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花鼓戏开场锣鼓【花鼓戏的夹钞锣鼓】
说起花鼓戏的锣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因为花鼓戏锣鼓和湘剧锣鼓同一个“妈妈”,共脉共源。湘剧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早于花鼓戏,因此,人们一致认为花鼓戏锣鼓是从湘剧那里搬来的,虽然无法考证,但的确是湘剧的锣鼓那么丰富、那么成熟、那么规范,湘剧与花鼓戏又同处一地区,并且很多花鼓戏乐师是来自湘剧科班或学鼓乐出身,花鼓戏的锣鼓受湘剧锣鼓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花鼓戏和湘剧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存在着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花鼓戏在夹钞锣鼓的运用上,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
湘剧打击乐中,每一个锣鼓点都可以用单钞和夹钞两种乐器配置的方法来演奏。两种配置的区别主要是在一付大钞和一付小钞及同时使用两付大钞的变化上。单钞锣鼓中,由于小钞音色薄秀、松散,音量较弱,相对于同时使用两付大钞的夹钞锣鼓,要显得单薄、平和些。夹钞锣鼓中,由于头钞取代了小钞的演奏,与二钞形成一前一后,匀称对等的节奏型态,演奏起来显得热烈、激情、悦耳、明快。
夹钞演奏通常使用的几种节奏型有:均匀型、前松后紧型、前紧后松型、综合型等。
一、 均匀型:它的特点是双钞中的头钞和二钞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节奏型态。
(头) (二)
(1)X X|X X||......
(头)(二)
(2)XX XX|XX XX||......
(头)(二)
二、前松后紧型:它的特点是双钞前面的节奏型宽松,后面的节奏型紧密。在速度上后面与前面成快一倍的比例。
三、前紧后松型:它的特点是双钞前面节奏型紧密,后面的节奏型宽松,在速度上后者比前者成慢一倍的比例。
四、这种结构型态是多种节奏型的混合体。
它通常是根据曲牌的需要而决定采用不同的节奏型,时松时紧,时疏时密的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的交替出现,会使曲目变得更加的悦耳、动听。不过这种节奏型的使用,演奏者必须曲目非常的熟悉,互相配合得严谨默契,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如《挑五槌》:
夹钞锣鼓的演奏模式,应该可以追溯到民间。在湖南广大农村广泛地存在着打地花鼓,舞龙玩狮、游垅逛街的习俗,用来伴奏锣鼓中,所使用的也就是夹钞,加上堂鼓和唢呐吹奏,已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吹打乐。湘西的“打溜子”也是夹钞的演奏模式,它的节奏型和湘中南地区的夹钞一模一样,只是在演奏的技法上不同而已。这种民间吹打乐的演奏形式,人们习惯称为“锣鼓棚子”或“路边锣鼓”,花鼓戏本身来自农村,当它搬上舞台,走进剧场,跨进城市时,也打上了民间吹打乐的深深烙印。也就是说:花鼓戏在使用打击乐时,注重于双钞锣鼓的演奏。或者说是保留和传承了民间吹打乐中的泥土气息、乡村风味,来表现本剧种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品格。
花鼓戏的打击乐中,并不是所有的锣鼓都使用夹钞演奏,而是侧重于《长槌类》的点子。因为这部分点子结构简单,节奏明快,互相之间的连接转换自如,有较大的伸缩性,能与花鼓戏曲调――特别是唢呐吹奏的曲调融为一体,来充分地展示花鼓戏那些表现热烈、欢快、喜悦、轻松的舞台气氛。比如,在一个戏的开头或结尾用夹钞的“长槌”、“夹长槌”或“大溜子”转接“挑五槌”,唢呐吹奏一般调子,人们一听就能找到花鼓戏特有的艺术风格了。
花鼓戏的打击乐中,也不是所有的舞台场景都用夹钞锣鼓,而是注重在舞台的表演前后连贯,时间延绵不断的场景中,如“刘海砍樵”中,刘海砍柴的一大段劳动场景,就是用《长槌类》的夹钞锣鼓来伴奏完成的。它把砍柴、捆柴等劳动时的动作,在夹钞锣鼓伴奏的大框架下,加以改变、刻划,再加上砍完柴后乘凉时唢呐吹奏的一段《八板子》,把整个的舞台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花鼓戏的风格也一览无余。
夹钞锣鼓是湖南地方戏曲打击乐的一大特点,也是湖南文化中的一道“招牌菜”,我们应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手法,为振兴花鼓而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建
宁乡市花鼓戏剧团演员介绍
宁乡县白马花鼓戏艺术团于2016年成立,属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团长谭建军(法人代表),成立的主要宗旨是传承和弘扬宁乡花鼓戏,办公地点设县城金域蓝湾16栋8号。
剧团现有演职人员固定班底35人,平均年龄32岁,固定乐队人员10余人。其主要演员情况如下:
谭建军:
2012年在县文化馆举办的全县花鼓戏优秀中青年演员研修班中任班长,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2014年9月被聘为第一届湖南省音乐协会大筒专业委员会理事;
2015年10月组织民间演出团队,排练选送的花鼓戏剧目《盗金刀》在县电视台举办的义乌“你太有才”电视才艺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6年选送的花鼓戏剧目《山伯访友》参加宁乡县花鼓小戏汇演荣获县一等奖;
剧目《书房调叔》、《二堂审子》荣获县二等奖;《王义章摆渡》荣获县三等奖;
另外,多次参与组织县文体局举办的春节系列唱腔大赛活动,培养和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年。
许建华(许三毛),2014年全县花鼓戏唱腔大赛获金奖,全县花鼓戏优秀中青年演员研修班中获优秀学员。
剧团年轻实力演员演技精湛,许建华、戴桥、姜珊、、丁丽、胡集祥、胡文兵、吴黑、文君臣等,乐队成员谭建军、秦永丰等师从杨天福、潘柏义等名家,在多个花鼓戏剧目中均有精彩表现,被县内花鼓戏爱好者所熟知。
剧团现有舞台120㎡,铁架台100㎡,大、小型花鼓戏演出所需的货车、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齐全完善,总计投资约50万元。现有成品作《牙痕记》、《宝莲灯》、《盗金刀》、《打龙袍》、《满堂红》、《书房调叔》等大小剧目近30个。
剧团的发展方向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经常性自发赴城区如东沩广场、沿江风光带等群众多的地方排练,自娱自乐,获得群众的喜爱。2016年规划面向城区、乡镇免费演出多场次,规划编排《巡按斩子》、《穆桂英下山》、《生死牌》等多个剧目,同时还在面向社会、专业院校招收年轻实力演员。【摘要】
宁乡市花鼓戏剧团演员介绍【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宁乡县白马花鼓戏艺术团于2016年成立,属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团长谭建军(法人代表),成立的主要宗旨是传承和弘扬宁乡花鼓戏,办公地点设县城金域蓝湾16栋8号。
剧团现有演职人员固定班底35人,平均年龄32岁,固定乐队人员10余人。其主要演员情况如下:
谭建军:
2012年在县文化馆举办的全县花鼓戏优秀中青年演员研修班中任班长,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2014年9月被聘为第一届湖南省音乐协会大筒专业委员会理事;
2015年10月组织民间演出团队,排练选送的花鼓戏剧目《盗金刀》在县电视台举办的义乌“你太有才”电视才艺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6年选送的花鼓戏剧目《山伯访友》参加宁乡县花鼓小戏汇演荣获县一等奖;
剧目《书房调叔》、《二堂审子》荣获县二等奖;《王义章摆渡》荣获县三等奖;
另外,多次参与组织县文体局举办的春节系列唱腔大赛活动,培养和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年。
许建华(许三毛),2014年全县花鼓戏唱腔大赛获金奖,全县花鼓戏优秀中青年演员研修班中获优秀学员。
剧团年轻实力演员演技精湛,许建华、戴桥、姜珊、、丁丽、胡集祥、胡文兵、吴黑、文君臣等,乐队成员谭建军、秦永丰等师从杨天福、潘柏义等名家,在多个花鼓戏剧目中均有精彩表现,被县内花鼓戏爱好者所熟知。
剧团现有舞台120㎡,铁架台100㎡,大、小型花鼓戏演出所需的货车、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齐全完善,总计投资约50万元。现有成品作《牙痕记》、《宝莲灯》、《盗金刀》、《打龙袍》、《满堂红》、《书房调叔》等大小剧目近30个。
剧团的发展方向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经常性自发赴城区如东沩广场、沿江风光带等群众多的地方排练,自娱自乐,获得群众的喜爱。2016年规划面向城区、乡镇免费演出多场次,规划编排《巡按斩子》、《穆桂英下山》、《生死牌》等多个剧目,同时还在面向社会、专业院校招收年轻实力演员。【回答】
宁乡花鼓戏的介绍
宁乡花鼓戏是湖南省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汉族民间小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戏曲。它随着花鼓戏艺人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许多路流派,其中以浏阳、宁乡、益阳、西湖、醴陵等五路为主要流派。这五路花鼓戏因都以宁乡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所以通称为宁乡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