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镜子里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一样么

时间:2024-09-14 16:55:14 编辑:莆仙君

讲真,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自己,是一样的吗?

实话说,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心理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会自动脑补,修饰,把自己的真实相貌美化30%左右。所以,也就是说镜子里呈现出的其实并不是真实的面貌,之所以我们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明明没那么丑”,其实是一种错觉。我们比镜子里的自己要丑30%,小编问问你们,扎不扎心?后来,又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重复曝光效应的理论。意思是,当人们在重复看一些事物的时候,看的次数越频繁,大脑中便会自动增加好感度,越看越喜爱。简直不能忍!大数据以及科学研究表明,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样子确实比真实的相貌要好看,与其说好看,用顺眼这个词更加合适,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相貌,都会在潜意识里面,对于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加以弥补,也就是说是在心理状态上给自己外貌进行不断地美化,并且人们对他们熟悉的东西都会逐渐产生好感,这也是有些人比较耐看的原因。另外,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左右脸不是标准对称的,总有一侧稍微偏胖一点,一侧稍微偏瘦一点,我们平常很少发现这一点,是因为大脑很发达,能够让人从视觉上看到的实物再通过大脑整合就显得不太一样啦,有人把这种效应叫做曝光心里。

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和镜子中的自己是一样吗?

样子是一样的,但方向不是一样的,因为镜子里的自己是反向的,在镜面成像中,所看到的左边就是现实中人物的左边,所看到的右边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一个人所看到的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所看到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反射光延伸线的交点构成的,因此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的距离相同。图像与对象大小相同。根据平面镜象的特性,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同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在平面镜中所产生的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但是,由于人们在看物体时有一种“远、远、小”的感觉,所以当他们走向一面平面镜时,他们的视觉确实似乎“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人眼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它不仅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有关,而且与“透视”密切相关。相关如下:一、最早今天全世界都能看到的镀银玻璃镜子最早出现在近200年前的德国。1835年,德国化学家尤斯塔斯·冯·李比希(EustacevonLiebig)发明了一种方法,在透明玻璃的一面涂上一层非常薄的金属银。这项技术很快得到改进,可以大规模生产镜子。现代的镜子可能起源于19世纪,但镜子的起源实际上要古老得多。在2006年发表在《验光与视觉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评论中,视觉科学家凯·伊诺克博士指出,大约8000年前,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的人们用抛光的黑曜石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面镜子。二、照镜子会让人感到压力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说,有些人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BDD)。这些患者强烈认为身体的某些部位是没有吸引力的,并夸大了这些“缺陷”。病因尚不清楚,但大多数患者都有抑郁症病史。许多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的人会化浓妆或穿很多衣服来掩盖他们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