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和李白有什么关系吗?
高适与李白相识,缘于杜甫的引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因为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难在长安容身,于是上书唐玄宗,请求还山。唐玄宗以其“非廊庙器”,下诏赐金放还。李白一路东行,在洛阳与杜甫相遇,随后两人相约同游汴州(今河南开封),此时高适正寓居于此,杜甫邀他一起,于是三人同行。汴州之游,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世事弄人,分别十几年后,高适与李白这对曾经的朋友,却因为安史之乱阵营不同,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永王李璘耀武扬威的目的不是为了北上平叛,而是想拥兵自立。此时高适正接受唐肃宗的重托,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踏上了讨伐李璘的征程,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投靠李璘的李白。他对李白的沉默,更多的是源于政治因素。说起来李白虽然经历过几年的宫廷生活,但他的官场经验相当苍白,政治敏感性更是极为迟钝,当高适以统帅的高位讨伐永王李璘时,李白实际也成了他的对手和敌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也不敢因私情救李白出狱。从政治上说,李璘是高适的敌人,李白当然也是高适的敌人。高适作为一个政治家,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他时刻都在考虑与政敌划清界限。而对于天真的诗人李白来说,他不会考虑到这一点。他还在认为高适是自己的密友,高适飞黄腾达,自己身陷囹圄,他对高适提出请求,料想高适是会援手的,殊不料高适对于李白的请求,连回音都没有。可以想见,政治使得人格产生了异化。政治上的不同阵营,使得高适不得不抛弃昔日的友谊,他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最后走向了封侯之路。
高适和李白的关系?
高适和李白曾经是挚友,后来两人分道扬镳。李白身为诗仙,他一生的作品是数不胜数的。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作品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之后的李白给唐玄宗当了三年的秘书。其后李白就开始游山玩水。李白离开京城之后,杜甫与其一起远游到了河南散心,在这里,两人遇到了后来成为至交的高适。远游期间,李白和高适共同游梁园,登平台,一起回溯前人所消逝的风流韵事。两人的友情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根据当时记载的史料和三人共游所创作的诗文来看,他们在那一刻的感情是真挚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悦。高适在《同群公秋登琴台》中,评论古今,说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随着安史之乱的进行,高适认准了太子,跟随太子南征北战,渐渐成了太子的心腹,可是这时的李白却跑到了永王手下做起了幕僚,倒霉的是永王后来造反了,这可是大事啊,粉身碎骨的大事。最终,永王叛乱被平息,李白获罪,流放夜郎。李白获罪后,急忙找好友高适帮忙,而此时高适不但不搭救而且闭门不出。而高适则选择了保持沉默,未对李白伸出援手。这次事件的打击使李白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过去的豪放转为沉郁,而高适也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了内疚。在此之后,李白与高适的友谊出现了裂痕。虽然他们仍有书信往来,但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最终,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走到一起。高适和李白的性格分析从高适写给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们俩人一生交往至真。而这种真诚的交往是建立在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同样价值观之上,二人都是践行儒家学说的君子。而李白,其实更倾向于道家羽化飞升的出世生活。他之所以入世,只是有一腔经世治国的抱负想要施展。当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后,他并不打算继续为人民服务,而是要功成身退,去放白鹿青崖间。如果在实现抱负的过程中,让他用尊严来换取机会,那他就会毅然离去,绝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高适二人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经世报国的志向。不同的是,李白是下凡的谪仙人,来此人世只是为了施展才华,最终追求的是羽化登仙。高适是凡间的读书人,受孔孟教化,求忠君报国,一生所求不过是国泰民安。
高适和李白的恩怨?
高适和李白的恩怨源于政治立场不同。高适是一个才华洋溢的诗人,是一个大文豪,胸怀大义,一心打算报国明志,一直难以实现。安史之乱后,李白和高适的友谊就发生了改变。高适之后没有从文,而是从武。高适在军队中一路高升,直至接任哥舒翰身边的军情秘书,而高适也在战场上展现了他的军事能力。最后潼关失守,但高适侥幸逃脱。李白和高适翻脸的根本原因就是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李白正好被永王李璘招了,做了他的幕僚。昔日的朋友在这转眼之间就成为政治立场相对的敌人,要在战场上刀戈相对。当时身在牢房中的李白曾写信向高适求救,希望这位昔日好友能搭救一把。毕竟高适当时是平定永王军队的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不知是何缘故,高适竟对李白不理不睬,就算是李白的妻子亲自上门求救,高适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避而不见。二人的政治立场,一个是刚刚上位的新皇,一个是被认定为叛军的永王,无论怎么看都是站在新皇这边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李白是性情中人,高适是有原则的人,如果高适遇难李白是一定会全力相救,哪怕丢官。交朋友一定要交有原则的人,和有性情的人,没有原则也没有性情又不沾亲带故根本就没用。无论哪朝哪代,对于刚登基的太子而言,谋反这两个字是最为忌讳的,所以为了政治命运,高适也没有资格去解救李白。也就是说,高适是有原则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李白来说,这样的人恐怕会让他丢了性命。李白当时的身份是叛军,是政治操守除了问题,高适不能因为和他曾经游山玩水就丧失自己的政治正确性。高适和李白的相识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诗人,他的诗作饱含激情,语言豪放,而高适则以沉稳、持重著称。二人的性格犹如南北两极,然而,正是这种互补性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引人注目。李白与高适的结识,离不开酒的媒介。相传,当时李白在浔阳(今江西九江)附近的桃花潭游玩,偶然间与高适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共饮桃花潭之酒,畅谈人生理想。在酒的催化下,他们彼此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成为了知己。
李白和高适是什么关系
李白和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好友关系。他们同为诗坛中的翘楚,曾经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推动唐诗的发展。
在文学上,李白和高适都是以豪放派诗风著名。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富有想象力和诗情画意,深受人们喜欢。而高适则更强调骨骼精奇,力求表达深刻的哲理意蕴。
在生活上,李白和高适也曾经共同闯荡过江湖,旅游山水之间,交游人士之间。他们不仅在创作和学业方面互相借鉴,也在生活态度上相互影响,成为了彼此人生当中的贵人。
总之,李白和高适是唐代诗坛上的知音好友,两人对彼此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不仅在文学上互相切磋提高,也在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两人共同征服文学领域,成为唐诗的领袖人物,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