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职业道德,P203)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把各种能源消耗定额分解落 实到车间、班组、机台,建立能源使用责任制度。严格控制柴油发电机组用油。引进国外工艺和设备时,节能效果好的优先引进,能耗高的限制引进。企业主管节能工作的厂长、节能 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有关操作工人,应有计划地接受节能培训。
国务院哪个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1.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2.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节能管理服务是节能服务吗
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一般是企业机构。【摘要】
节能管理服务是节能服务吗【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亲 节能管理服务是节能服务吗【回答】
节能管理服务是什么【提问】
不是的 节能管理服务不是节能服务【回答】
“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回答】
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一般是企业机构。【回答】
那节能管理服务是什么【提问】
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一般是企业机构。【回答】
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
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是国家能源局。它负责制定和实施节能政策,监测和管理全国的节能工作。国家能源局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统筹制定和实施能源规划、政策和标准等工作,监测和指导全国的能源生产、供应和利用,推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在节能领域,国家能源局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的节能政策和标准,监测和评估全国的节能工作,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支持节能和环保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国家能源局在节能领域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能源生产到能源利用的整个链条,以及各个领域和行业的节能工作。例如,国家能源局在电力领域推广高效节能电机、智能电网技术等;在建筑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改造技术;在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燃料电池技术等。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加强对各地节能监管的督导和检查,并定期发布全国能源统计报告和能源行业发展报告等。国家能源局与其他有关机构在节能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是什么?国家能源局在节能领域是主要的管理机构,承担了制定和实施节能政策、制定标准、指导技术进步、提高节能效益等职责。而其他相关机构如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等,则主要负责在相应领域内的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并与国家能源局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全国的节能工作。作为主管全国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节能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节能政策和标准,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督导和检查,国家能源局在推动全国的节能工作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希望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都能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节能工作中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 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节能监察中心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节能监察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受省级行政部门委托,依法承担节能监察相关工作;负责对指定的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节能重点监察;负责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监测,开展节能技术普及推广工作;依法查处违反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机构设置办公室负责中心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监督管理;负责月度工作安排、年度大事记的起草与整理工作;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信访、保密、固定资产、车辆和物业等工作;负责单位日常工作协调、重要工作督查督办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及工、青、妇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负责财务管理工作;负责会务安排及日常接待工作;负责日常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考核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综合法制科负责牵头组织重要文件材料、年度工作总结起草工作;参与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负责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宣传及中心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行;负责组织有关节能展览、展示以及媒体等工作;负责节能监察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负责受理节能违法案件的投诉和举报工作;负责制定节能监察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负责节能监察执法文书的审核与归档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节能监察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协调全省节能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和管理;负责《安徽省节能监察动态》的编发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监察一科负责编制全省节能监察监测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负责对全省工业、公共机构、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监察监测工作(侧重工业领域);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落实情况的节能监察;负责查处全省违法违规用能案件;受政府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进行节能评审工作;参与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的节能专项督查工作;掌握全省节能监察动态,指导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做好节能监察工作;参与制定地方节能监察监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受委托承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检测、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能效评价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监察二科负责对全省节能监察监测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对全省工业、公共机构、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监察监测工作(侧重工业以外领域);负责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方面的执法监察;负责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执行情况的节能监察;负责查处全省违法违规用能案件;参与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的节能专项督查工作;掌握全省节能监察动态,指导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做好节能监察工作;参与制定地方节能监察监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受委托承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检测、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能效评价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技术信息科负责节能监察技术支持及保障工作;负责节能政策、技术标准、节能规范、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等信息搜集整理;组织开展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参与节能监察监测工作;负责技术咨询和技术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化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负责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CMA计量认证资格的年检和换证工作;负责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监控调度工作;负责能源监测数据库管理维护及保障工作;参与全省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有关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节能监察中心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1、负责全区全社会各项节能工作。2、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监测标准以及能耗限额执行标准。3、受节能主管部门的委托,制订全市节能管理、能源审计、节能监督、节能监测、节能检测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日常节能监察工作。 4、承担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节能验收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5、负责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执行情况、能源统计报表的报送以及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进行监察督导。6、组织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机制的推广工作,负责全区重点耗能企业落后工艺、设备的淘汰监督工作。 7、负责组织全区重点用能单位以及项目企业能源管理统计培训、教育、宣传工作,配合发改委做好节能产品的推广宣传工作。 8、负责节能服务机构的备案、资格认定、管理等工作。 9、负责政府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的组织工作。 10、负责受理节能违法案件的投诉、举报、处罚违法用能行为。 11、节能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国家发改委高科技节能减排办公室
设立国家节能中心。
该中心为国家发改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政府实施节能管理的技术支持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承担节能政策、法规、规划及管理制度等研究任务;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承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论证,提出评审意见;组织开展节能技术、产品和新机制推广;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及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承担能效标识管理;开展节能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