讽刺刻露之迹淡而悲慨叹惋之气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其意为:看遍了历史上无数的有识之士、国家、家庭,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勤奋和节俭;而当他们骄奢腐败的时候,也正是他们破败没落之时。短短的一句诗警醒着世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时时刻刻努力勤奋,不能有丝毫的颓废腐败,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现在的世风,已经变得与朴素很不和谐,不知从何时起,铺张、浪费、奢侈、挥霍、讲排场、比阔气、对品牌的追求、无尽的攀比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一种习惯,甚至形成了一种泛滥的行为。
人们浪费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对任何物品都讲究时髦,服饰、饮食、日用品都想要最好的、最流行的,认为唯有奢侈是最佳;二是不善于自我克制与约束,无论是否有用,想到什么就买什么;三是一味地攀比,结婚比高档,葬礼比排场,房子比大小,车子比品牌,生活比豪华,比来比去,比的却只有无知与愚昧。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挥金如土,那么从今天起,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学会做到量入为出、勤俭朴素。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但他们在节约上却令世人瞩目,正所谓真正的“富而不奢”。瑞士人中有不少是亿万富翁,但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往中却很难看出谁是有钱人。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每天上下班,周末和节假日,大家都穿上舒适的运动服外出郊游或运动,看不出任何穷富之别。
在以生活质量为主题的全球评比中,瑞士总有几个城市名列前茅,这说明瑞士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非常高的。对于“吃”,他们认为只要营养均衡就可以,不需要讲究价格和排场。到瑞士朋友家做客会看到他们的饮食非常简单,一般正餐只有一道主菜,是否吃甜点则会征求客人的意见,按需提供,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他们还会用面包将盘中的残羹刮尽,吃得一干二净,却丝毫不会感到尴尬。
瑞士人为了节省住房开支,宁愿租住价格便宜的老楼房,甚至是远离城市的郊区房子。年轻人大多数租住公寓,房间一般不大。据调查,瑞士有私人住宅者只占30%,而70%的人是租房居住。他们的住宅一般讲求方便实用,不追求豪华,不注重装潢,喜欢简朴典雅、整洁美观,地面就是普通的地板或地砖,墙面刷上一层漆即可,有的干脆四白落地。但瑞士人颇有生活情趣,在某个角落摆上一两件工艺品,或插上几朵鲜花,房间里顿时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瑞士的汽车普及率非常高,对于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汽车只是代步工具,只要车况允许,行驶安全可靠,会尽量选用经济型汽车。因此在马路上气派的“林肯”“奔驰”并不多见,普及型的“丰田”“雪铁龙”“大众”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小型汽车则随处可见。由于小型汽车的增加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瑞士近十年来汽车油耗和尾气排放量下降了25%。瑞士还是闻名退迩的钟表王国,劳力士、雷达、欧米茄等品牌驰名世界,但他们自己却只戴普通的手表,年轻人则戴更便宜的塑料表。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亿万富翁,也只有银行、
税务局和负责土地管理的公务员知道,因为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很多富翁会毅然买下或捐出大片土地改造成绿地,供公众休息游玩。这些富翁捐出土地后,绝对不会在旁边立一个牌子,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他们自己从来不夸富、显富,没有人为了表现自己有钱而摆阔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翁很可能就是一位身着普通衣服在马路边散步的人,或是一位在超市里仔细挑选物美价廉商品的人。
在节约能源方面,瑞士人更显出极端的“吝啬”,即
使是雨水,也不让它白白地浪费掉。瑞士以“花园之国”
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烟囱也少,因此雨水很干净。他
们首先通过下水管将雨水接进贮水井中。用时靠小水泵将
水打上来,冲洗厕所、洗涤衣物,或擦洗地板,这样可以
节省下不少水资源。瑞士人在发现一种煮鸡蛋的省电新方
法后,会立即在全国予以推广和普及,在深平底锅里放1
厘米深的冷水,把鸡蛋放进去,在水沸腾后,立即关掉电
源,让水的余热将鸡蛋煮熟。这样做,比煮熟鸡蛋再关电
源,可以节省一半的电能。据统计,如果每个瑞士人在需
要煮鸡蛋时每周用一次这种方法,那么全国一年节省下来
的电能,足以解决一个3000人城镇一年的用电量。
“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两只手。”这是瑞士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既然是靠双手创造财富,理所当然会好好珍惜,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瑞士人的“戒奢”足以说明奢华不代表富有,朴素也绝非简陋,用钱堆出来的流行时尚并不是富足的标志。过去我们曾经轰轰烈烈地提倡过艰苦朴素,其实,真正的朴素,并非一定在艰苦之中践行,在智者眼中不艰苦时的朴素,才是更为难得的朴素,这份朴素令人钦佩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