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摄政王多尔衮在哪处理政务

时间:2024-09-21 00:02:53 编辑:莆仙君

故宫皇帝上朝在哪里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乾清宫:明代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1、明朝:御门听政明朝的朝会制度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完备于明成祖朱棣。有大朝会,也称正朝,在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举行,仪式极为隆重,仅低于皇帝登基仪式。正朝在奉天殿(现名太和殿)举行,主要是朝贺,皇帝并不问政事。又有常朝,分朔望朝和日朝。日朝:永乐皇帝巡狩北京,北京冬气严凝,繁琐的仪式,百官依次奏事,官员久立不堪,于是仪式与奏事分开。简短的仪式后,大臣们到右顺门内便殿依次奏事,无事者则退还各自衙门办公。这就是通常说的“御门听政”。2、清朝:很少在故宫办公康熙成年之后,沿袭明制进行"御门听政",冬春季早上六点,夏秋季早上五点,先在乾清门,后来改在太和门听取官员汇报。康熙、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到咸丰年间,"御门听政"完全废止了。雍正皇帝即位后,圆明园升格为皇家御园,雍正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将原中轴线往南延伸,在南部建成了具备上朝、理政功能的正大光明殿和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用以“避喧听政”,形成宫廷区的“外朝”部分。在雍正园居期间,它成为清帝国的政治中心。扩展资料:1、明朝日朝频率:朔望朝,洪武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与政事有关联的是日朝。日朝在洪武时主要是指早朝,每日举行,初在华盖殿举行,后多在奉天门举行。隆庆六年(1572)五月,当时明神宗即位,内阁张居正等人以“圣龄冲幼”为由,对早朝制度进行变动,减少早朝的次数,定为每逢三,六,九日上朝,也就是从每月每日上朝改为每月上朝九次。这一改动一直延续到明末。2、太和殿的用途主要是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和殿

了解多尔衮的请进

  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一生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弟多铎。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睿亲王。
  多尔衮十五岁时,阿巴亥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入主中原,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死后,顺治帝因其独断专行,并迫害其兄豪格,又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名誉。
  多尔衮因与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关系暧昧,故民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
  顺治曾追崇多尔衮为清成宗,谥义皇帝,后被顺治剥夺。

  爱新觉罗·多尔衮伟大功德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
  9岁时,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晋贝勒。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三年,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次年,还师先行,再败明军。五年,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率先冲击,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遂与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六年,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七年,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次年,纵掠山西等地。九年,与贝勒岳托、萨哈璘、豪格等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6000余人,俘获甚众。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二年,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国王李倧请降。三年,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道,乘虚略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略天津等地,凡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俘掠人口25万余。五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六年,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七年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13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7000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八年,在皇太极卒后,欲争帝位未成,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7月14日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二年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四年,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镶,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历史上的多尔衮

  多尔衮与“阿巴亥生殉”之谜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14子,为乌拉那喇氏阿巴亥所生。种种迹象表明,在努尔哈赤晚年纷繁复杂的储位之争中,皇太极与原居侧福晋之位的阿巴亥,曾联手诬告大福晋富察氏与太子代善私通等罪,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皇太极争位的主要对手代善被废太子之位,另一个对手莽古尔泰遭到了惨重打击;大福晋富察氏被努尔哈赤休弃,阿巴亥晋升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大福晋,其子多尔衮三兄弟地位急遽上升,分别以14岁、8岁、6岁幼龄跻身八和硕额真之列。
  努尔哈赤病故时,多尔衮兄弟已辖正黄、镶黄二旗和十五牛录,实力超过了三大贝勒,成为皇太极、代善之外惟一可能问鼎的力量。甚至有说遗诏虽列多人候选,努尔哈赤临终口谕则是传位多尔衮,暂由代善辅政。然在关键时刻,代善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皇太极为汗(事后得知,代善是被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连说服,接受了皇太极的交换条件)。尘埃落定,皇太极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率诸贝勒赶赴阿巴亥所居之处逼她自尽殉葬。阿巴亥身为后金国母,权倾朝野,且年富力强、精明机敏、胸怀大志,知晓皇太极、努尔哈赤乃至后金军国的核心隐秘,有她在,多尔衮的发展不堪设想。她只有死。
  年幼的多尔衮既失父又丧母,且降居为受管辖、支配的一般贝勒行列。年长20岁的皇太极则恪守对阿巴亥“恩养”多尔衮兄弟的保证。他扶多尔衮作了镶白旗旗主,将两白旗纳入自己的保护和控制之下。而后,皇太极以兄长国君的身份,对多尔衮百般拉拢提携,使多尔衮24岁时被封为和硕睿亲王,26岁时授命大将军,统兵攻明,成长为大智大勇、军功卓绝的青年统帅。
  多尔衮与“太后下嫁”之谜
  1643年秋,皇太极病逝。新的皇位之争发生在两黄、正蓝三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和两白旗及多数诸王贝勒支持的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之间。然关键时刻,多尔衮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先帝九子福临为帝,由他本人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这一决定使两黄旗大臣无话可说。他们打的是拥立皇子的旗号。豪格自行退出,且为无封号的继妃乌拉那喇氏所生。福临生母却是皇太极称帝后所封五宫后妃之一的永福宫庄妃。庄妃上位虽有麟趾宫贵妃和她的儿子博木博果尔,但麟趾宫贵妃原为被俘获的蒙古林丹汗之妻,博木博果尔更幼,年方两岁。即摄政王的安排也无可非议——多尔衮放弃争位应得补偿;济尔哈朗虽中立,却支持过豪格。两白旗及多尔衮的支持者也能接受———他们的力量难以压倒对方,拥立年幼皇子,可以摄政做不是皇帝的皇帝。满族新建帝基一旦崩溃的危机竟以福临的即位轻轻化解了。福临是只有6岁的小皇帝,摄政王多尔衮、皇太后孝庄遂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二人关系引起诸多遐想和猜测,生发出无数版本的传闻和野史。其共同话题,是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的“太后下嫁”。
  太后(即孝庄)有无下嫁多尔衮,正史并无记载,史家也各执所见。“下嫁说”的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入关后多尔衮以摄政王一直进加至“皇父”摄政王,试策、本章、旨意都改称其为“皇父”。二是清初张煌言“建夷宫词”中有“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之句。三是孝庄死后没有�葬皇太极,而是葬在远离盛京(沈阳)昭陵千里之遥的东陵“风水墙”之外。
  多尔衮与清初的“重剿轻抚”弊政
  多尔衮于顺治七年赴边外围猎时病死途中。14岁的顺治帝亲政不久便以“阴谋篡逆”的罪名籍没了他的家产人口,悉行追夺所得封典,将其党羽凌迟处死,将其罪状昭示中外。据载:多尔衮的尸体被“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从清初政局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击溃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的同时,以安置满族“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汉民“投充”旗下,强制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原来的小农变成了奴隶。奴隶逃亡,即行重治窝主的“逃人法”。留容逃人做工甚至住宿的均算窝主、加之连坐,丧身亡家的不知几千万人。多尔衮又以“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的命令拉开征服天下的序幕。“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上示众。江阴、昆山因之被屠城,嘉定因之被三次屠城。汉族人民激烈反抗,多尔衮则一意孤行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竟下令“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从清初宫廷看,君权旁落于代表满文化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的多尔衮之手,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多尔衮且行“皇父”之权,主宰顺治婚姻,为他迎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并阻碍他对汉文化的学习;多尔衮本人因袭被汉族士人耻笑的满族旧俗——不仅在同太后关系上不检点,且幽禁豪格后公然册立其妻为妃。而顺治已在皇帝之位。这皇帝是汉文化意义上的皇帝。顺治不能容忍这一切,要求实现和证实自己至高无上的皇帝地位,这是他与多尔衮水火不容的根本所在。
  多尔衮率领他的民族驰入崭新世界,为多民族的冲融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在清初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圈地”、“投充”、“逃人法”、“剃法令”等弊政,则反映了多尔衮的历史局限。

  多尔衮(1612~1650)


  清朝入关时的摄政王。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天聪二年(1628)以初次从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有功,赐号墨尔根代青(满语,聪明之意)。此后数次入明境内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掠略,又征察哈尔、朝鲜,攻大凌河、锦州、松山等地,为清太宗皇太极所器重,逐渐跃居于后金军主要统帅之列。天聪五年执掌吏部,崇德元年(1636)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八年,皇太极因病突然死去,因储嗣未定,清朝皇族面临王位之争。多尔衮以镶白、正白两旗势力拥立皇太极年仅六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即清世祖福临),由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不久,多尔衮集大权于一身,其地位越过济尔哈朗,各衙门关白政事、记录档册皆以多尔衮为先。

  顺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见李自成起义)。清朝统治者抓住机会,立即向关内进军。四月,以多尔衮为大将军的满蒙汉八旗兵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失利,退回北京后,率部西走。五月,多尔衮入京。十月,迎福临至,即位北京,正式宣布清朝对全国实行统治。多尔衮位崇功高,权势日增。是年加封为叔父摄政王,五年又尊为皇父摄政王,以皇帝之尊亲代行皇帝职权,成为清入关初年的实际统治者。(参见彩图插页第106页)

  多尔衮摄政时期,以入关前已经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基础,进一步仿照明制,加强封建专制政权。多尔衮在维护“权归满人”的同时,对汉族地主阶级、故明官员采取了“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的政策。令原明朝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顺治五年又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左都御史各一员。为发挥汉族官员在政权中之作用,六年,下令禁止满洲诸王干预各衙门政事及指摘内外汉官。为广泛招徕汉族地主阶级,又礼葬明崇祯帝后,开科取士,网罗人才。

  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经历了皇帝与旗主、诸王之间的不断斗争而逐步实现。多尔衮采取措施限制由满族贵族、大臣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集权力于摄政王之手。又罢诸王兼理六部事务,以各部事务由尚书掌管。诸王有干预各衙门政事者即行治罪,从而又推进了皇太极以来的中央集权。

  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军退回陕西,张献忠驻军四川(见张献忠起义)。明臣史可法、马士英等拥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多尔衮先以重兵追击李自成于陕西、湖北,复命豪格入四川攻张献忠。顺治二年,多尔衮派兵下江南,渡长江,破南京,福王政权亡。三年,清军入浙江,六月破绍兴,南明鲁王遁走入海;八月清军入福建,破延平、汀州,唐王被执。清军相继入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多尔衮摄政七年,除西南之云贵等地尚有南明桂王政权及农民军之余部,海上有郑成功之抗清活动外,清军已占有全国之大半地区,为清朝建立全国政权打下初步基础。

  为维护满族贵族利益,多尔衮摄政期间的一部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尤以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易服、投充等项,在一定地区内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顺治七年冬,多尔衮出猎边外,十二月初九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东),年仅三十九岁,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顺治亲政后,被首告“阴谋篡逆”,诏削爵,平毁墓葬,家产籍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多尔衮昭雪,恢复了多尔衮的封号,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爱新觉罗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母大妃乌喇那拉氏,由于其母受宠,多尔衮在幼年时就被封为贝勒,并统领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崩于瑷鸡堡,多尔衮生母被逼殉葬,少年的坎坷造就了多尔衮坚忍不拔的性格。皇太极继汗位后,初封多尔衮为贝勒。
  天聪二年二月,十七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敖木轮大捷,多尔衮颇立战功,被封为墨尔根戴青,并逐渐跃居于后金军队的主要统帅之列。聪慧多智、谋略过人、英勇善战的多尔衮,深获皇太极的宠信,自此多次被委以重任,参与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东征西战,屡建奇功。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随太宗进入明朝边界,与贝勒莽古尔泰等人攻破汉儿庄,趋向通州,逼近明朝都城,在广渠门外打败了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军,又在蓟州歼灭山海关来的援兵。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军队北撤,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先行,沿途打败了明军的伏兵。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开始设置六部官职,多尔衮掌管吏部事务。跟从太宗围困大凌河明军,打仗时,多尔衮陷阵,明朝士兵掉入城壕中百余人,城上万箭齐发,八旗将士多有死者。太宗严厉责斥诸将不阻拦多尔衮。祖大寿约献锦州,多尔衮与阿巴泰领军四千,换成汉人的服装跟随祖大寿装成溃败的样子,袭击锦州,锦州兵迎战,被击败。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五月,征察哈尔蒙古。七年(公元1633年)六月,太宗询问征讨明朝,朝鲜和察哈尔蒙古三者谁先,多尔衮说:“应整顿兵马,乘谷熟时节,入明朝边界围攻明都,并截断其援军,毁其屯堡,做长久驻军的计划,可坐等明军疲惫。”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五月,从太宗讨伐明朝,攻破保安,侵略朔州。
  天聪九年二月,皇太极利用察哈尔林丹汗去世这一有利时机,命多尔衮等为元帅,率精兵万余进攻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史孔果尔额哲。多尔衮基于“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方针,利用族亲关系,兵不血刃,降服额哲,使这次进军变成一次盛大的受降典礼。额哲率部降清后,其他部落皆随之而降,蒙古四十万部落尽服清军,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多尔衮还获得元朝的传国之玺“制诰之宝”。
  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多尔衮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元年底,太宗率军侵朝鲜,围朝鲜国王李倧于南汉山城。翌年二月,多尔衮率军攻打居住有朝鲜二王子、王妃及众多大臣及其眷属的江华岛。多尔衮刚柔并用,迫使江华岛投降;受降后,又严禁军兵滥杀掳掠,并送还所掳士女,对朝鲜国五之嫔宫,待之以礼。使朝鲜国王深受感动,终归降。太宗返回盛京,命多尔衮对后撤军队加以约束。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的时候,太宗出兵讨伐喀尔喀蒙古,命多尔衮留守,修筑辽阳都尔弼城。又修治盛京至辽河大道。八月,太宗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领左翼兵,岳托领右翼兵,讨伐明朝。多尔衮从董家口拆毁明朝边墙而入,与岳托会师于通州。绕过北京到达涿州,分兵八路,行略至山西,向南攻打保定,击破明朝总督卢象升军。回师略天津,迁安,从青山关出明朝边界。此一次攻克明朝四十余城,降服六城,俘虏户口二十五万余。回到盛京,太宗赐多尔衮良马五匹,银二万两。
  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多尔衮授命在义州屯田,攻克锦州城西九台。又攻克小凌河西二台。围困锦州,多尔衮在离城三十里地方扎营,让每旗一将校率每牛录(八旗的最小编制,牛录上为甲剌,甲剌上为固山)士兵五人轮流回家。皇太极派济儿哈朗代替多尔衮,传谕指责他。多尔衮回答说:“臣认为敌兵在锦州,松山,杏山三城,马匹均在他处牧养。如果敌来进犯,我更番之卒必相遇抵御,所以才派人带疲马回家,治办甲械。旧驻地草尽,臣提议移营就牧,罪过确实在臣。”皇太极又派使者往谕多尔衮:“朕疼爱你胜过其他兄弟,赐予独厚。现今你这样违背命令,你自己定罪吧!”多尔衮自言罪当死,结果被王爵为郡王,罚银万两,所属减两牛录。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皇太极再次出兵围困锦州。洪承畴率军十三万屯扎松山,多尔衮几次与之交锋,因为他兵多,多尔衮请求援军。皇太极亲自率军疾驰六日夜来援。多尔衮请太宗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分兵屯驻乌欣河南岸。明军多次被击退但又复回,太宗亲自上阵指挥,明军又败。多尔衮与贝子罗托在塔山横击明军,明军几乎被全歼;王希贤等人被俘。不久,皇太极命贝勒杜度等替换多尔衮指挥军队,多尔衮暂时返盛京。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攻下松山,洪承畴被俘,克锦州,祖大寿投降。多尔衮首功,被恢复了王爵。太宗在位期间,多尔衮凭其卓越的战功、杰出的才智,脱颖而出,跃居诸王之上,在清王朝的开国过程中,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心腹。这为他参与后来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实力。而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则为多尔衮夺取清王朝的最高权力提供了契机。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太宗皇帝崩,满族统治者内部为皇位继承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清入关以前,嗣君的继承不是由皇帝生前在皇子中指定,而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立。太宗在位后期,诸王内部就已显露争立端倪。当时诸王中有争立之心者为数不少,最后形成了以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对立两派,互不相让。原由太宗亲率的正黄、镶黄两旗,力主拥立豪格,而由多尔衮及其同母弟多铎统率的正白、镶白两旗,则誓立多尔衮为帝。双方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形势下,经过庄妃(即孝庄文皇后)从中极力斡旋,多尔衮没有贸然妄动,而是提出册立太宗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待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这一折衷方案遂被双方接受。
  多尔衮没有自立为帝,也许并不是“性成仁让”,甘守臣节。多尔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自度在与豪格的对比上,并不占有绝对优势;相反,立幼不立长,不仅使自己以辅政名义控制朝政,也争取到了大部分上层贵族的支持。多尔衮通过这种政治手腕,不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避免了满族内部的分裂,彼此之间能协力一致,为最终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崇德八年,皇九子福临即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同居辅政,继而称睿亲王为摄政王。多尔衮利用自己“代天摄政”的有利地位,迅速完成了集权的过程。他以摄政王之尊掌握大权,“刑政拜除,大小国事”无不专掌。他进一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以议政王大臣议事“纷纭不决,反误国家政务”为名,集权于己之手。并罢免诸王管理部务,以各事务由尚书掌管且听命于摄政王。命都察院督察诸王贝勒,据实奏闻,不得徇私隐匿;规定各衙门办理事务,凡应奏闻或记入档案者,皆先启知摄政王。如此一来,诸王的权力被削弱,郑亲王济尔哈朗也退居多尔衮之下,多尔衮开始独裁大政。短短数月,多尔衮便大权独揽。
  为了尊崇多尔衮的显赫地位,顺治元年一月,由礼部议定摄政王多尔衮居内及出猎行军的仪礼,诸王不得与之平起平坐。多尔衮实际上已享有皇帝的尊荣和权力,并成为清初的实际执政者和决策者,从而为他以后所实行的重大政事、军事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多尔衮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认识,独具慧眼,超出当时其他满洲贵族。早在天聪七年,多尔衮就明确表示要夺取北京,进而统一全国。而一般的满洲王公大臣,却缺乏这一战略目标,胸无大志,专肆杀掠。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三月,李自成统率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当时清廷虽未获确报,但多尔衮已敏锐地看到形势的剧变,果断地采用范文程的建议,迅速应变。范文程指出:明亡在即,“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并要求一反清军过去对明战争中的烧杀屠掠,而“严申


多尔衮如何以变应变的?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太宗皇太极因患中风,与世长辞。在谁来接班的混战中,最有权势的多尔衮以大局为重,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和卓识。他站出来表态,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改顺治元年,就是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当时福临6岁,连自己的生活还不能自理,又如何能治理国家?多尔衮决定帝年岁幼稚,吾与郑亲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多尔衮后被尊为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因为在10位贝勒中,按年龄大小排行第九,所以也被称为“九生”。多尔衮英武超群。天聪二年,他年仅17,随太宗征内蒙察哈尔多罗部立过大功。天聪五年,皇太极设立六部,多尔衮掌管吏部。天聪九年,多尔衮率兵追击林丹汗残部,招降林丹汗之子额哲,获传国玉玺后献给皇太极,又立大功。在清王朝的奠基事业中,多尔衮贡献很多,还是颇有政治头脑的杰出人物。太宗死后,多尔衮名为摄政王,实则掌握着清朝最高权力。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已成燎原之势,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得到迅猛发展。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同年2月,起义军攻占太原、代州。3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向北京进发。3月17日,兵临北京。两天后,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泣退众臣,亲手砍死了袁妃,逼死周后,又杀死女儿坤仪公主,然后自缢,农民军占领北京。此时,满洲统治者正在关外盛京注视着关内形势的发展。4月4日,在尚不知李自成入京消息的情况下,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说:“当今正是摄政诸王建功立业、重休万世之时,应该进取中原,与‘流寇’争角。”当即,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打出“救民出水火”的旗号,4月7日祭天伐明,9日全军出动,13日兵至辽河。这时,得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已死的消息,入主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便加紧向山海关进军。早在京师危急的时候,崇祯帝命宁远总兵吴三桂回师。吴三桂慢慢吞吞,折腾了十几天,才走到河北丰润,得到李自成已攻占北京,于是又退回山海关不敢前进。吴三桂没想到,李自成不久即派唐通前来,带着其父吴襄的亲笔劝降信和犒师的银两,他入京,另派2万起义军把守山海关。他接受了犒师的银两,但却屯兵九口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才慢慢地向京师而行。走到滦州,听得逃来的家人吴福密报:家产悉数被抄,夫人、小姐被杀,父亲被囚,爱妾陈圆圆被闯将刘宗敏抢去做了压寨夫人。他马上又掉头回山海关,击走了李自成派来接防的那2万人。不几日,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前往山海关征讨。危急时刻,吴三桂采用方献庭的密策,派副将杨坤、郭云龙出关,向多尔衮送去密信一封,上书:“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谨上书于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殿下:我朝李闯作乱,攻陷京师先帝惨遭不幸,祖庙化为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据守边地,意欲为君父复仇,怎奈地小兵少,不得不泣血而求助。我国与北朝(清及前身)通好200余年,今无故而遭国难,北朝应亦念之,而且乱臣贼子当也北朝所不能容之。夫除暴安良者大顺也,拯危扶颠者大义也,救民水火者大仁也,取威定霸者大功也。素闻大王乃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机,诚为时不再得,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即立选精兵,直入中协,三桂自率所部,以合兵而抵都门,灭流寇之宫闱,而示大义于中国。则我国之报于北朝者,岂惟财帛?行将裂地以酬,决不食言!”此信说明吴三桂已决心倒向清朝,和农民军作对。其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明末清初有个诗人叫吴梅村的,顺治九年作了一首《圆圆曲》,诗中说: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痛哭六师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诗中透露,吴三桂之所以要引清军入关,只是为了爱妾陈圆圆。此话似乎有些过激,但仔细琢磨,也自有其道理。那吴三桂并非什么正人君子,他爱财、惜命,又极有官瘾,当然也不会不爱美色。这个陈圆圆,本姓邢,母亲死后,其姨把她养大,故改了姨家的姓。她家住姑苏,名沅,字畹芬,“蕙心纨质淡秀天成”,长大成人,竟色艺无双,被崇祯皇帝的周后之父物色入宫,周后想用圆圆夺田妃的宠,不料此计未成,田妃倒将圆圆遣出宫来,送给自己的父亲田弘遇享用。怎奈老夫少妇,终嫌非匹,“石崇有意,绿珠无情”。时值闯军大盛,时局动荡,为保产业,田弘遇想结拥重兵、握实权的吴三桂,邀其赴家宴。三桂在田府一见圆圆,立即为之倾倒,以保田氏胜于保国家的誓言,将圆圆强索到手。后来,明廷谕旨,饬令三桂迅速出关,军中不能随带姬妾,只好把圆圆留在北京,叫父亲吴襄看着。此番得家人来报,知自己的爱妾居然被掳,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誓报此恨,而眼下又力量不足,怎能不忙如丧家之犬投奔清朝。再说多尔衮已令清军向山海关进军,静观关内形势,寻隙进关。此时前锋刚到锦州,正在规划下一步行动。忽然,杨、郭二将持吴三桂邀书前来,清军赶快把书信转至多尔衮。吴三桂的请求,无疑给了清军入关的极好机会,也正中多尔衮心怀。想当年,清军为打通入关之路,两次在宁远受阻,一次努尔哈赤受伤,不久便撒手而去;一次皇太极失败,险些丧命阵前。这次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入关,此乃天助大清。于是,多尔衮当即决定,以变应变,要投下诱饵,招降事故三遂令才学深通的范文程,濡墨沾毫,写下回书:“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复书明平西伯吴三桂麾下:闻说李闯攻陷北京,明帝惨遭不幸,实在令人发指。为此,我定当率仕义之师,破釜沉舟,誓灭李闯,救民于水火。你思报君恩,与李闯不共戴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忠臣。以往你我长期为敌,今当捐弃前嫌,通力合作。古时候,管仲射桓公中钩,后被尊为仲父,辅佐桓公,遂成霸业。此等往事,足为今人良好榜样。你如率众来归,我大清必封以故土,晋爵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二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能长享富贵,当如带砺河山,永永无极。”文程写毕,呈与多尔衮。多尔衮看过,命加封,交给杨、郭二人。这两人翻身上马,连夜赶回,向吴三桂复命。吴三桂看了多尔衮的回信,知道清军已答应出兵,自己不觉腰也硬了,胆也壮了。从信中得知,自己如若投降清军,大清还能“封以故土,晋爵藩王”,更是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连嘴巴也乐得合不上了。4月21日,清军到达离山海关10里的沙河。吴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快率领500名精锐骑兵去迎接清军。他一见到多尔衮,立即跪拜称臣,又假惺惺挤出几滴眼泪,哭崇祯皇帝的不幸。他说:“启殿下,目前中原无主,务必请殿下迅速挥师入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多尔衮见吴三桂已是真心投降,赶快双手扶他起来,并下令叫人宰牛杀马祭天,与吴三桂折箭盟誓,表示双方从此精诚合作。吴三桂和他的500骑兵,于盟誓后立刻剃发留辫,改穿清人服装,表示完全归顺于清军。第二天,多尔衮领清军,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山海关。

有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是怎样的?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月二十五日降生
在赫图阿拉,生母阿巴亥,姓乌拉纳喇氏。这时,努尔哈赤已不再是地位低
微的小部落头领,而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的“聪睿恭敬汗”,并且正在进一步
发展统一事业,为建立清朝奠定基础。当多尔衮诞生未满百日,努尔哈赤就
率大军进攻乌拉,最终灭亡了其妻阿巴亥的母国,多尔衮母子面临着被打入
冷宫的危险。但是,由于努尔哈赤优待降顺者的政策,以及阿巴亥富于心计,
善为周旋,使他们母子安然度过难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尔衮也步入了台
吉的行列。
公元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年号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告
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
后金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发生。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
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
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①。
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多尔衮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这样一个改变后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从当年三月努尔哈赤体弃滚代皇
后富察氏开始的。当时虽然给大福晋富察氏头上加了四条罪状,但是都缺乏
足够的根据,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与富察氏关系暧昧②,实际上,是有
人对他们进行陷害。
富察氏被休弃之后,取代她作为大福晋的正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这样,
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多铎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代善由于处处计较而失去乃父的欢心,又听信后妻的谗言而虐待已子
硕讬,这就为觊觎其地位的人们带来了反对他的口实,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其
“太子”地位的被黜。这样,在努尔哈赤共治国政的制度下,多尔衮兄弟便
第一次成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
多尔衮此时还不是旗主贝勒,而仅与其弟多铎各领十五牛录,他毕竟还
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济格,甚至不如多铎。在天命年间许
多重大活动中,都不见多尔衮的踪影。天命元年(1616)正月初一的朝贺典
礼中,可以亲自叩拜努尔哈赤的宗室显贵中,阿济格与多铎分列第六、第七
位,而多尔衮则不允许参与其中③。尽管如此,除四大贝勒和乃兄乃弟之外,
多尔衮是领有牛录最多的主子,超过了德格类、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人,在
当时来说,也算是颇有实力的一位台吉了。
但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
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
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
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这时候,多尔衮三兄弟的处境最为艰难,
他们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临着兄弟们对其所领旗分的攘夺,谁知道今后
又会有什么灾祸降临?
皇太极继位之后,虽未向他们开刀,但也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
地位贬低很多,特别是皇太极在后来一系列加强皇权的行动中,更是都处压
制他们的两白旗势力。连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处处受挤,多尔
衮兄弟又怎能幸免。但是,皇太极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胁皇权的三大贝勒的
权力,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还必须拉拢和扶植一些跟他无甚利害冲突的兄弟
子侄,其中就有多尔衮。天聪二年(1628)三月,皇太极废黜了恃勇傲物的
阿济格之旗主,以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①。这时候,多尔衮刚满十五岁。
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
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
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天聪二年
(1628)二月,他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战功,皇太
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①。半个月后,他就继任了
固山贝勒。多尔衮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开始奠定基础。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
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
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再度攻明,多尔衮三兄
弟入龙门口,在山西掳掠,结果“宣大地方,禾稼践伤无余,各处屋舍尽焚,
取台堡、杀人民更多⋯⋯俘获生畜无数”②。
当然,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朝鲜和察
哈尔被皇太极视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后金攻明的后顾之忧。天聪六年皇太
极虽大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但其残部仍散布在长城内外,
于是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结果他首遇林丹
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琐诺木台吉来降,又趁大雾包围林丹汗之子额哲所部,使
人劝其归顺,双方盟誓而回。这一次出征,多尔衮不费一刀一枪,出色地完
成了皇太极的使命。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多尔衮从苏泰太后(林丹汗之妻)
那儿得到了遗失二百余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其玺“交龙为纽,光气焕烂”,
后金得之,使皇太极获得称帝根据及招揽人心的工具。果然,皇太极闻讯大
喜,亲率王公大臣及众福晋等出沈阳迎接凯旋之师,对多尔衮等亦大加褒奖。
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也在行伍之中。他率军进攻朝鲜王子、王妃及众大
臣所居之江华岛,一方面竭力劝降,一方面“戢其军兵,无得杀戮”。对投
降的朝鲜国王“嫔宫以下,颇极礼待”①。这使朝鲜君臣放弃继续抵抗,减少
了双方的杀戮。
这两役之后,战局顿时改观,皇太极除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全力对付明
朝。他在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南面称帝,与明朝已处
在对等地位。多尔衮在这两大战役中所立的战功,也使他的地位继续上升。
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这与十二年前
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
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此之后,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1638)他
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
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
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
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
二万两的赏赐②。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
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而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
极的责罚③,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
略④,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
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松锦之战后,明朝
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
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这点连皇太极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
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他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
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①。根据他的建议,
皇太极又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②。此外,文臣武将的袭
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③。在统辖六部的过程
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
更需注意的是,多尔衮一直秉承其兄皇太极意旨,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
了重大作用。崇德元年和二年,皇太极两度打击岳讬,意在压制其父代善正
红旗的势力,多尔衮等人揣摸帝意,故意加重议罪④。崇德三年遣人捉拿叛逃
之新满洲,代善略有不平,便被多尔衮抓住大做文章,上报皇太极,欲加罪
罚⑤。这些举动,正合皇太极心意,他一方面对忠君的兄弟表示赞赏,另一方
面又减轻被议者的处罚,以冀感恩于他。通过这一打一拉,来稳固自己的独
尊地位。
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
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

二、 立幼帝大战山海关
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
“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
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
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
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
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
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
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
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
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
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
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
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
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另一个竞争
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
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
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
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
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平心而论,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
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
子地位,实力略强,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
感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从而准备投豪格的票了。
果然,皇太极死后不久,双方就开始积极活动,进而由幕后转为公开。
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议立豪格,密谋良久,并找到济尔
哈朗,谋求他的支持①。而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找到多尔衮,表示支持他
即位,并告诉他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②。双方活动频繁,气氛日益紧张,首先
提出立豪格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③。
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
题是否能和平解决,直接关系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来。两黄旗大臣已
经迫不及待,他们一方面派人剑拔弩张,包围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剑柄,
闯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喝退。这时,阿济格和
多铎接着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观察形势,没有立即答应。多铎转而
又提代善为候选人,代善则以“年老体衰”为由力辞,既提出多尔衮,又提
出豪格,意见模棱两可。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两
黄旗大臣也纷纷离座,按剑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
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多尔
衮见此情形,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
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这一建议,
大出众人所料。立了皇子,两黄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却
又说不出口。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
权者。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也沾了光,当然不会反对。代善只求大局安稳,
个人本无争位之念,对此方案也不表示异议。这样,这个妥协方案就为各方
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却对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政局起
着巨大影响。①
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为帝,曾被某些骚人墨客扯到他与其母庄妃的“风
流韵事”上。实际上,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一是由于他年甫六龄,易于
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叶布舒、硕塞诸皇子;二是由于其母永
福宫庄妃深得皇太极之宠,地位较高,选其子为帝更易为诸大臣所接受,甚
至可以说是符合先帝的心愿。当然,麟趾宫贵妃的名号虽高于庄妃,但她的
实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她才两岁的幼子博穆博果尔也不可能被选中。同时,
辅政王的人选也代表了各方势力的均衡。既然黄、白二旗是主要竞争对手,
福临即位便已代表了两黄和正蓝旗的利益,多尔衮出任辅政则是必然之事。
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对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济尔哈朗。在对方看来,
这是抑制多尔衮的中间派,在多尔衮想来,此人又比较好对付。而对下层臣
民而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许多政务都
由他们二人带头处理,所以对他们出任摄政也并不感意外。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
的顶峰迈进了一步。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
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
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当然,他这
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
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
有极广阔的胸襟。
就在八旗贵族因为内部矛盾争吵不休的时候,明朝后院起火。这年十一
月,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潼关,占领了西安,然后分兵攻打汉中、榆林、甘肃,
在年底以前已据有西北全境,以及河南中、西部和湖广的数十府县。另一支
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转战湘赣鄂数省,亦给明廷以重创。而在关外,多
尔衮一待政权稳固,并于九月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关
外据点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割断宁远与山海关的联系。明朝内外交困,
已经无力抵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李自成农民军和清军一南一北,都距
明朝政治中心北京数百里之遥,究竟谁能逐鹿得手呢?
公元1644 年春,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农民军倾斜。三月中,农民军便包围
了北京城。多尔衮虽然试图与农民军协同作战,但并没有什么结果,直到明
朝崇祯帝急诏宁远守将吴三桂回师勤王,才知道一块肥肉已落入他人之口。
但是,历史的偶然性使吴三桂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在山海关首先
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由唐通接管了山海关,然后率兵朝见李自成。但他走
到玉田时,得知自己的私人利益遭到损害,便“翻然复走山海关”,击走唐
通,背叛了李自成①。至此,历史的天平又开始向清方偏倒。
这时候,清廷已经意识到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遗志的时机到了。四月
初四日,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
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
出兵进取中原。他提出,“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
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②。
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
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急
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
四月初十日,“吴三桂移檄至京,近京一路尽传”③。李自成此时方知事
态的严重,于十三日亲率部队往山海关讨吴,但仍带有招降他的侥幸心理,
行军速度亦颇迟缓,十九日前后才兵临关城之下。在此期间,吴三桂已派出
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于十五日便见到了多尔衮,向他递交了吴三桂的信函,
表示如清兵支援,则“将裂土以酬”④。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一方面召集大臣谋士们商议,一方面
派人回沈阳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
范①。由于事态紧急,吴三桂只得答应多尔衮的要求,清清军尽快入关,因为
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而关内炮声隆隆,喊杀阵阵,农民军已经开始攻
城了。
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的窘境,因此长时间地作壁上观,在李自成即将
攻下东西罗城和北翼城,吴三桂几次派人又亲自杀出重围向他求救的情况
下,估计双方实力已大损,这才发兵进入山海关。在与农民军的决战中,他
又使吴军首先上阵,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再令八旗军冲击,结果农民军战败,
迅速退回北京。可以说,在山海关以西发生的这次著名战役前后,多尔衮充
分利用了汉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挟制了吴三桂,使他不得不充当清军入主中
原的马前卒。
山海关战役后,李自成慌忙退出北京,撤到山陕一带休整力量,以图再
举。多尔衮则乘胜占领了北京,接受明朝遗老们的拥戴。从此,历史又翻开
了新的一页。

三、 九洲干戈开国定制
在不到一年里,多尔衮为清朝立下了两件大功:一是拥戴福临,巩固了
新的统治秩序;二是山海关之战中运筹帷幄,击败了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城,
开启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历史一页。特别是他占领北京之后,严禁抢掠,停
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
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这些功绩,在顺治元年开国大
典上均得到表彰,不仅给他树碑立传,还赐他大量金银牲畜和衣物,并封他
为叔父摄政王,确立了他不同于其他任何王公贵族的显赫地位。
李自成退入山陕之后,原明朝降官降将纷纷反水,但他在顺治元年
(1644)六月仍积极准备反攻,坐镇平阳(今山西临汾),分兵三路北伐①。
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已建大西国于成都,统一了全川,而多尔衮对
此尚不了解②。其他小规模的农民军则更是活动频繁,使近畿地区常常飞章告
急。除此之外,残明势力已于五月中拥戴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于南京,改
年号为弘光。虽然其政权君昏臣暗,但毕竟尚拥有中国南部的半壁富庶江山,
兵多粮足,构成清朝统一中国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的战略是:对农民军的主要力量坚决消灭,其中
对地方小股起义、“土贼”则剿抚并用;而对南明政权则是“先礼后兵”。
在此方针领导下,多尔衮先后派叶臣、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吴惟华等
进攻山西,十月攻陷太原,进而包围陕西。同时,多尔衮派出大量降清的明
官对南明君臣招抚,并写信给南明阁臣史可法,提出“削号归藩,永绥福禄”
③。在南明派出左懋第使团来北京谈判过程中,他将其软禁起来,并不给予明
确的答复。此时,清军已于九月占领山东,十月进据苏北,与史可法的军队
沿河相峙。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认为全面进攻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时机已
经成熟,便于十月先后命阿济格和多铎率军出征,向农民军和南明福王政权
发起了战略总攻。①
就当时双方力量对比而言,多尔衮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由于他双
管齐下,本来不多的兵力却分兵作战,兵分则势弱,容易被分别吃掉;况且
此举很容易引起汉民族的同仇敌忾,使他们暂释前嫌,有可能携手作战。就
在这年十月,大顺农民军二万余人进攻河南怀庆,获得大胜。败报传来,给
多尔衮猛然敲了警钟。他立即令多铎暂停南下,由山东入河南,与北面的阿
济格军对陕西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历史的偶然性再一次救了多尔衮,使他得
以在战略上改变两个拳头打人的方针,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②。很快,
多铎于十二月底破潼关,李自成放弃西安转移。多尔衮下令由阿济格追击农
民军余部,而多铎则继续南下。至顺治二年(1645)二月,农民军连战失利,
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这时多铎军已克扬州,史可法殉难。
接着,清军渡长江,南京不战而克,朱由崧被俘,弘光政权灭亡。
这一连串的胜利不禁使多尔衮喜出望外,他以为天下就此平定,江山已
归一统。五月底,他已对大学士们表示要重行剃发之制,六月初,正式向全
国发布剃发令③。这好像是一根导火索,一下点燃了各地的抗清烽火。本来清
军南下就打破了南明官绅“联清抗闯”的迷梦,鲁王政权、唐王政权已纷纷
建立起来,这一下则更激化了民族矛盾,使各阶级各阶层的汉族人民纷纷起
来抗争,其愤怒的情绪,如火山爆发,正如一首诗写道:“满洲衣帽满洲头,
满面威风满面羞。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愤满腔愁。”①鲁王朱以海政权曾
在十月给清军以重创,被时人评论为“真三十年来未有之事”②。唐王朱聿键
政权也颇想有所作为,在仙霞岭一线设防备战③,但终因这两个政权的腐朽,
内讧不断,而被清军各个击破。
抗清力量的主体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余部和自发起义的广大人
民。大顺农民军余部李过、高一功、郝摇旗等与南明何腾蛟、堵胤锡部联合
抗清,在湖南等地连获大捷。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农民军在李定国等人率领
下,与永历政权联合,也接连掀起抗清高潮。其他如山东揄园军、山西吕梁
山义军等亦在北方暴动,搞得多尔衮防不胜防。根据《清世祖实录》的不完
全统计,从顺治二年七月起到五年七月止的三年中,关于反清斗争及清兵攻
击农民军的记录就达一百二十条左右,而官书未载的小规模斗争更是不计其
数。此外,还有明降将金声桓、李成栋、姜镶等人各怀着不同的目的在江西、
广东和山西宣告反清,也使多尔衮一时手忙脚乱。虽然各地起义由于各种各
样的原因先后为清军镇压下去,但直到多尔衮离开人世,他也没能看到一个
他所希望的“太平”天下。尽管多尔衮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但由于他制定的某些政策失当,而引起连年战乱,并招致政治、经济等一系
列社会恶果。
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多尔衮也开动了整个国家机器,力图使其正常
运转。在政治体制上,他无法完全采用在关外时期的一套来治理如今这样庞
大的国家,而是接受了明皇朝的现成制度,并且任用所有明朝的叛将降臣,
因而十分得心应手。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
书皆由满人担任,但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①。到顺治
五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命陈名夏、谢启光等六汉人侍郎任
汉尚书,但其地位要低于满尚书,金之俊对此曾表示不胜感慨,更不胜恐惧②。
多尔衮力图表现得比较开明,因此除原有的都察院之外,六科十三道也保留
了下来,并一再鼓励官员犯颜直谏。总的来说,中央机构中虽承明制,但也
保留了某些满族特有的制度。除满官权重这一点外,还引进了议政王大臣会
议、理藩院等机构,其内院的权力比起明代的内阁要小得多,并对原明臣试
图增大内院权力的努力加以压抑③。地方机构不同一些,由于新朝急需用人,
所以普遍任用了降清的汉官。如多铎克南京后,把南下途中招降的明将吏三
百七十二人分别任命各级职务。洪承畴总督江南军务后,也一次推荐旧官一
百四十九名,这些都得到多尔衮的批准。多尔衮把明朝遗留下来的国家机器
全盘继承下来,乃是为适应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施行的明智之举,但
急于补缺,宽于任人,难免把明皇朝的弊习带到新皇朝来。
对于吏治,可以说多尔衮是加意整饬的。明代胥吏之弊遗留入清,他曾
批示:“衙役害民,从来积弊。⋯⋯如果有巨奸,即加重治,严禁重蹈明朝
故辙。”④如,发现吏部中有四名小吏,为害甚多,他批示道:“三法司严审
追拟,毋得徇纵。”府、州、县守一级,贪劣者亦不乏其人。如牛金星之子
牛铨,降清后任黄州知府,他在任上贪污受贿,被人举劾。多尔衮批道:“牛
铨著革了职,并本内有名人员,该督抚按提问具奏,该部知道。”①最贪酷的
大员当属福建巡按周世科,其为非作歹,令人发指。被人参劾之后,多尔衮
批示革职,并令督抚按审问定罪,最后将其就地斩首②。此外,他还十分重视
传统的京察大计,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核。顺治七年正月,大计全国官员,对
谢允复等八百一十六名官员分别加以革职、降调、致仕③。
除整顿旧官之外,多尔衮还注意选用新人。他自称:“别的聪明我不能,
这知人一事,我也颇用功夫。”④所以自入北京伊始,便多次下诏各地征聘“山
泽遗贤”。此外,在顺治元年十月的登极诏书中,还规定了重开科举的制度,
并于顺治三年、四年、六年举行了三次会试,共取进士一千一百人。首科之
中,出了四位大学士、八位尚书、十五位侍郎、三位督抚,还有都察院副都
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内院学士等六位高官,如傅以渐、魏裔介、魏
象枢、李霨、冯溥等均出自是科⑤。其他人也都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
中,成为新朝统治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