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理旅行的散文精选 大理游记散文
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关于大理旅行的散文精选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大理旅行的散文精选篇一:魅力的大理 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大理的魅力也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这里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汇点,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这里既有神秘而古老的南诏大理国历史,又有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和独特的白族民风民俗;这里既有青山碧水的自然风光,又有四季如春的独特气候,还有着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和勤劳善良的大理人民。 当夕阳渐渐向苍山之巅落下的时候,古老、雄浑的大理南城门在青石板上拉出了一个更加古老、更加雄浑的长长的影子。进城的人和出城的人,都迈着悠闲的脚步,没有一个人匆匆忙忙。每一个人都向对面走来的人点头微笑,老人、姑娘、小伙子,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用各种各样的语言,用各种各样的手势相互问候。 每年,每个季节,每天,每分钟,总有人匆匆地来,总有人悄悄地离开,总有人悄悄地离开了又匆匆地来,像候鸟一样在这里留下一些若有若无的痕迹。 这个到处散发着魅力的城市,总是让人割舍不下地想要触摸她,感受她。 与美国妻子在大理开客栈的阿山说,大理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在大理古城可以横躺在马路上没有人来管你,也不会有人惊奇地多看你一眼。在一些小食店里,甚至可以和老板商量能不能在两元钱一份的米线里加上一块免费的大猪排。如果能够在大理住上一个星期,你就可以神气地在古城里和人招呼着与被招呼着,就像是一个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的大理人。阿山说,在这里隐居下来的外国人很多,原因是什么,大家都不追究也不问,享受当下就好了,“至于我和美国妻子啊,真正走遍万水千山后,发现最终要找的,是大理。” 著名小说家苏童在一个黄昏来到大理,看到了苍山,看到了洱海,在漫天金色的夕晖中,他喃喃地说:“太震撼了!” 七十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夫人来到大理后,用不同的语言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大理是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大理的魅力是什么? 一亿个人,对大理的魅力有一亿种感受。 对于世界而言,大理是一个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都无法找到的点。 对于心仪者来说,大理是一个一生不能不到的人间仙境。 对于我来说,大理是我永远不会离开的家。 关于大理旅行的散文精选篇二:大理三月好风光 三月,一个渗透着诗意与风情的季节,澎湃在心里的激情和那些盛开在阳光下的花朵交相辉映着,仿佛是徜徉在岁月开始的时节,新奇与美感共存。 山川吸足了太阳的热量,把一个冬季的衰败和颓唐扫得只剩下精神的地表,碧绿的叶子重新长到了树枝上,一叶叶松针又在山脊上释放着全部的生命,各色花草趁着春末夏初的气息渐渐的占满了一片土地,伴随着这样的风景,我们迎来了三月的大理。 三月的大理就像是烟花三月的扬州,在青山遮掩下的城市格外的明朗,举世闻名的三月街吸引着中外的游人,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季节聚集在一个上水皆美的地方。 三月街一般在农历的三月十五,持续七天。大理的盛情总是带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气息,在白族人热情的款待里,我们可以了解那些埋藏在山水里的美丽画面。 三月的天气舍弃了冬天无休无止的寒风,吹袭着的疼痛,也不是夏季难耐的炎热,只是淡淡的温暖,就像是新长出来的嫩芽,只是淡淡的一点,却可以装扮这个季节,还有浅浅的冷,就像是山中的清水,浅浅的泛着光晕。 还记得小的时候,和姐姐们一起去赶三月街的情形。阳光照耀着小脸,汗水浸湿着春衫,迷茫的小脸里寻找着关于这个生活了很多年却在生活之外的世界,人山人海的鼎沸之声,淹没着一个民族火热的心灵。 从一个山村走出来的孩子惊奇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创造的一个关于美的神话,听熟悉了的《五朵金花》,看遍了的山川秀丽。在炎热的时节看着赛马场了奔驰的骏马,欢呼的人群,似乎可以看到穿着白族服装款款而来的金花,在三月的季节携着风,带着雨,踏遍风雨的土地。 如今在远离了故乡的他方,突然忆起又是一年的三月了,又是那个繁盛的季节,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城市,花海的世界,清幽的天堂,烟花笼罩着城市,山林覆盖着水泥,欢歌伴着舞蹈的大理,心在异乡也是一阵温柔的感觉,三月的风似乎穿越了千里的距离来到身边,那些远去的人、事、物又一样一样的回到了脑海里。 年轻的母亲带着稚气的孩子,嘴里哼唱着的金花曲,大理三月好的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的女孩……匆匆的岁月带走着那些关于记忆里最美的风景,很快的像驶过对岸的船只,离去好远了。回望的距离只是跨越不了的时间的沟河,只能在那个稚气的时节看到母亲美丽的容颜,在记忆里回味一个女人作为母亲的付出。 三月的大理是那一个在记忆里和现实重合的母亲,无论离乡的脚步走的有多远,一旦听到三月或者大理,心头都会涌现出的风景,那是不舍不弃的家和爱。 千年的雪山,一个世界的花海,一季柔柔的风,照耀了几代人的月,那是梦中最美的地方,梦在那里放飞最初的理想,心在那里感受了最初的情,留下一份感恩,留下一份乡念,那是我最初的故乡。 想念故乡三月的天气,思念故乡着三月的气息,大理三月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 听说,又是大理三月好风光的时节,听说,三月的大理又是街景繁盛的时节,听说,三月的我好想回去的感觉,听说,大理,三月…… 关于大理旅行的散文精选篇三:行走彩云之南——大理古城 天空蓝如宝石,随着大巴车的一路颠簸,行走这誉为世界文化遗产1200年历史的大理古城,置身蓝天之下,踏进这一方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画卷。 -----那转身后的落寞 阳光从云端落下,魅力所在的大理古城人山人海,喧闹的洋人街,各地游客把公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青石旁两边青青杨柳,街铺店面林立。店内各式名族服装,披肩,玉石,首饰银器随处可见。紧跟在导游的身后,感受着历史名族的气派非凡,踏进这方悠久的古城。 四面八方的游客从各出入口涌入,五花石铺成的大街小巷,偌大的古城,看不见多少土生土长的纳西人,五花八门的店铺,吸引着无数的外来游客。古城内,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相似的街行建筑,一不小心就会走岔,幸好有导游带着,要不然初来乍到,东流西串的就会走不出去。 古城内是异常的热闹,走进木府的大门,抚摸着有了岁月痕迹的石狮雕刻。别府院内,雕刻的画像栩栩如生。听导游说,丽江古城就有一座纳西族的画像,她是纳西族的一名人氏,是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夫人,可想而见,纳西族纳西王妃阿勒邱,当年的她有多气派非凡的美丽。 走近院中,遥想着府内的历史繁华。木府建筑群连绵起伏,手摸着着狮子头,感受着古城墨迹陈旧的犹存。走在院中石板竹林一角,感叹历史文物是何等的壮观。 路过五花石展厅小道,两旁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景图,四面青屋瓦片。这被例为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门楼巍峨雄伟,清一色的让人大开眼界。行走四合五天井之内,与民族建筑合为一体,沿巷而流,历史文物在精华里淋漓尽致。 古城小巷蜿蜒曲折,古城街沿水而建,街面五花石,已被千百年来人来人往打磨的光滑如镜。店内的民族服装各式披肩艳丽夺目,收起手中相机,店内的主人说着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听得出,价格也不是很贵,我眯笑着细选了一下,拿了一条红色的披肩,也飘逸在这古城的一角。 七拐八弯的巷弯,柔情似水的垂柳,在古城内几乎如家家流水,居民都喜欢在街角摆设盆景,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听导游说,五华楼,文献楼、南城门楼,无论白天黑夜,都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可想而知,古城流动人口频频日繁的高达。 店旁的盆景,虎头兰光洁碧绿,花朵淡黄色,扶疏的木栏上写着樱花屋,洋人街的字样。青石街上,一名古铜色的当地居民,摆放着火龙果和野葡萄。说实在的,野葡萄见过,但是还没见过真实的火龙果,出自于好奇,我怔怔地呆在旁边好久,细详这红的耀眼的果实。 洋人街,这里的广告,招牌用洋文所写。金发碧眼的老外,这里最属于他们适得休闲的好场所,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甚是多见。我来不及细细韵味,随着导游匆匆挥别这东方韵味的街道。 在古城的出口,看见两个偌大的水车,缓缓地翻动着。柳荫桥上,凝望清清的流水,溪水欢动着飘荡的名曲,和拌垂柳的音符,生怕错过了这样的画面,慌忙取出相机,拍下这仙境一般的画面。畅游在这自然如诗的美景里,悠幻的在这古朴,古色的感觉中和相爱的人垂暮之年该是多好! 融入这古城周围,游之中心四方街,看人来人往,无争无纷,静静聆听茶马古道不同凡响,幻觉自己置身一个古老而悠远的天地,古色古香的清朝风格,每一栋建筑精工细作。当地的纳西人民居,讲究这样的风水传承,采集了多民族的民居风格,深深体现了当地纳西人民居的高智慧。 黄昏临来,和古城一一告别,古城神奇的美,都无法用言语形容,那一幕幕醉心的画面,咀嚼着身临其境的点滴感受,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唯美的回忆。从大理回来已经结束好些时日了,心情却永久都无法平静,那个充满神奇而又神秘的古城,让我终身难忘。
旅行心情美文(云南篇)——「丽江③玉龙雪山」
我们在丽江的最后一站是玉龙雪山。还是如上一篇文章里去拉市海一样,在蚂蜂窝预定的“玉龙雪山大索道一日游”,480块钱一位,包含门票、大索道的缆车票、往返接送、景区环保车、羽绒服和氧气瓶,省心省力。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思是“银色的山岩”。其由12座雪峰组成,海拔最高的那座山峰是扇子陡,海拔5596米,常年在云雾缭绕中,至今没有公认的登顶记录。据说1987年有美国人的攀登记录和简报,但是没有见过登顶照片,所以玉龙雪山的这座主峰还是一座未被征服的处女峰。
网上资料中曾多次强调,玉龙雪山是中国最南的雪山,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但是据说这点并不能经得起推敲,所以说了解就好,不要较真。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神话传说中,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的神山,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不过千年时间过去,这也仅限于是在传说中了。
我们团的是8人的纯玩团,早上接送我们的是一辆能容纳8人的面包车。司机是一位女司机,不过开车技术很好,车开的很稳,只是越接近玉龙雪山海拔越高,在车里多少会有不适感。取了票和装备,我们就排队等待进山。玉龙雪山也同大陆的许多五星级山峰景区一样,都需要坐大巴车到半山腰,再转乘索道缆车坐到山顶。很幸运,排队不久就轮到我们了,来之前还担心会像网上说的一样,人多不好进山,看来老天还是眷顾我们的。
玉龙雪山的大索道全长2914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之一。我们坐景区内的大巴车到甘梅子雪山庄转乘大索道缆车。甘梅子雪山庄是大索道的起点,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海拔3356米,排队进索道的时候会看到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这个数字,周围有许多游人在拍照。我们拿着吃的坐上大索道后,他有点不舒服,不过当时我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的后来我很后悔。
索道终点在雪山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我们到这里以后还要再爬一段才能到达最高处的那个观景台。索道终点这里已经是玉龙雪山最著名的景点“冰川公园”了。冰川公园是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地貌遗迹,有“卢塞恩玻璃宫”之称,海拔4506米。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不敢快走。沿途看到很多严重高反的人坚持不到终点,甚至还有一些刚下大索道就心脏受不了的人。他拿着吃的,我拿着氧气瓶,走几步吸一口,感觉还好。快到终点的时候有一个高高长长的楼梯,中间是扶把手,两侧则是供行人上行和下行的通道。这个楼梯有点像是北京八达岭长城中的那段楼梯,很长,很陡。我们在楼梯下做最后的休整,把东西吃光,然后一口气爬了上去,不远处就是观景台。这里是冰川公园最高的地方,海拔4680米,我们已经到了。
玉龙雪山常年过度开发,接待的游客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它所能承受的范围。加上全球变暖,积雪带在不断上移,本应该是白雪覆盖的地方也已经逐渐显露出山体本来的颜色了。即使这样,玉龙雪山还是很美,空气中有股干净的冷,我们在上面拍了很多照片才不舍的下来。
下一站去的是蓝月谷。其实玉龙雪山还有很多景点,但是比较出名的有三个,冰川公园、云杉坪和蓝月谷。蓝月谷海拔超过3000米,是云南唯一能媲美九寨沟的所在,有着不输于九寨沟的斑斓景色。其前身是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此河的河床由白色石灰岩构成,使整条河水都呈现出白色光泽,故得名“白水河”。白水河的水来源于五千米高处的冰川融雪,河水会因天气变化而变颜色,晴天的时候是乳白色的,下雨天的时候又会变成天蓝色,所以又称为蓝月谷。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消失的地平线》就提到此处,名为蓝月亮山谷。穿着从丽江古城淘来的彩色长裙,我坐在一块空闲地上,静静地看着水面,阳光洒下,分外温柔。
耳闻的永远都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亲眼所见才是属于自己的精彩。多么幸运,这样的精彩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他陪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回程的路上,看着很难受的他,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和他吵架,任由他自己去医院买药,我很后悔。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感冒夹杂着高反,使他患上了严重的中耳炎,他很疼。我总是这样不愿低头,不愿迁就,可是随之得来的是半年来噬心的懊悔,我很心疼。真的,对不起,你会原谅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