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岳飞精神

时间:2024-09-15 15:49:20 编辑:莆仙君

岳飞的英雄精神

岳飞精神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即爱国主义;五个要素,即忠、孝、严、廉、强,依次指尽忠报国志不移、事母至孝善治家、严明军纪爱兵民、廉洁自律终不改、好学深思求自强。岳飞精神的这些内涵,与中华民族的固有品格、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需求,注定了一定能实现岳飞精神当代价值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一最大化的主要指向与集中体现,便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岳飞人物评价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生活简朴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既然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食——一次,留部将郝晸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赦晸进送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作“晚食”。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财产——此外,岳飞不仅乐善好施,而且还经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史书记载:“(岳飞)乐施踈财,不殖资产,不计生事有无。所得锡赉,率以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 ”。有一次,岳飞命令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以供军用,“除宣赐金器存留外,余物尽出货,以付军匠,造弓二千张”。岳飞幕僚黄纵见到了就提醒岳飞不要为公事破费,黄纵说:“此军器,当破官钱。”岳飞却淡淡地回答:“几个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为之。”犒赏——战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有次一名部将贪污赏银,立斩。律己宽人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 。而岳云屡立殊勋,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张浚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虔城百姓暴乱时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事母至孝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飞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岳母于绍兴六年三月病故。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近千里,自鄂州归葬于江州庐山。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儒将风范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除此之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 。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岳飞虽是武将,但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是寂寞英雄,满腔抱负,无人赏识,“欲将心事付瑶琴”,却无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写的《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岳飞这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岳飞有什么精神?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一大表征就是代有其人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要加快复兴,一大举措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岳飞,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今天,我们用高视角、宽视线、广视野来考量和挖掘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并将其实现到最大限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岳飞精神的基本内涵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是中国历史伟人;是我国古代的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和最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与骄傲。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是抗击金军的中坚和主力,是正义的、仁义的雄师劲旅,是我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英雄部队,在中外军事战争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岳飞精神,是岳飞人格与思想、行为与业绩的升华、抽象和结晶。岳飞精神内涵宏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要素。一个核心是爱国主义。五个要素是尽忠报国,捍卫统一;事母至孝,教子有方;惜将爱兵,严明军纪;生活简朴,坚守清廉;好学进取,自强不息。这五个要素又可简化为五个字,即忠、孝、严、廉、强。

爱国主义是岳飞精神的核心,是贯穿和衔接整个岳飞精神及其各个要素的主线和红线。大凡提到岳飞,人们首先油然而生的联想就是忠,就是爱国,就是岳母刺字。对岳飞来说,“尽忠报国”是母训,也是自誓;是人生信条,也是毕生行动。身处当时历史环境的岳飞,忠君与爱国当然相关、相连,这很自然,也是必然。但,岳飞的忠,首要的和主要的,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认为岳飞“愚忠”,是对岳飞的错觉和误解,甚至是一种扭曲和亵渎;有的可能是少知盲从,有的可能是偏见成见,客观上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上当受骗,因为这正合了乾隆皇帝等人的险恶用心或良苦用心。恰正相反,岳飞之忠,富有理性。最典型的例证,不仅有岳飞曾多次批评、抵制过赐他“精忠岳飞”锦旗的宋高宗赵构的意旨的可贵言行,而且有他被赵构下诏罢官、赐死的可悲结局。评判历史人物,重要的不是看他比后人少了什么,而是看他比前人多了什么。历史昭示人们,无论是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本人,还是作为文化硕果的岳飞精神,许多贡献都是前所未有的。

时势造就英雄,时势也造就英雄的精神。岳飞精神的产生和形成,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更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时代要求。岳飞精神,是南宋时期人民意志和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经典范例和时代最强音。由此也不难看出,岳飞精神,是我们今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二、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

岳飞是古代的,岳飞精神总是当代的。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更要自觉体认和高度重视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

这种自觉体认和高度重视,前提是对岳飞精神基本内涵的正确理解,基础则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清醒辨析。正是基于对国际形势即世情和国内形势即国情的清醒辨析,更增强了这种自觉体认和高度重视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自信感。

当代世界,风云变幻,总体对我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在曲折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低潮。霸权主义还在横行,恐怖主义危险上升,世界很不安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拍岸而来。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一些国家对和平崛起的中国,在保持和发展对话、交往和某些领域合作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变本加厉地坚持政治敌视、经济掠夺、军事威胁、外交挤压、文化殖民、宗教渗透、网络颠覆的政策。所有这些,都给我国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世情警示我们:一个民族,不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代中国,还是发展中大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又值社会转型、发展关键、改革攻坚、稳定敏感的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成就辉煌,国力大幅跃升,“风景这边独好”。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21世纪头20年这个必须抓紧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面前困难和风险不少,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形势喜人、逼人、不等人,亟需全体人民加深爱国之情,树牢报国之志,进一步激发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


岳飞的英雄事迹简要概括是什么?

岳飞的英雄事迹简要概括如下:岳飞是南宋名将。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岳家军“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当岳飞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45里,眼看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自己王位不保。又怕岳家军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政权的威胁,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挥泪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充满了原野。后以罪名“莫须有”冤死大理寺。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岳飞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岳飞有廉洁奉公、严以律子、厚以待人、令出如山、赏罚分明、身先士卒、行若明镜的精神品质。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严于治军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为纪念岳飞,中国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飞庙。


岳飞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1.廉洁奉公。

全家均穿粗布衣服;与士卒最下者同食;犒赏岳飞从不取一文,全部分给将士;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

2.严以律子,厚以待人。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



3.令出如山,赏罚分明。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

4.不纵女色。

南宋诸将中,唯有岳飞坚持一妻,且从不去青楼纵欲。

5.事母至孝。

母病,“尝药进饵”,亲自侍奉;母亡,赤脚扶棺近千里。

6.文才横溢,儒将风范。

岳飞的文才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问题。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

7.武艺高强,武略非凡。

岳飞精擅各种兵器,射箭还达到了宋朝的最高记录。

8.身先士卒,行若明镜。

岳飞直至最后一战,都是身先士卒。

9.勤奋刻苦 。

童年的岳飞,从他能够参加劳动之日起,白天便经常到野地里去拾柴捞草,晚上识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