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时间:2024-09-13 19:37:01 编辑:莆仙君

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措施

选D
经济水平决定了城市化水平,因此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必须提高经济水平.
A.卫星城市的形成和城市人口容量的增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它的措施;
B.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它的措施;
C.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它的措施.
总而言之,A.B.C三个的错因一模一样,都是因果倒置.


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只有30%。
  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人均GNP增长的幅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究竟落后了多少呢?根据有关专家统计计算,提出了以下数据:在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工业劳动人口的比重指数和城市人口比重指数的比例关系是:发达国家为2:3,发展国家为1:3,我国只有1:0.8。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比例推算,199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43%。这就说明,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约15%-17%。有的专家根据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标准推算也指出,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应该达到50%以上。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城市化偏低的问题,在新的世纪里,必须加快城市化的步伐。目前各方面大体上认可的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应当是:201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45%;202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50%;205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60%-70%,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从工作、粮食、户口三方面严格限制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农村人口牢牢地束缚在农村。不利于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不利于人口和要素集聚效应的发挥,人为地抑制了中国城市化。自
  50 年代到 80 年代前期,中国城市化进展缓慢,我国城市在数量上出现减少,其中小城市由建国初期 115
  个减少到 105 个,小城镇由 5400 个减少到 2900
  个。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粮油供应早已实现市场化,户籍制度尽管有所松动,但没有完全放开,仍在控制着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入,并造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福利、保险等方面十分明显的待遇差别。今后尚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传统观念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增长有三个基本源泉: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净城市人口移民的增加和城市边界的扩大。在中国城市化问题上,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和城市结构功能合理化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片面夸大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问题,试图跨越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这一阶段,直接通过发展小城镇和
  建设新农村
  而实现城市化与现代化。于是出现一系列严格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发展的缓慢,还出现一些不利于城市化的观念及观点。如强调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结果乡镇企业满地开花,布局分散,在短缺经济时代由于产品需求大,乡镇企业确实红火一段时间。然而进入
  90
  年代逐渐向买方市场挺进,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带来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为规模实力弱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如今能坚持下来的已经不多了。由于强调“离土不离乡”、不进城,故而乡镇企业在技术、管理、信息上跟不上时代步伐,很难形成大的乡镇企业集团,这既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观念还形成一种小农意识,中国人口这么多,解决温饱问题已是一种奇迹。于是对农村城市化,扩大城市规模漠不关心,而致力于提高农村经济生活水平,努力建设新农村,没有现代化观念,没有认识到现代城市的作用,这种满足于现状的小农意识不利于我国的城市化,是落后于时代的。


  (三)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都承认“工业牺牲农业”“城市剥削农村”,也害怕“城市病”,从而对城市感到恐惧,害怕壮大城市规模,认为城市人口增多会更加加剧对农村的剥削,这显然是认识上的错误。城市人口增多,比重增加不但意味着一国产业的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城市化率70%意味什么

城市化率达到70%基本上可以算是中等发达国家的行业了。在城市学研究中,70%的城镇化率意味着城镇化从“农民进城”的上半场,步入“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的下半场。城市的规模效应愈加突出。当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镇化发展将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城乡差别会越来越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区域空间一体化更加明显。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4%,已接近70%拐点,这是对于城市大发展态势的定位,即中国处在高速城镇化的中后期。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十四五”规划对于城市目标的界定,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城镇化率70%意味着什么

法律分析: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70%,这将给城市空间布局、承载能力、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提出新课题,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