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赵九章简介

时间:2024-09-03 20:59:30 编辑:莆仙君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简短有哪些?

具体如下:一、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务。在美国留学,学习理论物理学,搞原子核物理研究。邓稼先回国以后,被派去领导和组织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1964年10月2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被称为“两弹元勋”。二、钱学森钱学森,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三、华罗庚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华罗庚在解决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获得出色成果。华罗庚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四、汤腾汉汤腾汉,药物化学家。毕生致力于化学和药学的教学事业与科学研究工作,培养了几代药学专门人才,1951年后,他献身于军事医学领域、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军用毒剂化学检验研究的先驱者。五、李四光李四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后来,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有:1、钱学森:他是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他用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践行了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2、邓稼先:他是“两弹”元勋,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升腾在大漠的蘑菇云,如一把利剑,啸出了我国国防科技的最强音!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身先士卒;遇到危险时,他愿以身许国。3、钱伟长:他是我国近代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是他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生动的诠释。4、李四光:他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中国地质力学学说的创始人。在他的指导下,我国不仅成功地找到了铀矿,保障了“两弹”的成功研制,还相继发现了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5、钱三强: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和奠基者之一。他凭借一股“牛劲”开创了祖国的原子能事业,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精心组织者和策划者,和妻子何泽慧一起被西方国家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6、华罗庚:他是卓越的人民数学家,我国理论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事业的元勋。他用钟爱的数学事业,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生时勤奋发,不负为人民。7、苏步青:他是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我国现代数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毕生事业一教鞭”,他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令世人敬仰。8、陈景润:在日本出版的《100个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一书中,只提到了两位中国人,一位是祖冲之,另一位就是陈景润。他是伴青灯孜孜矻矻而无怨,处清贫默默求索而无悔,一位醉心于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行者。9、竺可桢:他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行者。他在浙大倡导“求实”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教学主张,使浙大被世人誉为“东方剑桥”。10、童第周:他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他鞠躬尽瘁,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中国的生物科学和海洋事业,真正实践了他“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工作”的入党誓言。

西南联大毕业的名人有哪些?

1、杨振宁1938年秋天,杨振宁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2、邓稼先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3、刘东生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 ,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4、叶笃正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至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至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2006年,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吴征镒吴征镒(1916.6.13-2013.6.20),江苏省扬州市人,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40年-1942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生物系张景钺教授。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1月8日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西南联大的历史意义

西南联大的历史意义如下:西南联大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通过艰苦卓绝的衣冠南渡,完成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火种的保存。更在于其长达8年的探索和调试过程,始终不曾脱离对“北归之后”未来中国的深刻关切。战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迁和挫跌,都在西南联大的命运中有所折射。知识人对自身价值的再认知,也在非常环境中出现了嬗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