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嘉兴红船图片简笔画

时间:2024-09-17 05:45:22 编辑:莆仙君

现在嘉兴南湖红船是不是原来的那条?

1921年,中共一大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闭幕,然而到新中国成立时,一大代表们当年乘坐的画舫已难觅踪迹。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保护管理“一大”南湖会址,1958年底,中央正式决定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仿制“红船”。现在停泊在嘉兴南湖上的这艘供亿万人瞻仰的红船,便是根据李达夫人王会悟女士的回忆仿制复原的。


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1964年4月5日,中共“一大”代表、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赴嘉兴南湖视察。他仔细考察纪念船的内外构造后说:“这只船,我回忆是造得对的,造得成功的”,并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摘要】
现在嘉兴南湖红船是不是原来的那条?【提问】

1921年,中共一大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闭幕,然而到新中国成立时,一大代表们当年乘坐的画舫已难觅踪迹。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保护管理“一大”南湖会址,1958年底,中央正式决定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仿制“红船”。现在停泊在嘉兴南湖上的这艘供亿万人瞻仰的红船,便是根据李达夫人王会悟女士的回忆仿制复原的。


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1964年4月5日,中共“一大”代表、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赴嘉兴南湖视察。他仔细考察纪念船的内外构造后说:“这只船,我回忆是造得对的,造得成功的”,并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回答】
现在的船是仿出来的,不是一大时候的那艘。【回答】


嘉兴南湖的红船是谁租来的?

王会悟。王会悟(1898—1993年,浙江桐乡人),李达的夫人。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前,负责会议筹备工作的是李达。会议筹备中,李达遇到了两件事:一是会场安排,一是代表住处。他把这两件事交给了妻子王会悟去办理。红船介绍:现存的红船为仿造,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 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和锦旗,当地政府曾向无锡红旗船厂提出,希望父亲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厂方考虑到父亲人才难得,终未同意。

南湖红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南湖红船的历史意义是: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必须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资源,不断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1921年7月底的一天,南湖浩渺烟波上,停泊一艘单夹弄中型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分。他们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阴霾中“开天辟地大事变”。扩展资料: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保护南湖这一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仿制南湖红船,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这条仿制的南湖红船全国仅此一条,具有唯一性。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受毛主席委托,负责审定并确认仿制的南湖红船必须符合当年的历史原貌。1959年夏天,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嘉兴地委指示,嘉兴县委决定马上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并仿制“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纪念船”,争取在国庆十周年时对外展出。为了实施这一决定,嘉兴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沈如淙任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竹林任副主任兼筹建办公室主任和宣传部干事董熙楷任工作人员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南湖建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的指示,筹建委员会成员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赶制了一只双夹弄丝网船模型。郭竹林和董熙楷带着这只模型去了北京,准备将它呈交给毛主席和董必武审定,可惜当时毛主席到西南视察去了,董必武也去了西北,要见毛主席、董必武必须等到几天以后。于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介绍郭竹林、董熙楷两人先到中共一大保卫人员、亲自租船的王会悟处访问。王会悟对船模进行仔细观察后。回忆说:“这只船的模型,同当时一大代表开会的那艘船的样子倒是很像的。但就是太大了点,实际上还要小点。”据王会悟回忆,当时一大开会租用的应该是单夹弄丝网船。因为筹建纪念馆的工作多、任务重、时间紧,郭竹林、董熙楷在北京不能久留,于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留下了一份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告后,随即动身返回嘉兴。返嘉后,又立即做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模型寄往北京,直接呈送党中央、毛主席审定。出乎大家意料,郭竹林、董熙楷在北京所写的报告竟直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毛主席还作了批示,大意是“我南征北战,记忆不清了,请董老过问此事、好好看看”。董必武看了嘉兴寄呈的单夹弄丝网船模型后作了答复。“船就是这样,但大船后面还有一只小船,是保卫人员坐的,万一发生情况,也可以用于撤退。”之后,嘉兴方面又询问了王会悟,她也说确有一只小船。这样,又增做了一只小拖梢船模型。历经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南湖红船终于仿制完成,并在国庆十周年那天下水,停泊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前东南方向的水面上。南湖红船真实地还原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时的历史场景,它的船首向东,迎接着东升的旭日,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光明、永放光芒。


南湖红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南湖红船的历史意义是: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必须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资源,不断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1921年7月底的一天,南湖浩渺烟波上,停泊一艘单夹弄中型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分。他们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阴霾中“开天辟地大事变”。扩展资料: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保护南湖这一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仿制南湖红船,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这条仿制的南湖红船全国仅此一条,具有唯一性。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受毛主席委托,负责审定并确认仿制的南湖红船必须符合当年的历史原貌。1959年夏天,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嘉兴地委指示,嘉兴县委决定马上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并仿制“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纪念船”,争取在国庆十周年时对外展出。为了实施这一决定,嘉兴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沈如淙任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竹林任副主任兼筹建办公室主任和宣传部干事董熙楷任工作人员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南湖建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的指示,筹建委员会成员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赶制了一只双夹弄丝网船模型。郭竹林和董熙楷带着这只模型去了北京,准备将它呈交给毛主席和董必武审定,可惜当时毛主席到西南视察去了,董必武也去了西北,要见毛主席、董必武必须等到几天以后。于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介绍郭竹林、董熙楷两人先到中共一大保卫人员、亲自租船的王会悟处访问。王会悟对船模进行仔细观察后。回忆说:“这只船的模型,同当时一大代表开会的那艘船的样子倒是很像的。但就是太大了点,实际上还要小点。”据王会悟回忆,当时一大开会租用的应该是单夹弄丝网船。因为筹建纪念馆的工作多、任务重、时间紧,郭竹林、董熙楷在北京不能久留,于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留下了一份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告后,随即动身返回嘉兴。返嘉后,又立即做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模型寄往北京,直接呈送党中央、毛主席审定。出乎大家意料,郭竹林、董熙楷在北京所写的报告竟直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毛主席还作了批示,大意是“我南征北战,记忆不清了,请董老过问此事、好好看看”。董必武看了嘉兴寄呈的单夹弄丝网船模型后作了答复。“船就是这样,但大船后面还有一只小船,是保卫人员坐的,万一发生情况,也可以用于撤退。”之后,嘉兴方面又询问了王会悟,她也说确有一只小船。这样,又增做了一只小拖梢船模型。历经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南湖红船终于仿制完成,并在国庆十周年那天下水,停泊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前东南方向的水面上。南湖红船真实地还原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时的历史场景,它的船首向东,迎接着东升的旭日,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光明、永放光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湖红船参考资料来源:浙江档案网-南湖红船

  • 上一篇:双刀髻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