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应该要怎么理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出自孔子的语录,它的意思是,如果领导者或者统治者自己行为品行端正,那么他不需要发布号令,他的下属也会把事情做好,但是如果领导者自身不端正,即便他对下属或者统治者下令了,下属也不会听从他的指挥。而这句话用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有什么启发呢?一,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学习者,追随者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出人头地,能成为佼佼者。但是孩子的成长和成绩,和他们的先天有关系,后天父母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父母自己不求上进,身上一堆恶习,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们其实是低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类人也常常会搬出很多父母自身平庸,但是孩子一鸣惊人的例子,其实他们说的这种案例是概率很小的事件。绝大部分家庭,父母永远是孩子的领路人,学习者。父母好的教养,品行,习惯和远见,才是成就孩子的基石。二,想要孩子优秀,自己首先得优秀现在在家庭教育中流行着一个词,那就是“鸡娃”,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了很多的兴趣班,到孩子读书的年纪,父母又给孩子布置了很多校外的作业,孩子被学业和分数压得闯不过气,父母却觉得,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反观他们自己,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并不高,这里一面叫孩子不许玩手机,看电视,但是自己却熬夜刷手机,看电视,这里不让孩子出去玩耍,自己却经常出去玩很少陪伴孩子。这里就是孔子那句话的印证:“其身正”,父母自己要足够优秀,品德高尚,孩子才会受父母的影响,而“其身不正”,父母自己平庸,不够自律,孩子只是被逼着学习,他们并没有形成优秀的品德和好习惯,自然很难成为杰出的人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出处】《论语·子路篇》——先秦·孔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扩展资料1、《论语·子路篇》创作背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2、《论语·子路篇》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什么意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共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说过“仁者爱人”,在孔子这里,还没有像孟子那样明确“仁”是仁政。仅仅是一种独立而贯通的行为标准而已,这和他一直提倡的“礼”是互为表里的。直白的说来,孔子的说的“仁”,其实就来自于果实的“仁”,意思是说一个人,得有个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才能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做到“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译文: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孔子说:“鲁国的政事和卫国的政事,像兄弟一样。”出处:《论语·子路篇》文本解读儒家的政治原则,与法家思想迥异,与西方的权力制衡思想也大不相同。儒家的政治学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政治,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所以,儒家学说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要比法家和西方国家都要多得多,特别是道德上,更是苛刻。儒家要求帝王要有圣人之德,而执政的将相大臣须有贤者之德。故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唯有修身,才能治人。这种学说,虽然不符合与现代政治学理念,但在政治治理,或者在管理中并非毫无意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篇》。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说:“自身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开始有点积蓄时,他说:‘凑合着够了’;稍多时,他说:‘可算钱多了’;富有时,他说:‘可算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