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韩至中

时间:2024-09-16 03:11:54 编辑:莆仙君

红光农场的创建历程

红光农场,建于1948年1月,始称叶家农场,后命名为海伦县国营第一农场,隶属海伦县管辖。1958年与海伦农场合并,翌年又与海伦农场分开,并更名为红光农场。1962年8月,改隶黑龙江省农垦厅领导。1968年11月,绥化地区革委会于农场创办“五七”干校,1970年干校撤走。1972年划归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绥化农场分局管辖。1976年划归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管辖,隶属绥化农场管理局。红光农场场区地势东高西低,属丘陵地带。全场土地面积23.3万亩,耕地面积11.7万亩,是一个以粮、豆、薯为主的中型谷物农场,1992年粮食总产量2.48万吨。同时利用场区内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和生产,每年采集出口蕨菜70吨左右。场办工业有面粉加工厂、制砖厂、乳品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13万人。场部所在地叶家窝堡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聚居人口达5000余人。

红光农场的介绍

红光农场位于海伦市东北25千米处,跨海伦、绥棱两市县。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呼兰河上游,扎音河与双岔河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47°31′30″~47°42′15″,东经127°11′10″~127°36′34″。总户数4 397户,总人口11311人。全场总控制面积16765公顷,其中耕地9928公顷,林地3555公顷,水面186公顷。气候属第四积温带,全年无霜期11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9小时,年有效积温2150~2300℃,年平均降水587毫米左右。耕层黑土达30厘米以上,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5%~7%,耐寒抗涝。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可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本着“发展有机农业、抓好特色种植、促进职工增收”的经营发展理念,确保“高效有机经特专业大场”建设顺利推进。农场设有3个管理区,全场播种面积9928公顷,有机经特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场耕地总面积的53%。1998年首次获得德国BCS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以来,目前农场有6667公顷耕地获得日本JAS、德国BCS、瑞士IMO和国内中合金诺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等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被认证的耕地占农场耕地总面积的67.6%,红光农场成为黑龙江垦区首批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 农场现有工业企业7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矿泉水生产企业1家,其它企业4家。农场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系列加工,形成“禽、菜、菌、粉、饮”五大产业链。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5亿元,粮食总产6.4万吨,人均纯收入160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