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网站

时间:2024-09-07 16:23:17 编辑:莆仙君

 浙江省地面沉降主要特征

3.2.2.1 地面沉降的分布浙江地面沉降主要发生于地下水长期集中开采的平原地区,如杭嘉湖平原、温黄平原、宁奉平原,涉及嘉兴、德清、余杭、宁波(城区、鄞州区)、台州(路桥区、椒江区)、温岭、乐清、温州(瓯海区)、瑞安、平阳、苍南等16个县(市)。在温瑞-平苍平原也存在地面沉降的迹象。图3.30 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图(1964~2001年) 据浙江省地质环境公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2经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水文地质勘查部门多年的勘察和监测工作证实,杭嘉湖平原是浙江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地处沉降中心的嘉兴市区经历缓慢、显著、急剧的发展阶段,近年有所缓和,但仍继续扩展。截至2001年沉降中心嘉兴城区最大累计沉降量为837mm,嘉兴城区均在400mm沉降范围内。杭嘉湖平原累计沉降量超过200mm的面积803km2,超过100mm的面积在2500km2以上(图3.30),涵盖嘉兴全市和湖州、杭州部分地区,以至与苏州、上海沉降区相连,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嘉兴城区1984~1990年中心年平均沉降速率41.9mm,此后逐渐减缓,2001年度减至9mm,但其外围和部分城镇沉降速率仍在20mm/a以上,桐乡屠甸镇、平湖城关镇等超过50mm/a。以宁波城区为中心的沉降发现最早,自1986年起宁波市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沉降得到基本控制,中心沉降速率降低至10mm/a以内。2001年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474.7mm,>100mm面积16km2,总面积约175km2。地面沉降发展最急剧的是温黄平原。据1984年和1998年地形测量资料对比(朱川,2002),温岭横峰—泽国一带平均沉降量在500~600mm,最大沉降量接近1m,平均沉降速率约40mm/a。路桥、金清等城镇估计最大累计沉降量在400~800mm间。沉降面积不少于300km2。其他如温州永强、乐清虹桥、平阳敖江等也有地面沉降迹象。3.2.2.2 地面沉降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朱川(2002,见69页脚注)将浙江地面沉降的主要特征归纳为:①地面沉降的范围和中心与地下水区域降落漏斗分布大体一致;②沉降演变过程与水位开采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具阶段性发展特征;③沉降具有不可逆的累积递进性,但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内,可观察到下沉-回弹的周期性变化;④按沉降强度可分为沉降中心区,沉降中心外围区和沉降边缘区。沉降中心区沉降幅度大、但范围小且扩展较缓慢;⑤沉降受地层结构、地下水开采层的埋藏深度等因素影响,沉降幅度、速度不一。由于难以直接获得有关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的观测数据以及地下水开采量资料,我们对《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综合报告(1996~2000年)》(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2)中的图26进行数字化,然后从数字化图中采集了上述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见图3.31和3.32),从1964~2000年,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的年速率曲线与地下水年开采量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图3.31)。嘉兴城区累计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呈很好的直线分布(图3.32),如果以∑S表示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Q表示累计地下水开采量,则两者之间的关系满足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调查与综合研究这是一种分形关系。由此证实了地下水开采确是导致浙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累计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之间之所以表现为非线性的分形关系,其原因在于含水层及其周围地层的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它们的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图3.31还表明,即使地下水开采量急剧下降,地面沉降速率也不会相应地迅速下降,这是因为在先前抽取地下水后水位降低,含水层浮托力减小,土层有效应力增大,土层失水,压缩变形,含水层颗粒结构趋于紧密形成沉降的过程将导致一种滞后效应。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要阻止地面继续发生沉降,必须长期坚持控制地下水开采,减少开采量。图3.33表示1964~2000年期间嘉兴市地面沉降量与沉降区面积分布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大致以沉降量等于225mm为界,在图3.33左侧,沉降区面积随着沉降量的增大按幂指数关系增加,而在右侧沉降区面积则随着沉降量的增大而按幂指数关系下降,表明沉降区的面积分布与地面沉降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形关系,换言之,沉降区的面积分布具有统计的自相似性。此点对于今后开展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以及对遭遇洪涝灾害时对地面沉降区淹没范围的模拟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图3.31 1964~2000年杭嘉湖平原地下水年开采量与地面年沉降速率的关系图3.32 1964~2000年嘉兴城区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的关系图3.33 1964~2000年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量与沉降面积分布关系

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探讨

赵建明1 唐小明2(1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浙江杭州,310007;2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7)【摘要】浙江省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开展较晚,目前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的主要监测项目集中在滑坡、崩塌上。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监测经验,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滑坡、崩塌监测工作的现状,为浙江省进一步开展以滑坡、崩塌为主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方法 探讨浙江省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四大灾害之一。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我省最为突出的、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除地面沉降属缓变性地质灾害外,其他均属突发性地质灾害。根据已完成调查与区划的45个县(市)统计,全省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5480处,其中滑坡3513处,占64%,崩塌1511处,占28%,泥石流、地面塌陷456处,占8%。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为13.4万人,潜在财产损失20.6亿元。地质灾害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与内容,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监测仪器或监测手段对已知的地质灾害体进行形变、位移、地下水动态、应力状态等特征进行测量,分析、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变形位移状态及趋势,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以及预报预警提供定量的数据。1 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现状我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开展较晚,目前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的主要监测项目集中在滑坡、崩塌上,具体项目见表1。长期以来,我省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仍然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专业监测开展较晚,应用范围有限、监测手段偏少,监测网络尚需完善。我省滑坡崩塌的专业监测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实施单位以高校为主,地勘单位介入较晚;监测对象以高速公路、治理后滑坡为主,未治理点的监测较少;监测方法以常规的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地下水水位以及雨量监测为主,应力监测、推力监测、地声监测等尚未应用;既有地表位移监测,也有深部位移监测,但是两者配合程度偏低。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我省在滑坡崩塌监测工作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批专业监测技术人员,为我省开展系统的专业监测奠定了基础。表1 浙江省滑坡崩塌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表2 国内外滑坡崩塌监测现状2.1 滑坡崩塌监测的主要方法滑坡崩塌监测仪器的设计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第一是直接获取滑坡崩塌体的变形特征,包括地下变形、地表变形两类;第二是间接获取滑坡崩塌体的变形特征,如地下水位、孔隙水压、泉水量、地音、应力等测量,第三是滑坡崩塌相关因素监测,如降雨、地表水流量等。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监测方法可以归纳为:绝对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声发射监测、应力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地震监测、人类相关活动监测、宏观地质调查监测。2.2 国外滑坡崩塌监测现状国外滑坡监测的研究与实践走过了较长的过程,无论在传感器、数据传输与共享以及预测预报等领域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处在一个较成熟的水平。其中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程度最高。滑坡监测已经由过去的人工用皮尺等简易测量发展到仪器仪表监测,并逐步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实时性的遥测系统。其中近年来最主要的进展在数据传输网络方面。图1为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为监测连接内华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的50号公路两侧的多处滑坡设计并实现的活动滑坡实时监测系统(Real-Time Monitoring of active land-slides)。近十年来,滑坡监测研究的一个热点是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TDR)的应用,它由美国的研究人员最早运用,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滑坡监测技术。TDR技术因成本低、不易损坏、安装简易、观测简便、经济实用、全孔连续测量、量程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Alarm system)的衔接也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现阶段国外较新的监测手段与技术包括 GPS监测、高分辨率遥感监测、三维扫描测量监测等。同时,大量被利用的还有多种传统的监测技术与方法,如全站仪为主要设备的位移测量、地下水位监测、降雨量监测、应力监测等。总之,纵观国外地质灾害监测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1)新技术、新方法的大量使用与日趋成熟,其中主要是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图1 滑坡实时监测网络结构(2)监测的重点仍然以对交通、城镇以及重要设施构成威胁的滑坡为主,如美国地质勘探局对加利福尼亚州50号公路滑坡体的监测、法国对 Séchilienne滑坡的监测、日本对冈山市Taguchi滑坡的监测等。目前还未见对小规模滑坡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的详细报道。(3)监测效果较好。由于实现了实时监测,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输以供技术人员分析之用,所以在地质灾害的监测效果方面有较好的表现。2.3 国内滑坡崩塌监测现状国内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虽然起步稍晚,但是发展的水平与国外相近。以往的专业监测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水电等重要设施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逐渐得以推广。“九五”及“十五”期间开展了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技术方法研究》、《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开发》项目为代表的地质灾害监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研制适用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的新技术,实现低成本、高精度、自动化、快速、遥测和实时监测”。目前这一批项目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或即将提交验收。香港与台湾地区是我国山地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港台学者在山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深度也较高。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署通过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阔的自动雨量计网络,为山泥倾泻(即滑坡)警报系统的运作提供即时的雨量数据(图2)。该网络于1984年设立,现有86个雨量计分布全港各处。资料记录、控制及处理系统可从设立的86个雨量计及另外24个由香港天文台运作的雨量计接收数据,根据雨量特征及地质灾害敏感分析在全港发布预警信息。台湾地区通过社区预警来提高山地灾害的防灾能力。三峡库区是我国较早开展系统化地质灾害监测的地区。到目前为止,除对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如链子崖危岩、黄腊石滑坡等进行专业监测外,对其余数以千计的地质灾害点仍然以群测群防为主要监测手段。从我国一些比较典型的地质灾害成功预报的实例来看,群测群防仍然是最为有效的监测措施,这一方面反映群测群防的必要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又说明专业监测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图2 香港地区的雨量监测与预报(右图黑点为雨量站位置)概括而言,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现状的基本特征为:(1)监测技术的研究的研制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仪器的稳定性与使用年限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一些较先进的监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的速度慢、周期长;(3)突发性地质的监测工作一般仍采用群测群防为主,群专结合的模式。3 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建议在调研基础上,对近阶段开展我省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出以下建议:3.1 坚持走“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治道路群专结合、群测群防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在三峡地区,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重要滑坡崩塌点的监测,但是对规模小、数量多、危害面广的小规模滑坡崩塌点,仍然采取群测群防为主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省现查明各类灾害点5000余处,其中绝大多数以中、小型为主,尤以小型居多。对如此众多的地质灾害,必须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3.2 积极开展重要地质灾害点的专业监测对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和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点;或者对集镇、村庄、工矿和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一般威胁人员较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和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点应开展专业监测工作。地质灾害监测点建设,对尚未治理的滑坡可了解和掌握滑坡的演变过程,直接得到滑坡变形的位置、规模、位移方式、方向和速率等,及时捕捉滑坡灾害的特征信息,为滑坡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已进行治理的滑坡,又是检验滑坡分析评价及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尺度。因此,专业监测是滑坡调查、研究和防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预测预报信息获取的一种有效手段。3.3 加强地质灾害规律性研究,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在尚不具备准确逐点监测预报的情况下,加强区域趋势预报是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的重要手段。趋势预报的基础是规律研究,包括灾害类型、成灾机理、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等。香港地区山泥倾泻预测业务开展以来,共发布警报13次,其中1次误报,另有2次漏报,结果较为满意。目前在全省25个重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研制了 SPV-ANN/GIS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开展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的试运行。随着全省45个重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完成,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开发与利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要与浙江省水文勘查局、省气象台密切合作,开展我省不同区域(小流域、地质单元或地质灾害防治区)、不同灾害类型的临界降雨量研究,逐步提高地质预报(警)水平。3.4 密切注意国内外动态,逐步开展仪器研发目前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都对低成本简易监测仪器的研发十分关注,并鼓励各省、各科研、生产单位开展这类仪器的研制与开发。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仪器生产厂家的联系,在条件成熟时开展简易监测仪器的开发与研制。首先,力争将我省列为由中国环境监测院负责实施的《中国地质灾害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参与和试点省份,以建立适合我省地质灾害监测的指标体系。同时密切关注我省正在进行滑坡监测的项目实施情况,如中国地质大学在我省重要示范地质灾害点布置的裂缝监测仪器,如通过实践证明监测手段有效、监测效果可靠,可与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温岭南光地质仪器厂合作,在充分调研已有仪器的原理、性能、优劣势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量程,增加自动测量与数据传输的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与创新,达到较好的简易监测效果。

国土资源部举报电话

1233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开通的违法举报电话号码,意在对社会各界对违法用地情况、违反土地资源管理的情况进行举报监督。背景:中国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宗数和面积呈增多、增大的趋势。“以租代征”在各地大量滋生;一些地方以各种名义新建、扩建开发区的现象死灰复燃;擅自调整规划,规避占用基本农田报国务院审批和违规下放规划审批权,拆分项目化整为零报批用地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也比较严重。这些土地违法行为,造成大片土地包括耕地被乱占滥用,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部分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被侵害。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以来,在发现和受理违法违规线索、积极化解矛盾、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的建立完善。国土资源部主要职责1、拟定有关法律法规,发布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农业部负责的海洋渔业资源除外,下同)等自然资源管理的规章;依照规定负责有关行政复议;研究拟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政策;制订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管理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2、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3、监督检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土地、矿产、海洋资源规划执行情况;依法保护土地、矿产、海洋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查处重大违法案件。4、拟定实施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实施农地用途管制,组织基本农田保护,指导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的监督工作,确保耕地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5、制订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土地确权、城乡地籍、土地定级和登记等工作。6、拟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交易和政府收购管理办法,制订国有土地划拨使用目录指南和乡(镇)村用地管理办法,指导农村集体非农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管理。7、指导基准地价、标定地价评测,审定评估机构从事土地评估的资格,确认土地使用权价格。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各类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8、依法管理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依法审批对外合作区块;承担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管理地质资料汇交;依法实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审查确定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格,管理地勘成果;按规定管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使用。审定评估机构从事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的资格,确认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结果。9、组织监测、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遗迹;依法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地质环境;认定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产地、标准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保护区。10、安排并监督检查国家财政拨给的地勘费和国家财政拨给的其他资金。11、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对外合作与交流。12、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12336百度百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通知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的举报电话是多少?

现在已经没有国土资源部了,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的举报电话是12236。省、市、县12336举报电话的整合工作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在整合期间,可以直接拨打当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或者地方12336举报电话举报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什么是自然资源部?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方案提出: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参考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属单位有哪些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有: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后勤服务中心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浙江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浙江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浙江省统一征地事务办公室
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
浙江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职工医院(杭州地质疗养院)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 直属单位 办公室 杭州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政策法规处 杭州市土地发展研究中心 人事(组织)处 杭州市征地拆迁办公室 计划财务处 杭州市土地交易登记发证中心 土地规划处 杭州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 耕地保护处 杭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土地利用处 杭州市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地籍处 杭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矿产资源处   地质环境处   执法监察处   机关党委   监察室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简介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成立于2000年4月,由原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和浙江省地质矿产厅组建而成。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全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和合理利用。厅直属事业单位10个,干部职工共计500余人。归口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单位有省地质勘查局(正厅级事业单位)和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正厅级事业单位)。近几年来,浙江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能,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应有努力。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118号邮编:3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