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出自哪里?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笔下。意思为“到都江堰看水,到青城山问道”,这里的“道”包括道家思想及其养生理念。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新鲜出炉,采用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非常准确、传神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而且直观、简洁、琅琅上口,能激发游客前来旅游的欲望。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谁写的?
余秋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意思是“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要看山,就要去看青城山”。这句话是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的墨宝,是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简介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人中是少有的,是一代中国文人的模范,截止2020年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扩展资料:人物经历1、2005年7月20日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利玛窦的结论》,论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威胁论”。2、2005年——2008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健全人格教育奠基教授”,每年在香港工作时间不低于半年。3、2013年10月18日下午,再度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演讲《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崩溃论”,当天联合国网站将此演讲列为第一要闻。4、2015年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5、2016年9月9日,辞去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职务。被荣聘为澳门科技大学荣誉院长和特聘教授。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是哪里人
1、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2、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3、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中国文脉》《山河之书》《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余秋雨介绍以及事迹
介绍: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事迹: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简介
1、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2、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3、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中国文脉》《山河之书》《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