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R】、绿【G】、蓝【B】,使用这三种颜色的光等量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如下图中,左图表示光的三原色,右图表示颜料的三原色。扩展资料一、三原色光模式介绍三原色光模式(英语: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RGB颜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电子系统中检测,表示和显示图像,比如电视和电脑,但是在传统摄影中也有应用。在电子时代之前,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知,RGB颜色模型已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RGB是一种依赖于设备的颜色空间:不同设备对特定RGB值的检测和重现都不一样,因为颜色物质(荧光剂或者染料)和它们对红、绿和蓝的单独响应水平随着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甚至是同样的设备不同的时间也不同。光的三原色等量混合为白色,而颜料的三原色等量混合为黑色。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光与颜料的性质不同,光的颜色混合会互相减弱,而颜料的颜色混合会互相叠加。二、颜料的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注意这里是青,而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时则为黑色。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所谓原色,又称为第一次色,或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R(红Red),G(绿Green),B(蓝Blue)(加色三原色:加色混和明度会越来越亮)。 RGB三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白色,分别组合可以合成颜料三原色.色光三原色的混合,亦称为加色混合,两种色光混合后,光度高于两色各自原来的光度,合色愈多,被增强的光线愈多,就愈近于白。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电视机上的基色就是红、绿、蓝,各种其它色光都是由此调出的。
C(青绿Cyan) ,M(品红Magenta),Y(黄 Yellow)(习惯上说的红黄蓝)被称为颜料三原色(减色三原色: 减色混和明度会越来越暗)颜料三原色的混合,亦称为减色混合,是光线的减少,两色混合后,光度低于两色各自原来的光度,合色愈多,被吸收的光线愈多,就愈近于黑。所以,调配次数越多,纯度越差,越是失去它的单纯性和鲜明性。 原理上CMY混合在一起就变成黑色。品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各组颜色的混合都接近黑。但实际上只是变成不鲜明的浓色而已。因此印刷上会在三色以外再加上一个黑色(black),用CMYK四色。CMY分别组合可以合成色光的三原色。
美术教科书讲的是绘画颜料的使用,笔者看到大多数教材及著作中都是称红、黄、蓝为三原色。然而在美术实践中和生产操作中的情况与教科书上说的并不一致。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彩色印刷品是以黄、品红、青三种油墨加黑油墨印刷的,四色彩色印刷机的印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层乳剂层分别为:底层为黄色、中层为品红,上层为青色。各品牌彩色喷墨打印机也都是以黄、品红、青加黑墨盒打印彩色图片的。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
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可以到书店找本印刷色谱看看)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手机相机拍不出原色
1. 介绍
如今的手机相机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人已经越来越依赖手机相机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拍摄各种美好的瞬间。手机相机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拍摄出的照片色彩与真实场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在拍摄大海时,手机相机很难完美还原大海的原色。无论你如何设置拍摄参数,都无法拍摄出与真实场景完全一致的照片。
2. 原因
手机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传统相机有所不同。传统相机使用的是胶片或者数码感光元件,拍摄出的照片能够准确还原真实场景的色彩。而手机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手机摄像头的长焦距(相对于传统相机),通过软件算法实现数码变焦。由于软件算法定制的不同,使得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另外,手机相机的成像传感器明显比不过专业相机,色彩还原和细节层次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3. 常见表现
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相机使用的算法不同,因此各品牌、各型号手机拍摄出的照片色彩误差表现都不同。但总体来说,手机相机拍摄出的照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色彩失真:颜色过饱和,色彩不自然。
画面偏暖:拍摄出的照片颜色过于偏暖,远离真实场景。
画面偏冷:拍摄出的照片颜色过于偏冷,远离真实场景。
动态范围小:在高光和阴影区域存在大量细节丢失,缺乏细节层次感。
锐度不足:由于算法的缺陷,拍摄出的照片锐度不足,缺乏纹理感。
4. 解决方法
虽然手机相机拍摄出的照片普遍存在着色彩失真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法拍摄出好的照片。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拍摄出好的照片。
调整白平衡:尝试多次调整白平衡,直到拍摄出与真实场景较为一致的照片。
不要滥用美颜:美颜会对照片色彩和细节产生很大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滥用美颜功能。
多拍多试:尝试多次拍摄,摆出不同的角度,通过多次试拍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
选择适当的光线:光线对于照片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尽量选择光线充足,明亮的环境进行拍摄。
后期修图:拍摄出的照片可以后期修图,调整照片的颜色、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以使照片更加接近真实场景。
5. 结论
手机相机拍不出原色的问题十分常见,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只要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多加尝试、多次试拍、多加调整、多进行后期修图,即可拍摄出与真实场景较为一致的好照片。相信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中,我们一定可以拍摄出自己满意的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