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人渣”晋惠公,他为什么还能得到“惠”这个褒义的谥号?
晋惠公虽然有些行为很渣,但是综合而言,晋惠公还是为当时的人们做过不少好事的,他不能算是一位昏君,如果要是按单方面说他是人渣,后期封谥号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按这个人整体的贡献来借鉴的。晋惠公是晋国的君主,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个位置,靠得就是秦国的帮助。在晋惠公继位以后,开始了他的人渣行为:第一,滥杀朝中大臣,脾气比较暴躁,不管什么情况,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原则,使得文武百官苦不堪言,导致很多大臣失望,晋惠公也因此不得民心。晋惠公更是对秦国多次忘恩负义,当时晋惠公是做不了君主的,晋献公临死前想立奚齐为军,但是里克想要拥护重耳为军,重耳因为一些原因不愿当君王,才轮到了晋惠公,晋惠公是想当皇上的,但是朝廷之内还有其他人可以立为君王,晋惠公机会不大,为了让自己站稳皇位,他就贿赂秦穆公,让秦国帮助自己回晋国继承皇位,并且愿意割让河西给秦国,秦国肯定高兴,因此就同意了,结果当上皇上以后,晋惠公就开始忘恩负义。但是呢,另一个当面看呢,晋惠公虽然滥杀大臣,但当时晋国的大夫势力强大已经有高于皇权的危险了,并不利于晋国争霸的目的,因此晋惠公杀了这些大臣,从而压制了朝廷内大夫的权力,使得晋国内部平衡。而且晋文公之所以能回国不到一年就称霸天下,主要就是因为晋惠公当初压制了大夫的势力。
晋惠公的谥号“惠”是什么意思?晋惠公是个怎么样的人?
晋惠公的谥号“惠”是指仁慈爱民有惠于百姓的意思。这个谥号属于褒义。世人很不明白为什么像晋惠公这样的皇帝获得这个谥号,因为晋惠公不算一位仁君,甚至是暴政及品德受到质疑,残杀了很多大臣,两次辜负秦国,所以,对于晋惠公的谥号为“惠”很是不解。晋惠公虽然因为滥杀大臣被指暴政,但是也可以理解晋惠公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必然要使用的手段。因为“曲沃代翼”和“骊姬之乱”,造成的局面,导致晋国大夫的势力非常大,这种情况会让晋国想争霸的意图遭到阻碍。于是,晋惠公用残杀大臣的方法来压制大夫,借此打压大夫们的势力。其实也给了后面的晋文公称霸铺了路。晋惠公的两次辜负秦国,被世人评价忘恩负义,但是晋惠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又被秦国抓获,而且像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和合作,本也很难说是与非,更多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虽然晋惠公有暴政的行为,但无可否认,对治理国家也是有一定的贡献的。虽然历史没有过多对晋惠公在位时的政绩有评价,但是从晋文公回到晋国,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久可以称霸天下,如果说晋惠公治理不好的话,那晋国的基础不会这么好,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可以让晋文公称霸。所以说,晋惠公还是对晋国有一定贡献的。所以,当晋惠公去世后,史官根据这位君王一生的经历,给予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所以选用了“惠”作为谥号。算是对晋惠公对于晋国的贡献一个认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