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k表示什么梁
“LLK”看名称好像连梁,因为一般出现在高层的剪力墙的结构中,应该是连梁;但是做的时候,发现它是有原位标注的,和框架梁一样,名称中也带K,似乎又是框架梁。这种标注的其实应该叫做:框架连梁(LLK)。 一、认识框架连梁 很多同学又分不明白了,还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连梁,还是框架梁呀?这个其实在11G-101图集以前,很多预算员没有找到依据,有的预算员按连梁做,有的按框架梁做。到了16G—101图集终于对框架连梁进行了补充,如图2所示。 图2 框架连梁在16G-101-1中的P15页,剪力墙注写规则中有要求:(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标注为LLK,连梁设计为框架梁。跨高比,既是连梁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如图3所示。图3这样就明白了,按照16G图集的解释,LLK仍然是连梁,设计是按框架梁来设计标注的。 二、为什么按框架梁设计? 其实看到约束条件,跨高比≥5就可以明白,这样设计其实是因为结构受力设计的需求。在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P77,也有说明图4 当两墙之间水平距离较长时,中间的梁除了受到水平荷载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还有竖向荷载下的弯矩对连梁的影响就加大,这时就需要设置跨高比大的连梁。这样两侧墙体的整体作用就小,这里的连梁会将上部荷载传递到两侧墙上,梁的受力类似剪肢梁,因此按框架梁来设计。 三、框架连梁的钢筋构造 框架连梁的纵筋构造如图5所示,锚入剪力墙LaE且大于等于600,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第二排1/4净跨长。(与框架梁设计要求一致) 图5框架连梁的箍筋构造如图6所示。当抗震等级为一级:≥2倍梁高,且≥500当抗震等级为二到四级:≥1.5倍梁高,且≥500(与框架梁一致)顶层连梁箍筋范围包括墙内锚固,起步为100,间距150,直径同跨中。(按普通连梁顶层构造执行) 图6框架连梁的搭接情况如图7所示。不同直径搭接:Lle架立筋搭接:150(与框架梁一致) 图7四、软件如何定义 框架连梁在定义上,很多人习惯拿框架梁定义,其实是不准确的。理由有几个:1、虽然框架连梁设计上是按照框架梁,有原位标注。但在剪力墙结构中,仍然算为连梁,用框架梁定义,那么连梁的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和锚固的计算方法等按框架梁算,与框架梁混淆,会有误差。2、从结构可以看到,顶层连梁的箍筋,在墙里有加密措施,需要设置顶层连梁,框架梁做不了。3、如果有些连梁有对角斜筋,框架梁定义也是没有办法做的。 我们看一下用连梁如何定义,图纸如图8所示。 图8 属性定义,首先在把集中标注信息输入到属性里,如图9所示。图9然后用直线绘制连梁,在暗柱边开始绘制就可以,如图10所示图10框架连梁是有支座负筋的,绘制完成后,需要输入原位标注的支座负筋,如图11所示。图11可以看到在输入完原位标注信息后,连梁由深绿色变成了框架梁的浅绿色,绘制完成。 识别连梁现在软件也可以采用识别的方法,如图12所示。图12五、注意事项1、修改顶层连梁 根据前面的讲的框架连梁构造,在顶层需要加设箍筋的,如图13所示。图132、次梁加筋设置 框架连梁是连梁里做的,软件中连梁构件是没有设置次梁加筋的选项,只能在原为标注里加。 图14 在原位标注里,增设次梁加筋,如图15所示。图15很多同学,发现在原为标注里输入的附加箍筋,在软件中是不显示的,或者不确定是否计算了,可以点击编辑钢筋,在计算式中查看,如图16所示。 图16可以看到箍筋计算式后面有+6说明,即使软件不显示,输入的箍筋,最后还是计算上的。
llk梁是什么梁?
连梁。梁是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梁一般水平放置,用来支撑板并承受板传来的各种竖向荷载和梁的自重, 梁和板共同组成建筑的楼面和屋面结构。与其他的横向受力结构(如桁架,拱等)相比,梁的受力性能是较差的,但它分析简单,制作方便,故在中小跨度建筑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梁在荷载作用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有时也承受扭矩。基本特征:梁是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既有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剪力墙结构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