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新闻
新华网广州6月20日电题:“理论上一定会坍塌”的高速公路桥,你敢走吗?19日凌晨,粤赣高速公路河源境内匝道桥梁坍塌,4辆货车掉落,当场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这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桥梁,竟然在投入使用不到10年就垮塌。而业主单位总工程师“在当时情况下一定会引起坍塌桥梁”的解释,令人震惊。广东粤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是广东境内136公里长的粤赣高速公路的投资和管理运营公司,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是其母公司之一。事故发生后,赶到现场的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敖道朝解释称:匝道桥的设计货载是“汽车-超20级”,即理论上桥体上有一台55吨的车行驶,同时前后10-15米可以分别有两辆20吨载重的车行驶。“初步判断桥梁垮塌的原因是4辆超载货车紧凑运行,形成巧合的荷载,对桥梁产生了严重的偏压,达到了桥梁坍塌的'临界点'。四辆货车的载重加上车身自重约有100吨,严重超过了的桥梁载重的设计上限,从理论上说一定会引起桥梁坍塌。”然而,耗资近50亿元的粤赣高速公路是纵贯江西省南部、连接广东的南北大通道。作为进出口的匝道紧邻收费站,车多速度慢,多辆货车同时通行的情况绝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尤其是遇到堵车时,高速路上车头接车尾,这就意味着众多司机都行走在一条“理论上一定会坍塌”的路上!超载车辆的整治是毫无疑问的,广东各地也花了不少力气。但现实的情况是,高速公路上的超载依然是常态;紧邻收费站的匝道车辆密集,也属常态。这两种常态高速公路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什么还是让悲剧发生了?究竟该追谁的责?当然,花费巨资建成的高速公路“百年大桥十年垮”,工程质量如何,公路设计标准考虑了多少现实因素,载重预留了多少合理空间?恐怕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当桥梁载重的理论标准遇上“又超又堵”现实车流,要保证桥梁不坍塌,是该治超?治堵?还是治桥?超载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按照我国现行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粤赣高速公路的投资、管理都是同一家公司,这也意味着超载车辆能否进入高速公路、进入高速公路车辆的数量都在管理公司的控制范围。民众交了通行费,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就必须提供合格、安全的服务。不论有任何理由,提供的服务都不容许是“理论上一定会坍塌”的桥梁,更不能任其成为吞噬生命的黑洞。
河源电视台的综合频道
综合频道主要有《河源新闻联播》、《说事》、《晚间时分》等栏目。 《说事》于2006年8月正式播出,凭其独特的新闻视角与“三贴近”的报道方式,逐渐融入河源人的生活,成为河源本土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民生新闻强档。2010年3月,《说事》新装亮相,为观众带来更具深广度的民生看点,更加立体化的资讯信息,更多人性化的便民服务。生动活泼的身边趣事、扣人心悬的情感故事,公正深入的新闻调查,期期节目有猛料,条条新闻有亮点,新版《说事》收视率大幅提高,社会美誉度日愈增加。《说事》不仅注重上情下达,也突出下情上达,在促进政府听取民意、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纽带作用,凸显出《说事》所肩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出席《说事》三周年的庆典晚会时趣称“老翟说事,老陈办事”,一时间传为佳话。 定 位:教育资讯类栏目开办时间:2006年4月播出时间:周二、四18:30长 度:15分钟内 容:由河源市教育局与河源电视公共频道联合主办。本栏目密切关注河源市教育热点、及时报道全市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充分展示河源市教育事业的时代风采,是全市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温馨家园。 定 位:综合性新闻栏目开办时间:2004年4月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 20:45长 度:30分钟内 容:各县区的新闻资讯,包括当地的时政动态、热点话题、民生新闻、趣事等。 节目定位:纪实类专题节目开办时间:2010年5月播出时间:周四20:25 重播:周四 22:10,周五 12:40,次周一 22:10节目长度:15分钟内容:记者(主持人)点评所见所闻,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对话,更与百姓分享感受,聆听民间最真实的声音。多角度、多侧面地直观反映河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挖掘河源亮点、推介河源特色、展示河源风采。
最近有什么新闻热点话题?
第二,环境生态问题。人类主要面临十个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愈发突出,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相关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森林衰退严重,80%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2030年,还可能面临“全球水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