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古诗《幽居初夏》原文译文赏析
《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赏析】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着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又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这一句暗笔点题。颔联紧承首联展开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而且,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许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竹;“木笔”才开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象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 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近”,这就在严谨中又有变化。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 陆游这组诗一共四首七律,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四首诗都着意写幽居初夏景色,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但心情都显得不平静。第二首有句云“闲思旧事惟求醉,老感流年只自悲”,可见旧事不堪回首,只求于一醉暂时忘却。第三首颈联说:“只言末俗人情恶,未废先生日晏眠”,说明先生之所以“日晏眠”,乃由于“末俗人情”之险恶不堪回。第四首结联说:“移得太行终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则是嗟叹自己空有移山之志,而乏回天之力;笑愚公,其实是自慨平生。陆游晚年村居诗作,周必大评为“疏淡”,刘熙载称为“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这类诗的渊源所自,历来论者无不指为“学陶”、“学白”。从他大量的写农村风光的诗来看,特别是从这首《幽居初夏》看,固然有陶渊明的恬静,白居易的明浅,但此外另有陶、白所不曾有的一境;他的心总是热的,诗情总是不平静的。即使所写景物十分幽静,总不免一语当起微澜,在“一路坦易中,忽然触着”。梁清远《雕丘杂录》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这是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闪现,也正是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 扩展阅读: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扩展阅读:陆游宦海浮沉 淳熙十三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绍熙元年(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幽居初夏原文_翻译及赏析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天 , 写景 , 山水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鉴赏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著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又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这一句暗笔点题。颔联紧承首联展开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而且,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许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竹;“木笔”才开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像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 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近”,这就在严谨中又有变化。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剑南诗稿》,是南宋诗人陆游于晚年所作,为诗人表达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的田园诗。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唐代·李白《白田马上闻莺》 白田马上闻莺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夏天 , 写景 , 怀才不遇羁旅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唐代·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夏夜宿表兄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夏天 , 话旧离别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唐代·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夏天写景
描写夏秋之交的诗句
关于夏秋交替的古诗句 1.形容春夏秋冬交替的诗句1. 夏天的夜晚,花园里的石板被白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热乎乎的,我就躺在上面数星星,满天璀灿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石板四周的花不时吐出淡淡清香,草丛里还不断传出蟋蟀的叫声……关于夏秋交替的古诗句 1.形容春夏秋冬交替的诗句1. 夏天的夜晚,花园里的石板被白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热乎乎的,我就躺在上面数星星,满天璀灿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石板四周的花不时吐出淡淡清香,草丛里还不断传出蟋蟀的叫声……4. 秋风飒飒,这时,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我走近菊花。顿时感觉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菊花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头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笑舞东风,有的安详自若,有的三五结伴,有的一枝独秀。4. 秋风飒飒,这时,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我走近菊花。顿时感觉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菊花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头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笑舞东风,有的安详自若,有的三五结伴,有的一枝独秀。
描写春夏的诗句
描写春的诗句
1、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韦庄《稻田》
2、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春色将阑》
3、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4、一春犹有数行书。——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6、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7、绿满山川闻杜宇。——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8、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0、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1、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1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1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14、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15、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7、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18、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9、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0、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21、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
22、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4、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燕露似沾巾。——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25、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春宿左省》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7、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李益《上洛桥》
28、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29、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0、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31、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32、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张籍《春别曲》
33、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34、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35、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7、无情不似多情苦。——晏殊《玉楼春·春恨》
38、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3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立春偶成》
40、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高启《春暮西园》
描写夏的诗句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3、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5、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6、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张?《夏日题老将林亭》
8、石榴半吐红巾蹙。——苏轼《贺新郎·夏景》
9、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
10、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1、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13、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4、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15、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16、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7、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18、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9、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王守仁《春晴》
20、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21、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张炎《疏影·咏荷叶》
22、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23、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2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5、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26、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27、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30、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31、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32、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33、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34、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35、别来虚遣思悠矧。——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36、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37、欲凭危槛恨偏长。——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38、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39、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40、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41、风矬,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孙光宪《河传·风矬》
幽居初夏赏析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着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又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这一句暗笔点题。颔联紧承首联展开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而且,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许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竹;“木笔”才开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象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近”,这就在严谨中又有变化。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陆游这组诗一共四首七律,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四首诗都着意写幽居初夏景色,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但心情都显得不平静。第二首有句云“闲思旧事惟求醉,老感流年只自悲”,可见旧事不堪回首,只求于一醉暂时忘却。第三首颈联说:“只言末俗人情恶,未废先生日晏眠”,说明先生之所以“日晏眠”,乃由于“末俗人情”之险恶不堪回。第四首结联说:“移得太行终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则是嗟叹自己空有移山之志,而乏回天之力;笑愚公,其实是自慨平生。陆游晚年村居诗作,周必大评为“疏淡”,刘熙载称为“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这类诗的渊源所自,历来论者无不指为“学陶”、“学白”。从他大量的写农村风光的诗来看,特别是从这首《幽居初夏》看,固然有陶渊明的恬静,白居易的明浅,但此外另有陶、白所不曾有的一境;他的心总是热的,诗情总是不平静的。即使所写景物十分幽静,总不免一语当起微澜,在“一路坦易中,忽然触着”。梁清远《雕丘杂录》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这是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闪现,也正是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