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飞力的人物评价
孔飞力提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是1840年鸦片战争。他认为这场战争的影响虽大,但就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而言,比不上太平天国。这个观点对学界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否赞同,都不得不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昶 )孔飞力是解剖政治权力结构的“生理学家”。他反复研究中国的政府问题: 它是如何运行的; 统治者是如何维持统治的;人民是如何被统治的。这是一个在当时美国似乎已经“过时”的课题, 但他却长期沉醉于此, 并运用心理—功能人类学的理论, 对其进行悉心解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孔飞力的人物生平
1933年9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威尔逊( Woodraw Wilson )高级中学,同年考入哈佛大学。1954年,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54-195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学习日语与日本历史。1955年夏一1958年夏,在美国本土服役。先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Montery)的军队语言学校,开始学习中国语言文字。1957年春,转移到美国东部继续服役18个月。1958-1959年,在乔治城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58-1962年,担任福特基金外国研究员。1959-1964年,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教授学习中国近代史。1962年,与Sally Cheng结婚,1963年儿子Anthony出生。1963年,开始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讲师。1964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博士学位。1965-1966年,作为富布莱特(Fulbright)研究员前往日本京都大学从事研究。1970-1971年,担任ACSL中国文明研究员。1971-1974年,担任了芝加哥大学远东研究中心主任。1971-1976年,担任当代中国联合会委员会委员。1974年,升任芝加哥大学正教授。1975-1978年,担任美国历史评论编辑委员会委员。1975-1977年,担任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明系主任。1977年,担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研究员。1978年秋,回到哈佛大学,接替费正清担任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 )历史讲座教授。1979年6月一7月,随美国明清史专家代表团访华,参观了中国六所著名大学的历史系、图书馆,以及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1980-1986年,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84年,担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研究员。1984年,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资助,到北京的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接触到1768年乾隆年间发生的“叫魂”案清宫档案。1984年8月13日一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和辽宁省档案局领导陪同,参观抚顺市档案馆业务建设。孔飞力教授回国后,于9月14日致函市档案馆表示满意和感谢。1990年8月31日至9月3日,孔飞力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的“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题为《西方对近代中国政治参与及政治体制的影响》的学术演讲。1994年1月,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讲学。1994年6月28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庆祝建所四十周年及纪念创所人郭廷以院士举办的“纪念郭廷以先生史学讲座”上发表“魏源(1794--1857)政治思想中的参与与权威”演讲。1995年,参加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的亚洲研究协会的年会,担任“中国和中亚”分会第84讨论小组“Humor in Republican China"的主席。1996年3月1日,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为学生做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学家应当研究海外中国”( Why Should Sinologists Study Overseas China?)的演讲。1999年3月11-14日,参加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亚洲研究协会的年会,担任“中国和中亚”分会第142小组“海外华人和身份与文化在中国南方的变化,1900-1949" ("Chinese Oversea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China, 1900-1949")的讨论。1999年11月2日,在美国“国际移民大学委员会”高级系列学术讲座上做,“当代中国移民”("Contemporary Chinese Emigration") 演讲。2002年10月3日,孔飞力在Lake Forest College的东亚研究讲座上做了题为“A Stateless Expansion: Five Centuries of Chinese Emigration.”的演讲。2003年4月10日,孔飞力在美国Swarthmore College的吉纳维芙·李青雯(译音)亚裔美国人问题96纪念系列讲座(The Genevieve Ching-wen Lee’96 Memorial Lectures on Asian-American Issues)上发表了“中国家庭怎样创造历史:四个世纪的移民”的演讲(How Chinese Family Made History: Four Centuries of Emigration)。2003年11月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做题为Chinese Emigration: Themes for a Global History的演讲。2003年7月24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做题为“农村社会与海外移民”的讲演。2003年7月25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做题为“华人的社会经验中一些适应于移民活动的特点”的演讲。2003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中国移民:一部世界史的诸多方面”(Chinese Emigration: Aspects of a World History)的主题发言。2016年2月15日傍晚,汉学家魏希德(Hilde De Weerdt)发布信息称,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Kuhn)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