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蠕国”柔然国位于北魏哪里
古代柔然是和北魏同时期的游牧民族,在五世纪初就建立了政权,成为北魏政权的一个有力的对手。史书记载,柔然最盛时,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地豆于是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一个民族,大约在今乌珠穆沁旗境内。)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
因为答应属下突厥部落的联姻请求,突厥部落与柔然国反目。在战争中突厥部落迅速强大起来,柔然国抗击不了突厥的攻击而溃败。其中一部分迁往欧洲,在欧洲大陆掀起了几乎不亚于匈奴西迁掀起的浪潮,又一次的更新了欧洲的格局。
柔然国在哪?南北朝柔然国为何被称为“蠕蠕”?
导读 :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当时有称柔然为蠕蠕,这是为何呢?蠕蠕代表着什么意思? 中文名称:柔然 别名:蠕蠕、芮芮、茹茹、蠕、檀檀 隶属:鲜卑拓跋部 始祖:木骨闾之子车鹿会 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 宗教信仰:萨满教、佛教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蠕等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才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 蠕蠕姓郁久闾氏,始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发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既壮,免奴为骑卒。 穆帝时,坐后期当斩,亡匿广漠溪谷间,收合逋逃,得百余人,依纯突邻部。木骨闾死,子车鹿会雄健,始有部众,自号柔然。后太武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北魏与柔然前期的征战 以下是部分统计,是从专家论文――北魏的北边防务与柔然的征战关系中,抄过来的 道武帝时代 柔然入寇 2 北魏还击 3 柔然朝贡 0 柔然诈降 1 明元帝时代 柔然入寇 3 北魏还击 4 柔然朝贡 0 柔然诈降 1 太武帝时代 柔然入寇 4 北魏还击 13 柔然朝贡 6 柔然诈降 4 文成帝时代 柔然入寇 0 北魏还击 3 柔然朝贡 0 柔然诈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