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我们的画展》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我们的画展》教案,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我们的画展》教案 一、课业类型:综合、探索 二、课时安排:单元三课时 三、课业分析: 本课属于“绘画”领域课标中规定在八年级学生应了解的绘画的基础知识,学习绘画的种类、展厅的布置和作品的装裱等相关知识,掌握了解举办画展的基础知识过程,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知识,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还是不足的,我们的画展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绘画了解美术相关知识。了解和学习本节课是很必要的,这为以后绘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 (上承下接, 对学生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举办绘画展览的基本要求及其过程,学习制作海报、了解绘画作品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和装裱技巧的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绘画装裱、展厅布置和海报的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懂脑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美术并发扬我们美术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 了解展厅布置的基础知识,海报的制作和绘画的分类是重难。 六、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直尺、圆规、海报纸、马克笔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取看过画展吗?如果说要想举办画展应该在什么地方举办呢? 生: 师:那你们知道有哪些美术馆呢? 生: 师:那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去了解中国美术馆,了解了之后我们自己在学校举办一个画展好吗?那请打开书22页,我们来学校我们的画展。 正课部分: 在参观画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注意安全,在参观画展的过程中应该结伴而行。其次,在参观时不能触摸绘画作品(为什么) 第三,注意观察并记录下你所发现的。 中国美术馆的介绍 师:谁能告诉我你认为中国美术馆是用来干什么用的?说说你对中国美术美术馆的理解。 给大家1分钟时间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下书。(画出中国美术馆主厅平面图和参观路线示意图) 是研究、陈列、展览美术作品的国家美术馆。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美术馆主厅平面图,主厅分为前厅和圆厅对吗?前厅面积:180平方米,展线长:38米挂画线高:4.6米。圆厅面积:300平方米,展线长:52.7米,挂画线高:4.6米。 师:看完了主厅平面图我们来看一下参观路线示意图,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增加两面墙呢? (回答:为了增加展出的面积) 什么样的观赏距离才能更好的欣赏一幅画? 眼睛与画面的夹角为30度时最佳。(思考:为什么?)(画出示意图) 怎样悬挂作品 作品与墙的夹角成20°。(画出示意图) 什么是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 绘画作品的装裱形式 (展示范画) 1、竖轴悬挂式。 2、横轴悬挂式。 3、装框式。 装裱方法 以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部,再以绫娟镶边,然后上覆背、加宣轴。 装裱的作用 美观、牢固,便于收藏和陈设。 3、课堂实践(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印象) a、 策划、布置一个展厅(以教室作为展厅) b、 设计出展厅的参观路线示意图 绘画工具:4开纸、笔(钢笔、毛笔、粉笔、水性笔、水彩笔不等) 4、点评:(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 设计出展厅的平面图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5、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6、布置作业: 设计出展厅的平面图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师:装裱、中国美术馆。 师:美术馆里通常有哪些画呢?那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2、正课部分: 美术作品的种类和特点 (1)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在于:工笔,顾名思义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分为白描和重彩两种。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它和重彩的区别既是无设色。 写意实相对于工笔来说得。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得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师:现在请大家看一幅画! 师:谁能告诉我这两幅画是什么画? 师:哪一幅画是工笔画哪一幅是写意画呢? 师: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将墨和颜料用毛笔在宣纸或绢上画的作品。不注重透视。工笔:细腻、逼真、线条很美。写意:奔放、随意) (2)油画:以油纸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世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朝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师:请请大家看一幅画! 师:这幅画是油画对不对? 师:这是画在什么地方的?画布对吧! 师:他有什么特点呢? (注重透视、有光泽感、厚重、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3)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大家看这幅画是什么画? 师:那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用笔果断概括 、风格统、整体效果好 、用时短。) (4)版画:用刀和笔在板面上进行刻画,再用油墨等颜料将刻好的画拓印在纸上。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版等种类。 师:那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线条刚直激励、节奏感较强、有木味) (5)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亦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它能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包括笔法、笔势、笔意三方面的要素。 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用毛笔将墨书写在宣纸等纸张上的汉字) (6)摄影艺术:用照相机通过取景、用光等手法拍下富有审美价值的实物影像。 师:他又有什么特点呢? (直观、真实) (7)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艺术特点:透明、轻快、湿润。 4、课堂实践 同学之间相互对画一幅速写。 工具: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不限)、A4纸一张、橡皮 5、点评: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6、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7、布置作业: 写一幅书法作品(3尺大小),并收集以前的绘画作品。 第三课时 1、导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做了哪些作业?展厅的布置是吧?课堂绘画速写是对吗? 师:那么如果我们举办画展的还差什么啊? 师:宣传和装裱对吗?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宣传我们的画展。 2、正课部分 什么是海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海报) 师:用来作什么的呢? (宣传) 海报:是广告的一种。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又称招贴画。是贴在街头墙上,挂在橱窗里的大幅画作,以其醒目的画面吸引路人的注意。设计是应注意构思的巧妙,形象、文字、色彩简洁单纯,应用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海报的作用 1 广告宣传海报:可以传播到社会中,为满足人们的利益。 2 现代社会海报: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大数人所接纳,提供现代生活的重要信息。 3 企业海报:为企业部门所认可,他可以利用到控制员工的一些思想,引发思考。 4 文化宣传海报:所谓文化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多么偏僻的角落,多么寂静的山林,都存在着文化。 海报的格式内容 海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 标题 海报的标题写法较多,大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其一,单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海报”字样。 其二,直接由活动的内容承担题目。如“舞讯”、“影讯”、“球讯”等。 其三,可以是一些描述性的文字。如“×××再显风彩、××寺旧事重提”。 (2)正文 海报的正文要求写清楚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活动的主要项目、时间、地点等。 第三,参加的具体方法及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等。 (3)落款 要求署上主办单位的名称及海报的发文日期。 以上的格式是就海报的整体而讲的,实际的使用中,有些内容可以少写或省略。 写海报注意事项 海报一定要具体真实地写明活动的地点、时间及主要内容。文中可以用些鼓动性的词语,但不可夸大事实。 海报文字要求简洁明了,篇幅要短小精悍。 海报的版式可以做些艺术性的处理,以吸引观众。 手写海报用的工具:马克笔、海报纸 请柬 师:从字面上理解什么是“请柬”? (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请柬的结构 1、标题 2、称谓 3、正文 4、敬语 5、落款和日期 4、课堂实践 以“我们的画展”为主题制作一张海报。(4k纸大小) (老师走下讲台进行辅导) 工具:马克笔、海报纸 5、点评: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6、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7、布置作业: 给“我们的画展”做一份请柬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课件:《我们的画展》
【 #课件# 导语】课件要具有易用性。课堂时间有限,决定了制作的课件必须简单易用。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使用课件,必须尽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不能一味讲解,而使讲课内容枯燥。下面是 整理的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课件:《我们的画展》,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第四单元 《我们的画展》(综合·探索) 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八年级八年级上册 嘉峪关市第六中学许福仓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二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具有小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为情感形式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交流与情感教育。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索”活动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综合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索实践,利用本单元前面的内容进行引入,再配以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用以辅助学生大胆进行画展的策划和实践。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六、教学课时:(参观与考察)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观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 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 1.美术馆的概念: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事业机构,属于博物馆的一种。19世纪以前,已有专门或主要收藏和陈列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于是20世纪初产生了新的概念──美术博物馆,即美术馆。 2.美术馆的历史: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 1.介绍中国美术馆 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 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 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览中,展览的主体策划是怎样的?(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 5.展览的宣传。(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八、课堂练习:(我们的画展) 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现状,请你策划举办一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 九、作业安排:(课后思考) 1.商场商店等场所的商品展示对你布置画展有何启发? 2.参观你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调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现状。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课件和大量的图片资料。 十一、自我问答: 1.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 2.同学们生思考: ①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 ②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 ③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做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或个人收藏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展览的内容及主题上加以创意。 根据自己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有地方特色的美术馆或展览馆带领学生参观,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这类美术馆或展览馆在本地区的分布,他们的历史、发展演变和现实状况。提醒学生可以搜集文字资料,图像资料,也可以上网、去图书馆、书店查询。在课堂上可以由学生来分组讲解,老师归纳和补充,各组还可以展开竞争评比。 这样的学习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作业中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学校举办一次小型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美术馆,关注美术展览,利用展览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和宣传。 【 篇二 】 一、课业类型:综合、探索 二、课时安排:单元三课时 三、课业分析: 本课属于“绘画”领域课标中规定在八年级学生应了解的绘画的基础知识,学习绘画的种类、展厅的布置和作品的装裱等相关知识,掌握了解举办画展的基础知识过程,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知识,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还是不足的,我们的画展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绘画了解美术相关知识。了解和学习本节课是很必要的,这为以后绘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上承下接,对学生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举办绘画展览的基本要求及其过程,学习制作海报、了解绘画作品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和装裱技巧的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绘画装裱、展厅布置和海报的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懂脑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美术并发扬我们美术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 了解展厅布置的基础知识,海报的制作和绘画的分类是重难。 六、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直尺、圆规、海报纸、马克笔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取看过画展吗?如果说要想举办画展应该在什么地方举办呢? 生: 师:那你们知道有哪些美术馆呢? 生: 师:那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去了解中国美术馆,了解了之后我们自己在学校举办一个画展好吗?那请打开书22页,我们来学校我们的画展。 正课部分: 在参观画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注意安全,在参观画展的过程中应该结伴而行。其次,在参观时不能触摸绘画作品(为什么)第三,注意观察并记录下你所发现的。 中国美术馆的介绍 师:谁能告诉我你认为中国美术馆是用来干什么用的?说说你对中国美术美术馆的理解。 给大家1分钟时间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下书。(画出中国美术馆主厅平面图和参观路线示意图) 是研究、陈列、展览美术作品的国家美术馆。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美术馆主厅平面图,主厅分为前厅和圆厅对吗?前厅面积:180平方米,展线长:38米挂画线高:4.6米。圆厅面积:300平方米,展线长:52.7米,挂画线高:4.6米。 师:看完了主厅平面图我们来看一下参观路线示意图,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增加两面墙呢? (回答:为了增加展出的面积) 什么样的观赏距离才能更好的欣赏一幅画?眼睛与画面的夹角为30度时。(思考:为什么?)(画出示意图) 怎样悬挂作品 作品与墙的夹角成20°。(画出示意图) 什么是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 绘画作品的装裱形式(展示范画) 1、竖轴悬挂式。 2、横轴悬挂式。 3、装框式。 装裱方法 以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部,再以绫娟镶边,然后上覆背、加宣轴。 装裱的作用 美观、牢固,便于收藏和陈设。 3、课堂实践(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印象)a、策划、布置一个展厅(以教室作为展厅)b、设计出展厅的参观路线示意图 绘画工具:4开纸、笔(钢笔、毛笔、粉笔、水性笔、水彩笔不等) 4、点评:(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 设计出展厅的平面图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5、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6、布置作业: 设计出展厅的平面图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师:装裱、中国美术馆。 师:美术馆里通常有哪些画呢?那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2、正课部分: 美术作品的种类和特点 (1)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在于:工笔,顾名思义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分为白描和重彩两种。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它和重彩的区别既是无设色。写意实相对于工笔来说得。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得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师:现在请大家看一幅画! 师:谁能告诉我这两幅画是什么画? 师:哪一幅画是工笔画哪一幅是写意画呢? 师: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将墨和颜料用毛笔在宣纸或绢上画的作品。不注重透 视。工笔:细腻、逼真、线条很美。写意:奔放、随意) (2)油画:以油纸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世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朝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师:请请大家看一幅画! 师:这幅画是油画对不对? 师:这是画在什么地方的?画布对吧! 师:他有什么特点呢? (注重透 视、有光泽感、厚重、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3)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大家看这幅画是什么画?师:那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用笔果断概括、风格统、整体效果好、用时短。) (4)版画:用刀和笔在板面上进行刻画,再用油墨等颜料将刻好的画拓印在纸上。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版等种类。师:那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线条刚直激励、节奏感较强、有木味) (5)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亦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它能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包括笔法、笔势、笔意三方面的要素。 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用毛笔将墨书写在宣纸等纸张上的汉字) (6)摄影艺术:用照相机通过取景、用光等手法拍下富有审美价值的实物影像。 师:他又有什么特点呢?(直观、真实) (7)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艺术特点:透明、轻快、湿润。 4、课堂实践 同学之间相互对画一幅速写。 工具: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不限)、A4纸一张、橡皮 5、点评: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6、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7、布置作业: 写一幅书法作品(3尺大小),并收集以前的绘画作品。 第三课时 1、导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做了哪些作业?展厅的布置是吧?课堂绘画速写是对吗? 师:那么如果我们举办画展的还差什么啊? 师:宣传和装裱对吗?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宣传我们的画展。 2、正课部分 什么是海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海报) 师:用来作什么的呢?(宣传) 海报:是广告的一种。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又称招贴画。是贴在街头墙上,挂在橱窗里的大幅画作,以其醒目的画面吸引路人的注意。设计是应注意构思的巧妙,形象、文字、色彩简洁单纯,应用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海报的作用 1广告宣传海报:可以传播到社会中,为满足人们的利益。 2现代社会海报: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大数人所接纳,提供现代生活的重要信息。 3企业海报:为企业部门所认可,他可以利用到控制员工的一些思想,引发思考。 4文化宣传海报:所谓文化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多么偏僻的角落,多么寂静的山林,都存在着文化。 海报的格式内容 海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海报的标题写法较多,大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其一,单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海报”字样。其二,直接由活动的内容承担题目。如“舞讯”、“影讯”、“球讯”等。其三,可以是一些描述性的文字。如“×××再显风彩、××寺旧事重提”。 (2)正文 海报的正文要求写清楚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活动的主要项目、时间、地点等。 第三,参加的具体方法及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等。 (3)落款 要求署上主办单位的名称及海报的发文日期。 以上的格式是就海报的整体而讲的,实际的使用中,有些内容可以少写或省略。 写海报注意事项 海报一定要具体真实地写明活动的地点、时间及主要内容。文中可以用些鼓动性的词语,但不可夸大事实。 海报文字要求简洁明了,篇幅要短小精悍。 海报的版式可以做些艺术性的处理,以吸引观众。 手写海报用的工具:马克笔、海报纸 请柬 师:从字面上理解什么是“请柬”? (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请柬的结构 1、标题 2、称谓 3、正文 4、敬语 5、落款和日期 4、课堂实践 以“我们的画展”为主题制作一张海报。(4k纸大小)(老师走下讲台进行辅导) 工具:马克笔、海报纸 5、点评: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讲解并奖励。 6、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7、布置作业: 给“我们的画展”做一份请柬
初二美术教案人教版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因为初中生这一时期的审美意识在逐渐形成,且不断扩大的审美范围和日益成熟的审美价值会促使审美感受不断提高。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初二美术教案人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美术教案人教版: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具准备: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 设疑, 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 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 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 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 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 3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 1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 ,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 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4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初二美术教案人教版:居室装饰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就如眼睛让人充满智慧与灵气一样,装饰画也赋予居室灵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装饰画应当既能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和风格,又能点缀居室的色彩,调和室内气氛。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找一找第6页的图片中的装饰画有哪些品种?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 :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贵族气质型油画 :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适宜于“海归派”等具有西方学识与情结的人士。 现代新贵型动感画 :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 现代时尚型摄影画 :具有画面明朗、层次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特别是大幅摄影画,适宜与组合家具衬托,可增强家庭居室中的观赏性和时代感。适宜于喜爱追逐潮流的现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画 :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更加细致入微。烙画多采用国画笔法,一般为传统山水或动物画,古色古香。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几种不同的居室空间图片资料,或由同学们画出自己的居室空间草图,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图片,或由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居室图片,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四、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卧室或家里的环境,感觉比较适合挂什么样的装饰画? (1)、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摸拟的居室装饰设计。(可以模拟以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和任何材质的装饰材料作为自己居室装饰的元素、材料。) (2)、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对自己的进行装饰设计;或者对自己搜集的居室装饰资料进行再创作。 板书: 装饰画的品种 装饰画的风格 欣赏 初二美术教案人教版: 写意花鸟画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 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 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 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 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花朵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 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水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的赞美之言。课后同学们可创作一幅小梅花小品,来装饰你的居室,学习梅的品质,奋发图强。 板书:写意花鸟画 1、中国花鸟的历史 2、技法特点: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八年级美术课件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八年级美术的课件,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使学生对在美术创作中表达主观情感、创作思维过程、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体验,从而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构图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对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所包含的造型手段、表现手段及作品所传达情感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术作品情感心绪的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看背投,播放一组作品图片,有中外画家的表现性美术作品和兼有再现、表现两种方法而偏重于表现的美术作品。 观看视频,直观的了解再现、表现两种方法。 以直观的形象导入,加强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如果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看法和主观感受而不采用客观再现这一事物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通过师生对以上问题的交流讨论,导出本课课题。 学生讨论交流 以学生独立的分析所引发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激发其探知欲。 三、欣赏阶段 进入作品欣赏。由具象形象的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形象的作品过度,师生共同从作品中寻找、分析、讨论作品所包含的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表现意味、表现性美术作品外在和内在的基本特征;回忆前课所学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及其创作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启发、引导学生能否在本课作品中感受出作者所表现的某种情感。 师生共同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播放一组图片, 有再现的、表现的、抽象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任何美术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艺术家主观思想情感,同时也是他对社会的审美评价与审美理想的表现。 四、作品欣赏 表现: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着重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 板块1:梵高的作品 课件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 告诉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作品形式 2.作品内容 3.美术作品的背景文化 教师提问:看到这样一幅《星月夜》,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对作品进行分析:《星月夜》中的世界仿佛在燃烧,树木如同火焰升腾,星星如同爆炸的火团,天空似在旋转动荡,这些描绘,都表达了梵高的主观情感。 梵高的作品,都充满了他对生命的热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 通过梵高作品表现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加强学生对绘画表现主观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很多艺术形式都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拓宽学生的思路。 板块2:不同表现方法的美术作品 课件展示:《到处是生活 》《我和我的故乡》《绿洲》 教师提问:你能感受到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吗? 课件展示《到处是生活 》雅洛申柯 课件展示《我和我的故乡》夏加尔 教师提问:画面的村庄是我们视觉的真实吗? 这幅画看似复杂、奇怪,理解它并不困难。作者给这一作品所起的题名,就是解释这幅画的一把钥匙。 课件展示《绿洲》马格利特 教师提问:在画面上你看到绿洲了吗?树怎么会长到桌子上?白云为什么挂在树上?作品为什么叫绿洲? 这件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生活的侧面,被流放的老人、工人、士兵、工人的妻子和孩子,大家凑到窗口来欣赏窗外一角的情景。 通过《绿洲》的创意,引发学生的思考,领悟主观情感的表现在这里变得更为夸张。 板块3:马蒂斯的作品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种美术作品情感表现的风格。 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这样的画面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绘画中,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色彩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情感的,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解读它。 观看“野兽派的绘画”视频。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色彩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情感的。 板块4:抽象画 课件展示《即兴30》 教师提问:我们再来看这幅作品,它表现了什么情感? 教师提问:这是一幅抽象画,我们看到具体的形了吗? 教师总结:这幅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画的,康定斯基自己说,它是在人们“对战争经年不断的谈论”导致的一种强烈的精神压力,下意识地创作出来的,反映出战前人们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 教师提问:“情绪”有具体的形象吗? 教师总结:虽然没有具体形象,也能表达画家的情感。所以作者采用抽象形式表现更为合适。这种形式也正表现了作者的主观认识。 知识点:讲解热抽象、冷抽象的特点。 课件展示《红蓝黄色的构图》蒙德里安、《黄红蓝》康定斯基 冷抽象:作品展现的是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被称为古典、几何的抽象艺术。 热抽象:是明显直接表现情感。被称为浪漫的、有机的抽象艺术。 观看视频了解抽象画中画家主观情感的表现。 了解抽象绘画的情感表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还是抽象艺术,都是人类美术史上长久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同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类不同的精神内容、创造出不同的形式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板块5:分组讨论赏析作品 根据前面的分析,分组来讨论分析以下几幅作品。 课件展示:《舞蹈》马蒂斯、《高更的椅子》梵高、《百老汇的爵士音乐》蒙德里安、《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怀斯、《呐喊》蒙克、《内战的预感》达利 问题:感受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情感的表现,分组选代表谈感受。(从形象、色彩、构图等方面去谈) 学生分成六组,由组长确定本组讨论的作品,进行讨论研究,选出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根据情况及时补充。 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分组的研究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和互动。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讨论,我们了解到美术作品可以表现画家对社会、对生活、对命运的主观情感感受。画家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我们也体会了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下节课让我们亲自尝试通过绘画作业表现某种情感或心境,老师期待着同学们的作品。 总结加强认识,同时鼓舞学生做好下次课的准备。 六、课后拓展 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各类美术作品图片,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注意分析作品的再现与表现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