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气候,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保有储量为49 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 以上;重晶石储量为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第十二位,是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亿吨,居第五位,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贵州的地貌,气候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特殊影响?
属喀什特地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貌原因造成交通发展不利,耕地面积小,日照时间短等不利因数;但是这也造就了贵州美丽的山水和凉爽的气候!所以贵州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是最佳选择.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有利方面:
(1)降水丰富.贵州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
(2)光、热、水同季.夏季阳光充足,也是雨水最多的季节,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有利于开发立体农业.
(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20℃,冬季最冷月气温3℃~6℃,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2℃~26℃,气候十分宜人.
不利方面:
(1)干旱.是危害贵州农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因为贵州山高坡陡,又是喀斯特地貌,降水流失很快,土壤保水能力差.有春旱和夏旱.
(2)“倒春寒”.3、4月间,出现的“烂秧天气” .
(3)“秋绵雨”.8、9月间的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的扬花和灌浆,造成减产.
(4)冰雹、洪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