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怎么种
花生一般是播种繁殖,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选择饱满的种子放在水中浸泡5~6小时后捞出,放在密封袋中进行催芽。播种要先整地,把土壤敲碎,除掉杂草并挖好土坑。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土地里,撒上化肥,覆盖土壤,15天左右嫩芽就能长出地面。 花生的种植方法 花生属蔷薇科,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常以播种的方式来进行繁殖。花生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可适当提前7~10天,也可以在春季地表温度稳定在12℃时进行播种。 花生带壳,需要先将壳剥开,选择颗粒饱满健康的果粒。将果粒浸泡5~6个小时后,捞出来放在密封袋中催芽。等种子冒出小芽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这样能减少花生在地里发芽的时间。花生的生长期较长,一般在100~130天的无霜期才能成熟。 如果使用陆地播种的方式,就需要先进行翻地,把泥土捣碎,除掉杂草。然后就可以开始一行一行的坑,坑的深度在5~8cm之间,距离在20~30cm之间。挖好坑后就可以将花生米种进去了,一般20cm左右栽种一颗,避免产量过少。 种好种子后就可以施肥了,将化肥放在两粒花生中间,注意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花生粘到肥料后坏掉。最后将覆盖上土壤就可以了,新芽一般会在播种后15天左右长出地面。在种植期间,要经常除草,避免杂草吸收养分,影响植株生长。
花生怎么种
花生种法包括浸种催芽、准备盆土、播种入土、播后养护等。1、浸种催芽想要播种花生,首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花生种子,用生的花生粒就行,然后准备清水,将花生粒扔进清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年捞出后,将其放在潮湿的毛巾里,并保持毛巾始终潮湿,确保花生不被阳光直晒到,等花生种子露白为止。2、准备盆土花生种子露白后,我们要准备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蔬菜专用营养土,也可以用疏松肥沃的泥炭土栽种,其中可以和松针土以及珍珠岩混合配制,找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3、播种入土将已经露白的花生种子点播在土壤中,覆盖1~2cm厚的土壤,用手轻轻压实土壤,拿花洒慢慢把土浇透,之后将盆栽搬到散光通风处,观察土表发干浇灌一次透水,差不多一周左右,花生种子就能发芽出土。4、播后养护等花生种子出土后要多晒太阳,可以用手掂量着盆土的重量,感觉明显变轻浇透水,随着花生的生长,一段时间后,花生小苗的子叶就能长出,之后可以适当追肥,等着采收花生就行了。花生的特点介绍1、分布广、适应性强我国从南到北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但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占全国花生产量的60%以上。我县从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山到海拔1500米的高山均可种植,但主要集中在海拔400米左右的中西部低山、丘岗地区。2、喜温、较耐弱光花生属高温短日照作物,但对光照不太敏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才能播种,所以春种不能太早,且最好用地膜覆盖。大面积以夏季播种为主,适宜于玉米等高杆植物间作套种。3、较耐旱、耐瘠薄,但不耐重茬花生根系非常发达,叶片具睡眠运动,夜晚与干旱时闭合减少水分散失,叶肉内有大型贮水细胞可以贮存与运输水分,以备干旱时需求。因而花生耐旱能力相对较强,加之花生是豆科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所以适宜在山区旱薄坡地种植。
花生怎么种植方法 步骤
花生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一、浸种催芽想要播种花生,首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花生种子,用生的花生粒就行,然后准备清水,将花生粒扔进清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年捞出后,将其放在潮湿的毛巾里,并保持毛巾始终潮湿,确保花生不被阳光直晒到,等花生种子露白为止。二、准备盆土花生种子露白后,我们要准备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蔬菜专用营养土,也可以用疏松肥沃的泥炭土栽种,其中可以和松针土以及珍珠岩混合配制,找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三、播种入土将已经露白的花生种子点播在土壤中,覆盖1-2cm厚的土壤,用手轻轻压实土壤,拿花洒慢慢把土浇透,之后将盆栽搬到散光通风处,观察土表发干浇灌一次透水,差不多一周左右,花生种子就能发芽出土。四、播后养护等花生种子出土后要多晒太阳,可以用手掂量着盆土的重量,感觉明显变轻浇透水,随着花生的生长,一段时间后,花生小苗的子叶就能长出,之后可以适当追肥,等着采收花生就行了。
花生应该怎么种植有哪些管理技术
花生具有滋养补益,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花生,很多人都想知道花生怎么 种植 才能高产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花生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1、深耕整地
花生生长发育最适合的土壤条件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干时不板不散,湿时不粘不澥,黏沙土粒比例适中的沙壤土或轻壤土。花生不耐盐碱,在pH值为8时不能发芽,酸度太大时土中钙、磷、钼等元素的有效性差,不易吸收利用,还可能发生高价铁、铝的毒害,所以花生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
深耕深翻降低了重茬对产量的影响,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中不能溶解的养分分解供作物吸收利用,结合压沙和有机肥的施用,可有效增加活土层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因为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群分布在活土层,活土层厚,根量大,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就强,对于促进花生生长和提高耐旱能力很有帮助。
2、起垄
起垄种植是提高花生产量的一项成功 经验 ,通过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及出米率显著增加产量。一般在当地播种前半个月进行,垄高8~15厘米,垄宽因地制宜,可根据地形和种植行数而定,垄沟宽30-40厘米。
起垄种植的优点很多,一是增加受光面,提高土壤温度,加厚活土层,确保苗齐、苗壮,起垄后若比平作增加6%的受光面,苗期就比平作地温提高1.2℃,可提早2天出苗,提高出苗率5个百分点,而且根系比平作更发达。二是防止肥害,便于清颗。三是使结实层疏松,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四是使结果层比平作上移,便于收获,还可防涝。
3、施足底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垄作花生施肥,应将80%肥料在冬耕或春耕是施入,20%起垄时包于垄内,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发生肥害。虽然花生根系发达,又有根瘤菌固氮,不施肥也能有一定的收获,但对磷、钾肥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要求更高。
4、晒种分级
播种前充分暴晒荚果,提高生理活性,增强吸水能力和发芽势,如果花生种子直接曝晒极易使种皮变脆爆裂,使种子失去保护,容易烂种。一般在播种前晒果2-3天,晒果后虽然出苗始期只比未晒果的提早一天,但出苗盛期则提早5天,平均增产8%以上。
晒后剥壳,尽量选择颜色鲜艳、粒大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作为一级种子一起播种,这样出苗齐,以免大小苗共生,大苗欺负小苗造成减产。据经验,选播一级种比混合种增产20%以上。
荚果剥皮适宜时间是播种前10天左右,试验和实践证明,剥皮愈晚,种子生活力愈强,出苗愈整齐健壮。
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要合适,播种早了容易影响花芽分化,且出苗前遇低温阴雨容易烂种;播得晚了不能充分利用生长期,影响有效花数量和荚果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注意种植密度,一般大花生每亩8000穴左右,小花生密度可大些,10000穴左右,每穴2粒种子即可。
6、前期栽培管理要点
一是要查苗补种。在播后10-15天如发现缺苗,及时进行催芽补种,也可在花生播种时另外找地播种一些备用苗,在花生出土后真叶展开前带土移苗补种,注意不要伤根。
二是清棵。清棵就是在花生出苗后把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这样做的好处在前面已经讲过此处就不赘述了。
三是培土。培土的作用是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使得果针早入土,增加结实率和饱果率。注意一般在开花后15-20天封垄前的雨后或阴天进行。
7、中后期栽培管理要点
花生高产要求中期不徒长,后期不早衰。
结荚期是花生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水肥不足会影响植株生育进程和荚果饱满。但土壤肥力基础好和花针期高温多雨,也能引起植株徒长而过早封行,造成田间郁闭,叶面积下降,果针高吊而针多不实和果多不饱。因此,在始花后30―45天,喷矮壮素或多效唑等调节剂,调节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提高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转的速率,提高结荚率和饱果率。注意严格掌握用量和喷施时间,一般干旱年份可适当减少用量,且盛花末期晴天喷施效果较好。
在结荚期以后,花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茎叶主要营养入不敷出,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至收获前,茎枝基部叶片逐渐脱落,每条茎枝只有4―6片顶叶,是维持全株活力,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为了增强叶片活力和延长功能期,应从结果后期开始喷施叶面肥,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8、收获与储藏
花生是无限开花的植物,荚果不可能同时成熟,故新花生收获时,成熟荚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荚果60%左右,必须及时使之干燥。一般经过5—6天晒后,摇果有响声,且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种子含水量降至7%时即可选择通风干燥处贮藏。
花生高产管理方案
一.选用优良品种
1、在品种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高油、抗病性强的品种。
2、建议广大种植户2-3年将品种更换一次。条件好的农户每年购买1-2亩优质高产品种进行繁种,第二年对上年所繁品种挑选后进行大田种植,这样既节省了大量购种的费用,又提高了产量和收入。
3、选用夏播花生作种子,筛选出霉变、发芽的种子,保证播种质量。另外尽量别用春播花生留种子,以免造成出苗差的情况。
提示:种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换种的时候一方面看该品种是否在本区域审定过,另外不要操之过急,先少量种植,稳定后再大面积种植。切忌盲目引进外地所谓高产的品种,种子长期稳定性很关键。
二.做好种子处理
(一)播种前晒种
花生种子经过较长时间的储藏,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种子的含水量,因此在剥壳前根据种子水分的变化情况,酌情进行晒种。
1、在播种前15-20天剥壳,剥壳前根据天气情况晒种2-3天。从而使种子干燥,增加种皮的透性,提高种子的渗透压,从而增强吸水能力,促进种子萌动发芽。晒过的种子,一般可提前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31%,种子带菌率减少20.6%,增产荚果6%。
2、分级粒选。选择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做种,淘汰三级小粒,保证一播全苗。
(二)播种前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的目的是花生苗齐苗壮,预防花生一季不被蛴螬等地下害虫、地上蚜虫危害及防治花生烂根死苗。
1、包衣药物及其使用 方法 :“丰洽”或“农洽三合一”等种衣剂加适量水混合均匀,拌适量种子。
2、正规种衣剂既可人工包衣也可机器包衣。
3、拌种后,应在遮阴处晾干储存。晾时最好的塑料薄膜上,切忌在地上直接晾,也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
(三)“福达花生网”拌种肥—均衡营养,激发种子潜能
1、拌种肥内部的生化螯合磷、硫、锰、锌、铜、钴等多种功能元素可全面进入种子内部,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均衡营养,增强种子萌发原动力,增强芽势,促使种子萌发。
2、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强壮根系,提高发芽率,苗齐苗壮,提高根系土壤吸收效率。有效的降低化肥使用量10~15%,降低种植成本和投入。
3、改善根部微生态,提高植物抗逆抗病、抗旱、抗寒等能力;预防土传病害。
4、安全高效,作物茎秆粗壮,高抗倒伏,个体强壮,群体高产,增产幅度10~15%。
5、每瓶50毫升拌种50-60斤花生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正规种衣剂混合使用。
备注:花生播种前采用拌种剂与拌种肥进行种子处理,即是福达“两拌三喷”高产技术重要的“两拌”技术。
三、整地和合理施肥
1、整地--土壤深翻、改良。土壤宜深耕,以加深活土层,耕深要达到26-32cm,可有效改良土壤耕作层,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
2、轮作。实行3-4年合理轮作制,要避免花生与豆类作物连作。
3、施肥 :科学合理,平衡施肥,是确保花生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根据本地情况测土配方施肥。
如何施肥才能满足花生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我们必须了解花生生长所需要的十六种元素。其中以氮、磷、钾、钙四种元素需求量最大,硫、硼、钼、锌、锰、铁等微量元素也不可缺少。按每生产100公斤花生果需肥量计算:氮6-7公斤、钙5公斤、钾4公斤、磷2公斤,各区域可以根据各地方的产品及土壤情况参考施肥。为积蓄水份,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每亩应增施有机生物菌肥或者其他有机肥。
在施肥方法上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花生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根际追肥应以开花下针期为佳。
(2)根据花生需肥特点和土壤肥力基础,合理安排施肥时机、种类、数量和方法。
(3)春花生覆膜种植应在开春或冬前整地时,把各种有机肥料作基肥施入田中。
(4)施肥应施足,集中,随机沟使,深施。因氮肥易挥发,磷肥在土层的上下渗透和左右移动扩散能力弱;钾肥和钙离子有拮抗作用。而花生吸收养分最活跃的根群是结实层以下。
四、播种技术
1、温度控制:花生种子发芽最适宜气温是25—37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40摄氏度有些品种就不能发芽。春播花生要求10厘米播层平均地温的最低适温是:早熟品种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中晚品种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
2、湿度控制 :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为宜,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墒情不足,要及时造墒播种,以保苗全、苗壮。播种后如遇大雨,造成土壤严重板结,应采取排水,划锄松土的办法,为种子发芽,出苗创造良好的适宜条件。
3、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墒情、气温及地下水分灵活掌握。土质粘的要浅些,一般以3.3-5左右为宜。沙土和沙土性大的土壤以5-7cm深为宜。土壤墒情差时可适当深些,墒情好可适当浅些。要把握干不种过深,湿不种过浅,以5cm左右最为宜。
4、花生起垄精量播种 :花生起垄精量播种具有增厚土壤活土层,旱能浇、涝能排,通风透光性能强的优势,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促进结果多,结果早,果大果饱。
实际生产数据:以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小白沙夏花生为例:生产垄宽85-90cm。行距:40-45cm,穴距11.5cm,每穴单粒或者2粒;每亩播种13~15公斤。实际亩播种穴数:8000~14000穴/亩。
五、防治杂草
1、用土壤封闭农药乙草胺等,在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对地表均匀喷洒,防治禾本科杂草。
2、茎叶均用喷洒防治单,双子叶杂草。
备注:不同地域杂草种类不一样,不统一推荐用药。
六、田间病虫害管理
1、苗期管理
(1)当花生破土现两片真叶时,查看大田缺穴情况,如有缺穴立即补种。
(2)花生苗黄、苗弱等可能出现缺乏微量元素,可以施用“丰洽多保”一袋一壶水,补充苗期需要的多种营养并且有调节生长作用,达到促根壮苗的效果。
(3)苗是根本,连年重茬的地块尤其根腐病、茎基腐病、白绢病、青枯病等根部病害危害严重。用“丰洽根保”结合“丰洽多保”使用,防治根部病害的同时达到促根壮苗的效果。严格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达到高产优质。
(4)浇水:此时期花生抗旱性较强,在十分干旱的情况下结合小水(农民说的:跑马水)即可,小水喷灌最好。
2、开花下针期管理
从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此期植株大量开花、下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处于始盛阶段,开花数可占总开花数的50%~60%,形成的果针数可占总数的30~50%,并有较多的果针入土。
在管理上要促控结合,力争花多针齐,果多果饱,其主要 措施 是:
(1)培土增厚土层迎针,缩短果针入土距离,使果针早入土、早结果、能形成更多花生果。
(2)水分管理:开花下针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花生需水临界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一半,此期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土壤最大持水量在50%以下时应及时灌水,浇水时要小沟润灌,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降雨过多,应及时排除,以免茎叶徒长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
(3)根据这个时期的管理在开花期结合“福达花三多”高产套餐第一遍进行喷雾,进行综合防治。主要作用是使花生多开花,多坐果,提高花生产量。
(4)若上一年根部病害青枯病、白绢病或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可以使用“丰洽根保”进行预防,对准根部喷施第一遍,根据情况,间隔7-10天左右喷施第二遍。因为一旦发生严重的,看到症状的时候,维管束组织就已经受到破坏,营养传输不了,就很难防治了。最好在雨后或者墒情较好的时候喷雾。
3、结荚期管理
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结荚期一般在20-40天,春播在30-40天,夏播在20-3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水肥消耗量达到最盛。这个时期,花生营养生长达到顶峰,气温高光照足,要保证水分充足。注意防治死苗和害虫。
结荚期部分地块已经有饱果形成,同时又是各种病虫害交替发生的时期,因此,做好此期田间管理对最终决定产量至关重要。在管理上要重点地上防治病虫害,同时重视花生根部病害的防治。
中高产田块,徒长的花生遇 雨水 频繁或风雨交加时,极易出现倒伏,花生倒伏后,茎叶重叠,贴伏地面,通风不良,叶片腐烂,光合作用面积减少,有机物制造不足,减产严重。
如果上一年根部病害如白绢病或根腐病发生较重的,或者前期没有预防好的,可以使用“丰洽根保”进行防治,对准根部喷施,根据情况,间隔7-10天左右喷施第二遍。最好在雨后或者墒情较好的时候喷雾。
根据这个时期的管理在结荚期及花生秧30厘米左右,“福达花三多”高产套餐第二遍进行喷雾。主要作用是控旺长,促进养分向根部转移,果大果饱,提高成果率;且对下茬作物没有影响。
4、饱果成熟期管理
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简称饱果期。春播花生饱果期在40-50天,夏播则在30-40天。
收获前15-20天结合“福达花三多”高产套餐第三遍进行喷雾。主要是防治叶斑病,保茎叶,使花生不早衰,活秆收获。增加花生的饱满度,提高花生的产量。
备注:
1)高产套餐管理三遍药即时“两拌三喷”高产技术中最重要的“三喷”技术。
2)根据蓟马、青虫等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把治虫的直接加在配方药里面一起喷雾; 另外根据多年病虫害发生规律,建议在高产套餐第一遍与第二遍喷雾的过程中,把防治青虫危害的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药添加进去,达到省工省力早防治的目的。
3)花生追肥应该根据地力、基肥使用量和花生生长情况而定。
4)生育期水分管理原则:燥苗、湿花、润荚。
七、适时收获
根据近几年大田和基地收摘时间调查,按种子原有生长周期提前15-20天收获的花生普遍亩减产30%左右。
如何把握最佳收获时期:
1、看整株长势,顶叶迟落枝变黄,棵不枯瘦,茎刚亮是最好的表述,具体在大田,要看茎枝基部叶片基本变黄脱落,茎枝由绿色向黄色转变,顶部尚留4-6片完好叶片;
2、地下部分,扒开土层,看荚果网纹是否清晰,剥壳荚果看果仁颜色,果壳内壁颜色,果壳是否变硬等;
3、按种子固有生长周期计算天数,春播一般为125-135天,夏直播花生为100-115天。
花生的作用
1.控制食欲
花生是“高饱腹感”食物,能让你感觉更饱,或者饱的时间更长。发表在《营养与代谢》期刊上的一篇 文章 发现,用花生当零食的人吃得更少。美国普度大学营养科学系教授马特斯博士说:“花生的高饱腹感并不仅仅是脂肪、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原因,而是所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布莱根妇女医院营养系主任凯西·麦克马纳斯说,如果在早餐时吃花生或花生酱,就能减少这一天的进食量。
2.有助减盐
咸味零食通常是高盐食物。但咸味花生的盐含量,比同样重量的切片面包、冰冻华夫饼还要少。因此,咸味花生不但能满足你吃咸的 爱好 ,还不容易导致摄入食盐过量。
3.稳定血糖
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把饮食中的一份红肉换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1%。花生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点花生,那么你一天的血糖都不会过高。
4.保持心脏健康
吃花生最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研究人员认为,花生中的脂肪酸构成,再加上其他成分的作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含量,让心脏更加健康。
5.减少结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两次花生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能降低58%;而每周至少吃两次花生的男性,能降低27%的风险。科学家分析,可能是花生中的叶酸和其他抗癌的营养物质起了作用。
看了花生应该怎么种植和管理还看:
1. 如何在庭院中种植柿子树
2. 沙糖桔的种植与管理
3. 生姜种植管理技术
4. 四季豆种植方法
5. 绿豆种植与管理方法
花生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花生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种植时间、选地施肥、播种繁殖、养护管理、收获与储藏。1、种植时间花生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或者秋季的8-9月份,因为此时的温度和湿度较为适宜,能够提高植株的发芽率,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状态进行决定。2、选地施肥花生适宜生长在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种植花生时,需要往土壤表面上泼撒腐熟的饼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再使用锄头翻耕30-40厘米的土地,使肥力更为均匀,促进花生旺盛生长。3、播种繁殖播种繁殖花生时,需要选择饱满充实且健康无病害的种子,放入到多菌灵或赤霉素中浸泡20分钟,使其发芽率提高,再将花生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薄膜,促进植株快速发芽。4、养护管理花生是喜肥植物,养殖花生时,需要在植株出苗后追施一次肥料,可以选择稀薄的液肥或者磷钾肥料,使其生长速度加快,并且花生不耐水涝,需要在雨季前挖掘排水沟,以免植株渍水烂根。5、收获与储藏花生是无限开花的植物,荚果不可能同时成熟,故新花生收获时,成熟荚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荚果60%左右,必须及时使之干燥。一般经过5—6天晒后,摇果有响声,且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种子含水量降至7%时即可选择通风干燥处贮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落花生(豆科落花生属植物)
花生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教案花生是一种喜腐熟陈肥的经济作物。用沼渣作底肥,花期早, 花量多,根瘤及结果多,病、虫害显著减少,增产达30%。1、作基肥:施沼渣 350 千克 /亩。然后翻地、整墒。2、浸种:点播前,用麻袋将带壳的花生装好,放入正常气池水压间 内浸泡 24 小时。3、生长期的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实期应适量施沼肥或沼液喷施 叶面。【摘要】
花生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提问】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教案花生是一种喜腐熟陈肥的经济作物。用沼渣作底肥,花期早, 花量多,根瘤及结果多,病、虫害显著减少,增产达30%。1、作基肥:施沼渣 350 千克 /亩。然后翻地、整墒。2、浸种:点播前,用麻袋将带壳的花生装好,放入正常气池水压间 内浸泡 24 小时。3、生长期的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实期应适量施沼肥或沼液喷施 叶面。【回答】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 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种花生的地块要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 施优质农家肥 30-40 吨,翻后镇压 1-2 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 然后把农肥、化肥混合施入垄沟,起垄镇压,以备适时播种。注意,花生喜欢生茬, 不宜重茬和迎茬。 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粱。【回答】
2.栽培品种 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适合本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包括扶花 系列品种与吉扶系列品种(俗称四粒红)。生育期在 110- 120 天左 右。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在剥壳前要晾晒 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3.科学施肥 花生比较耐瘠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 30 吨:化肥 应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入 300-400斤磷酸二铵。瘠薄地种花生, 每公顷增施 200-300 斤尿素。【回答】
花生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生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播种时间。根据南北方温度的不同,花生的播种时间也会不一样。南方一般在三月中上旬的时候播种,北方则要等到五月中上旬的时候才播种。2、选地整地。花生忌连作,种植花生一定要选择在前两三年没有种过花生的土壤,建议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的地块,不要选择容易积水的地方。在花生播种前,深翻一下,施有机肥进行打底,一亩地大约施用有机肥3500公斤、氮肥15公斤、钾肥20公斤。3、播种方法。花生种子播种前,可以放到阳光底下晒上两天,这样能使它更好地出芽。然后再起垄种植,垄高10公分左右,垄距大概80公分左右,两粒花生之间的距离大约控制在20公分左右。4、管理要点。花生除了种植时要施底肥外,后期管理的时候还要定期追肥,这样能让花生的产量更高。一般花生刚开花以及刚结荚的时候,对磷和钾的需求都会比较高。当然,其它的中微量元素,比如说铁、硼、钙等等也很重要,建议种植户们根据情况加以补充。花生在浇水的时候需要注意时间,在小苗期间浇水稍微少一些,等花生开始生长果荚的时候,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花生种植注意事项:1、选择土质好的土壤种植。2、种植密度。3、肥水的管理。4、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