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应忘记
南京大屠杀,现在看来十分悲壮、伤感的名词,在以前是怎样的呢?30万人的无辜死亡,七周内平均十二秒一条生命的血红数字 。在张纯如以前,几乎少有了解这段历史。
在张纯如写下《南京大屠杀》以前,欧美国家当时所有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中,都没有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记载。因为南京已经少有幸存者了,目击者也大多数都死亡了,加上日本方面的否认。因此在国家档案中,往往只有这么一句话:“于1937年12月11日,日军攻破南京,几周之后撤离,南京一片废墟。 乍一看似乎的确是这样的。但对比德国和犹太人之间,也是经过无数次像这样的这样的屠杀。但,每一个死去的犹太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国家、民族和历史会记住他们。可中国呢?死去的30万人,大多都无名无姓的突然消失。而日军所做的这一切的借口是,南京城中,应该还有1万多的中国士兵尚未撤离,因而,需要与进行一次大清洗。中国人民在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时候,日本人在参拜靖国神社,每一个人都是甲级战犯,对中国人造成巨大伤害的,就是那些在靖国神社中间被祭拜的人。而张纯如向全世界报道了此次恶行。我们明确了解到的“百人斩”事件来向世界倾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彼此相约“杀人竞赛”,谁先杀死100个中国人谁就获胜。后来因为谁先到达100人不明确,于是 ,又开始了150人的杀人竞赛,日本则称这些人为“皇军的英雄”
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应该忘记吗?是的,不应该,否则我们的沉默,便是对日本否定此事件的最佳肯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利.威塞尔,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呢?是忘记这段残酷的历史,还是接受并避免这样事情的再次发生呢?答案在大家心中。德国对于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德国一再的发表道歉声明,而日本却是无作为,甚至否认。当然这涉及到了很多的因素,日本不认为是中国战胜了日本,而是美苏战胜了日本。但简单一点看,这种所作所为是不是对于历史的忘记呢?我对于这种不作为颇感不耻,当日本抹去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感到愤怒。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利.威塞尔,说到:“忘记大屠杀,等于第二次大屠杀”难道我们要再次进行大屠杀吗?不,我们不应该只在外表做样子,而要真正的进入心里,永远的记住那30万人的无辜牺牲。
为什么不能忘记历史?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理由!
是个人意愿,还是受人指示也好!
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能被原谅,
吾辈当自强!
作为华夏儿女,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永 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更忘不了为了赢得尊严而长眠于此的战士们 历史不被遗忘,让后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教训
对我们这一代,炮火硝烟早已散去,这是无比幸运。
但我们切不可 记70年前的历史,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前辈,有了前仆后继的壮士们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透过昔日的战场,我们依稀还能感觉到战争的惨烈,取得胜利的艰辛
了解历史是促使我们奋发图强的动力,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知耻近乎勇”,历史在社会的进步中作用不容小觑
为什么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丘吉尔说:历史中隐藏着一切智慧。 英国人奥威尔在政治预言小说《1984》里说的一句话: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 清代的龚自珍说得更直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和研究我们走过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历史很重要,但同时又经常会缺少直面和深究历史的态度。 我们常讲,让历史告诉未来。 怎么做到?就要全面地了解、审视和总结历史。 每个从历史走过来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两个任务,一是参与历史的创造,一是把历史传承给后人。 纪实文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素材加以收集、梳理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番文学化的融合,从而把特定时期内特定群体的历史故事变得生动和立体起来。 这就像在一片历史的森林中描绘一棵大树,既要有主干,也要有枝叶。 《生命中的兵团》应该是这样一棵树,可以远距离审视,也可以近距离感受,不能只见枝叶不见主干,不能只有概貌而不鲜活,更不能只给观察者唯一的视角。
我们能忘记历史吗?
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为了未来。用鲜血染红国旗,用生命唱响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缅怀先烈,畅想未来。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个日子中,总有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曾经为我们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我们向你致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我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不过从我们传统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也是令人伤感的节日。中国人自古就有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老传统。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结晶。烈士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铁骨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烈士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革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