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入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打印机 3076.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3.10贷:库存现金 4300使用期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1)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贷:累计折旧 2)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扩展资料:固定资产计算公式:1.平均年限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40-200)/2=98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5.一次扣除法一次扣除法是在2014年9月新推出的对价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在固定资产入账后第二个月直接将其折旧提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为0。由于是即时扣除,所以不存在时间价值影响,其折旧的时间价值为1。参考资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百度百科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1、购入进行安装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支付安装费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扩展资料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全新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出的买价,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2、企业购入旧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售出单位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按两者的差额贷记“累计折旧”。3、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如企业能够合理地估计出固定资产的成本,则视同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