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是指
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写的三篇短文,即《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出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毛泽东选集》。
来历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在河北唐县不幸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念着毛泽东。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12月1日为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为人民服务是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宣传口号,最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提出。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今后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党实现党的路线。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代表们对三个报告⑴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许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是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
老三篇是哪三篇呢?
老三篇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纪念白求恩》:白求恩身为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来中国时,他不仅仅带来了大量药品,手术器械,更可贵的是,他带了高超的医疗技术。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白求恩大夫。《愚公移山》:这篇中国古代寓言成为展开全文的故事基础,并且直接作为文章标题。文章中倡导的愚公精神。《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古代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惩于大山阻挡出入之迂,筚路蓝缕,劈山开路,子孙相继、久久功成的故事。列子把“愚”与“公”组合在一起,反映了他本人“愚公不愚”的价值取向和对愚公式人物的赞誉。东晋张湛注:“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愚公移山”于人生境界提升亦具有很强的指引性。王国维先生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老三篇指的指的是哪三篇
老三篇指的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篇课文是通过张思德同志而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赞扬了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身为医生以医疗为工作,对技能精雕细镂。来中国时不仅仅带来了很多药品,手术器械,更可贵的是带了高明的医疗技能。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白求恩大夫。《愚公移山》这篇中国古代寓言成为打开全文的故事根底,而且直接作为文章标题,文章中倡议的愚公精神。老三篇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叙述的是古代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惩于大山阻挡收支之迂,白手起家,噼山开路,子孙相继、久久功成的故事。列子把“愚”与“公”组合在一起,反映了他本人“愚公不愚”的价值取向和对愚公式人物的赞誉。东晋张湛注:“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愚公移山”于人生境地提升亦具有很强的指引性。王国维先生言古今之成大工作、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地。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的“愚”与智叟的胆小怯懦的“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