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中,为什么“递延收益”属于损益类?
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类科目呢这是由科目属性决定的,没有为什么的.如果按原企业会计制度:"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方的"预计负债"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如果按新会计准则: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下的"其他流动负债"栏填列.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关于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有资本法与收益法两种.1、资本法.它是将政府补贴直接贷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2、收益法.它是指将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利润表中补助收入,增加企业收入.(二)账务处理1、《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七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八条规定,"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3、需要注意的是:已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1)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2)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企业已经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且又没有计入相关"递延收益"账户的,计入当期损益.关于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类科目解答先到这里,既然递延收益是属于负债类科目,就应该要根据负债类科目的标准跟要求来完成入账.在实务中处理递延收益科目内容的时候,有些人还是会出现不懂的地方,到时候也可以通过网站咨询系统找会计老师询问.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类科目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在报表上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三)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负债类科目有哪些?新准则下负债类科目有:短期借款、存入保证金、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存放、贴现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在将来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又可以分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付利息.非流动负债又可以分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收益也是一个比较常使用的科目,核算的都是一些还没有进行确认的收益.在递延收益的科目下,大家也是可以设置二级科目的.政府的一些款项就可以计入递延收益中,但是要注意和营业外收入区分开来.
递延收益是什么科目?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科目。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一)总额法会计处理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1、取得时:借:××资产;贷:递延收益。2、摊销时:借:递延收益;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因为递延收益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并不会发生经济资源流出,因此递延收益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所规定的构成流动负债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只能是非流动负债,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的“递延收益”项目下。
递延收益账务怎么处理
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递延税款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递延收益账务会计分录如下:1、取得递延收益时,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2、在收益分摊时,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扩展资料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