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次围剿敌我兵力详细对比
编制表可以么。装备之类不用列,白匪占绝对优势。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国共内战的一部分 日期: 1930年11月-1931年1月 地点: 江西 结果: 红军胜利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 工农红军 指挥官 蒋中正 鲁涤平 张辉瓒 毛泽东 朱德 兵力 100,000人 40,000人 伤亡 9,000人 阵亡, 6,000人 被俘 ? 背景1930年10月,中原大战以蒋中正一方的基本胜利而告终。此后,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得以逐渐将主要兵力集中,用以对逐渐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武装发动围剿。 双方参战部队10月,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司令鲁涤平出任围剿军总司令,张辉瓒任总指挥,集中十一个师及三个旅约10万人向位于赣南的中央苏区发起进攻,参与各部由张辉瓒第18师、许克祥第24师、路孝忱新编第13师(以上第一纵队)、谭道源第50师、周志群新编第14旅(以上第二纵队)、罗霖第77师、公秉藩新编第5师(以上第三纵队)以及毛炳文第9师、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刘和鼎第56师、张贞第49师、马昆第12师第34旅、刘夷独立第32旅等侧翼配合部队组成,第一纵队担任主攻。中共方面主要由红一方面军应战,此时红一方面军下辖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全军约4万人,部署于靖江至分宜的袁水两岸。经过前期双方的行动11月1日,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放弃大部分苏区,而计划在赣江东岸同国民革命军展开决战。因此,11月5日,除留下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江西岸监视敌军之外,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的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和红三军团全军渡过赣江,驻扎于新淦、吉水、永丰、安乐、宜黄、崇仁地区,做出向临川进逼姿态。11月7日,鲁涤平下属第一纵队前进至袁水两岸,发现红军已转移,遂饬令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尾追红军东渡赣江,第三纵队沿赣江西岸搠流而上。红军于是再次转移,除留下红二十军保卫江西省委、迟滞敌军行动外,其余主力于12月1日转移到黄陂一带。11月18日,国民政府军队再次在赣江东岸扑空,因无法寻找到红军主力,改为就地巩固战果。12月,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第60师、第61师各部自武汉赶赴江西,第56师和第49师也从福建方面形成了对中央苏区的包围,但同时也分散了自身兵力,且由于围剿各军来自不同派系,无法形成高效的合击态势。有鉴于此,毛泽东决定派出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赴兴国东北诱使敌军西进,其余主力准备转入反攻。决战龙岗参见龙冈战斗、东韶战斗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毛泽东,1931年春 12月12日,红二十军发动富田事变,宣布不再服从红一方面军指挥。张辉瓒得知此事后认为有机可乘,加之误认为红军的诱敌部队为红军主力,遂于12月16日下令各军向中央苏区实施向心攻击,并亲率18师进攻富田。至12月25日,围剿军进占万安、泰和、东固、源头、广昌、建宁一线,东西相距八百里,其中18师和50师形成了突出部。红一方面军决定攻击距离其集结地最近的第50师,两度派遣部队诱之,但50师没有中计,仍坚守源头城。此时,红一方面军获悉张辉瓒率18师师部和两个旅离开了东固,向龙冈前进,立即决定转而攻击18师。12月30日,张辉瓒所部2个旅9000余人中伏,被红三军、红四军和红三军团包围于龙岗,突围未果,当晚被全歼,张辉瓒被俘。50师闻讯立即东撤,在撤军过程中于东韶被红军追上打垮。国民革命军其余各部随之撤退,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结束。后果国民政府经此一战后认识到了红军已成气候,无法单凭一省之力消灭,遂在此后的4年多又组织了四次围剿战争,终于于1935年底将红军击败,迫使其长征,收复了红军占领的赣南、闽西等地。而共产党方面经此一役士气大振,树立起了与国民政府武装对抗的信心。毛泽东也由于此一胜利,巩固了因富田事变而遭到动摇的声望,更加确立了对红一方面军的绝对领导。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国共内战的一部分 日期: 1931年4月1日-5月31日 地点: 江西南部 结果: 红军胜利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 工农红军 指挥官 何应钦 毛泽东 朱德 兵力 200,000人 30,000+人 伤亡 30,000人 ? 背景及双方参战部队1931年3月,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围剿失败之后,蒋中正任命何应钦为南昌行营主任,主持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并调集五路军和二十六路军,连同尚留在战区的六路军和十九路军,共18个师和3个旅20万人,对中央苏区进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围剿。国民革命军参战部队如下:五路军由王金钰任总指挥,辖上官云相第47师、公秉藩第28师、郭华宗第43师、郝梦龄第54师、罗霖第77师; 六路军由朱绍良任总指挥,辖胡祖玉第5师、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路孝忱新编第13师; 十九路军由蔡廷锴代总指挥,辖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及马昆第12师第34旅; 二十六路军由孙连仲任总指挥,辖孙连仲第25师、高树勋第27师、关树人骑1师, 此外还包括配合作战的张贞第49师、韩德勤第52师、刘和鼎第56师、香翰屏第62师、周志群新编第14旅、卢兴邦独立第32旅。以及归六路军指挥的三个航空队。3月17日,红一方面军开始备战,实施坚壁清野,主力转移至宁都、瑞金地区。此时的红军主力未及休整和补充,全员仅3万余人。经过双方前期的行动4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行动,各路每日仅行进不到10公里,以防红军的穿插迂回。4月23日,进到江背洞、龙冈、富田、水南、严坊、招携、界上、横石、广昌一线,并对占领区实施大规模破坏,以毁灭红军的经济基础。面对这一形势,4月17日,担任中央苏区最高领导机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项英,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会议中提议中央红军应该远走四川,并得到了王明派出的“三人代表团”(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的支持,而毛泽东、朱德、叶剑英、谭震林等人则认为应该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寻机击败敌人。双方一度争执不下。次日,毛泽东请来红军各部队领导20余人出席会议,迫使项英采纳其观点,决定以五路军为目标,对围剿军实施横扫。会后,红军主力转移至东固一带休整,寻机出击。为寻找机会,红军主力冒着被发现合围的危险,在此地区待机二十五天。双方的决战主条目:第二次东固战斗和广昌战斗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1931年夏 5月10日,在巩固了占领区后,国民革命军各部再次出发,深入中央苏区腹地。5月13日,五路军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离开富田向东固推进,5月15日,朱德和毛泽东作出部署,命令红三军团和红三十五军为左路、红三军(缺红七师)为中路、红四军(加强了红六十四师)、红十二军(缺红三十五师)为右路分割包围此路部队,并且命令红七师和红三十五师阻击十九路军,其余可能出现的援军,由地方武装负责迟滞。5月16日,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在中洞遭到红军中路军和右路军的突然袭击,很快溃散。当夜,红军左路军攻占富田,红十二军开始进攻第43师,该师连夜逃走。5月19日,追击的红军部队在白沙追上第43师以及中洞残军,将其击溃,红十二军于当日乘胜进攻第54师,该师与白沙残军逃往永丰,十九路军因战情不明,亦于同日撤回赣州。5月21日,红军前锋在追击过程中接触第27师81旅,旋即展开进攻,将该旅大部歼灭。当晚,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项英决定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5月27日,红军攻占广昌,歼灭第5师4个团,击毙其师长胡祖玉。5月31日,红军主力攻占建宁,歼灭第56师3个团。至此,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以红军的完全胜利告终,据红军战报,国民革命军在战斗中损失超过3万人。后果此次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扩大了中央苏区的范围,其势力从江西南部伸展入福建西部。毛泽东也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更加稳固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此次战争失败后,蒋中正认识到无法依靠其他派系的武装消灭中国共产党部队,加之各地军阀反对中央政府的敌对行动渐渐平息,蒋中正开始抽调其最精锐的嫡系部队开赴剿共战场。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围剿战争 国共内战的一部分 日期: 1931年7月 - 9月 地点: 江西 结果: 红军胜利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 工农红军 指挥官 蒋中正 毛泽东 朱德 兵力 300,000人 30,000+人 伤亡 30,000人 ? 背景及双方参战部队1931年6月21日,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二次围剿失败之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自任为南昌行营主任,主持对共产党中央红军的围剿,并调集大批黄埔军校毕业,对蒋忠诚的嫡系部队,组成两个集团军,23个师和3个旅30万人,对中央苏区进行“长驱直入”的围剿。国民革命军参战部队如下:左路集团军由何应钦任总指挥,辖赵观涛第6师、罗卓英第11师、陈诚第14师、周浑元第5师、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蒋鼎文第9师,负责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右路集团军由陈铭枢任总指挥,辖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韩德勤第52师、孙连仲第25师、高树勋第27师、上官云相第47师、郝梦龄第54师,负责就地清剿苏区; 总预备队:卫立煌第10师、李延年攻城旅、李韫珩第53师 此外还包括侧翼策应的李云杰第23师、路孝忱第79师、关树人骑1师、公秉藩第28师、罗霖第77师、张贞第49师、刘和鼎第56师和马昆第12师第34旅、周志群新编第14旅等,以及五个航空队。7月10日,红一方面军开始备战,实施坚壁清野,除诱敌的红九师和红十二师外,其余主力经过大范围转移,绕道福建西部,转移至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地区。28日,红一方面军集结完成,全员仅3万人。经过双方前期的行动7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行动,但是苦寻20余日后,无法发现红军主力。7月底。国民革命军突然发现红军主力已绕道开往兴国,蒋介石判断红军的目标是西渡赣江,于是命令各部压缩红军活动空间,意图将其主力困在赣江东岸加以歼灭。毛泽东、朱德的初期计划是寻机从富田突破包围圈,将深入中央苏区的敌方主力部队置之不理,而扫荡其后方留守部队,待到其主力回师援助的时候,寻找战机歼灭其孤立部队。但是,当红军向富田前进之时,被国民革命军发现,11、14两师抢先占领富田,将红军主力堵截在富田以南。此时,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毛泽东立即决定改变战略,以地方部队红三十五军伪装主力准备强渡赣江,主力部队于8月4日抢在国民革命军左、右集团军合围之前,在双方部队中仅有的40里缝隙地带偷越北上,转移到莲塘地区。双方的决战参见莲塘黄陂战斗、高兴圩战斗、老营盘战斗、方石岭战斗 8月7日,红军主力在莲塘歼灭第47师一个旅,随即在良村歼第54师大部。8月11日,在黄陂歼灭第8师约四个团。此时,国民革命军方才发现赣江边的已经不是红军主力,迅速回师北上。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再次派出诱敌部队红十二军向乐安前进,主力则返回兴国休整。8月下旬,当国民革命军发现红十二军并非红军主力,再度回师兴国时,已是强弩之末。9月,唐生智联合桂系、陈济棠、石友三等人,拥戴汪精卫在广州设立“国民政府”,向衡阳进军。国民政府不得不命令国民革命军撤出战场,准备转入平叛。红军于是迅速展开反攻,9月7日,红三军在老营盘歼灭第9师一个旅,9月8日,红军主力在高兴圩遭到十九路军的激烈抵抗,被迫撤退,9月15日,转而在方石岭全歼第52师及第9师残部。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不得不返回南京,至此,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以红军的胜利告终。后果此次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将中央苏区的江西部分和福建部分连成一片,其势力达到21个县,人口250万人。但是,随着军事压力的消失,王明、博古等留苏派和毛泽东等本土派的矛盾开始显现,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同时,由于蒋介石嫡系部队长久被牵扯在江西前线,国民革命军中各派系的矛盾开始呈现,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当年12月的宁都暴动都是各派系矛盾的体现。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国民政府无法继续全力剿共。由于双方内部矛盾的上升,大规模军事行动停止了约1年的时间。背景及双方参战部队1931年6月21日,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二次围剿失败之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自任为南昌行营主任,主持对共产党中央红军的围剿,并调集大批黄埔军校毕业,对蒋忠诚的嫡系部队,组成两个集团军,23个师和3个旅30万人,对中央苏区进行“长驱直入”的围剿。国民革命军参战部队如下:左路集团军由何应钦任总指挥,辖赵观涛第6师、罗卓英第11师、陈诚第14师、周浑元第5师、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蒋鼎文第9师,负责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右路集团军由陈铭枢任总指挥,辖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韩德勤第52师、孙连仲第25师、高树勋第27师、上官云相第47师、郝梦龄第54师,负责就地清剿苏区; 总预备队:卫立煌第10师、李延年攻城旅、李韫珩第53师 此外还包括侧翼策应的李云杰第23师、路孝忱第79师、关树人骑1师、公秉藩第28师、罗霖第77师、张贞第49师、刘和鼎第56师和马昆第12师第34旅、周志群新编第14旅等,以及五个航空队。7月10日,红一方面军开始备战,实施坚壁清野,除诱敌的红九师和红十二师外,其余主力经过大范围转移,绕道福建西部,转移至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地区。28日,红一方面军集结完成,全员仅3万人。经过双方前期的行动7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行动,但是苦寻20余日后,无法发现红军主力。7月底。国民革命军突然发现红军主力已绕道开往兴国,蒋介石判断红军的目标是西渡赣江,于是命令各部压缩红军活动空间,意图将其主力困在赣江东岸加以歼灭。毛泽东、朱德的初期计划是寻机从富田突破包围圈,将深入中央苏区的敌方主力部队置之不理,而扫荡其后方留守部队,待到其主力回师援助的时候,寻找战机歼灭其孤立部队。但是,当红军向富田前进之时,被国民革命军发现,11、14两师抢先占领富田,将红军主力堵截在富田以南。此时,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毛泽东立即决定改变战略,以地方部队红三十五军伪装主力准备强渡赣江,主力部队于8月4日抢在国民革命军左、右集团军合围之前,在双方部队中仅有的40里缝隙地带偷越北上,转移到莲塘地区。双方的决战参见莲塘黄陂战斗、高兴圩战斗、老营盘战斗、方石岭战斗 8月7日,红军主力在莲塘歼灭第47师一个旅,随即在良村歼第54师大部。8月11日,在黄陂歼灭第8师约四个团。此时,国民革命军方才发现赣江边的已经不是红军主力,迅速回师北上。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再次派出诱敌部队红十二军向乐安前进,主力则返回兴国休整。8月下旬,当国民革命军发现红十二军并非红军主力,再度回师兴国时,已是强弩之末。9月,唐生智联合桂系、陈济棠、石友三等人,拥戴汪精卫在广州设立“国民政府”,向衡阳进军。国民政府不得不命令国民革命军撤出战场,准备转入平叛。红军于是迅速展开反攻,9月7日,红三军在老营盘歼灭第9师一个旅,9月8日,红军主力在高兴圩遭到十九路军的激烈抵抗,被迫撤退,9月15日,转而在方石岭全歼第52师及第9师残部。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不得不返回南京,至此,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以红军的胜利告终。后果此次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将中央苏区的江西部分和福建部分连成一片,其势力达到21个县,人口250万人。但是,随着军事压力的消失,王明、博古等留苏派和毛泽东等本土派的矛盾开始显现,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同时,由于蒋介石嫡系部队长久被牵扯在江西前线,国民革命军中各派系的矛盾开始呈现,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当年12月的宁都暴动都是各派系矛盾的体现。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国民政府无法继续全力剿共。由于双方内部矛盾的上升,大规模军事行动停止了约1年的时间。待续
张辉瓒的意外被杀
1931年1月28日,苏区政府在吉安县东固召开了反“围剿”胜利的群众祝捷大会。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当时谁都不曾想到,正是这个群众大会,使事情陡然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当时通讯落后,联系不便,党中央的指示尚未送到中央苏区。东固的群众祝捷大会提出要公审张辉瓒。军长何长工得悉后拿不定主意,便急忙赶到红军总部请示毛泽东。毛泽东皱着眉头在想,这个张辉瓒,在东固一带曾纵兵大肆烧杀抢掠,群众对其恨之入骨,这股愤怒情绪控制不好就会出意外。但是苏区在东固开这么大的群众集会,不让公审张辉瓒又显然说不过去。毛泽东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让何长工多带些红军战士到场,对张辉瓒加以保护。 这天上午,东固十里八乡的“老表”们纷纷向会场涌来,他们都是冲着公审张辉瓒来的。就在不久前,这个张辉瓒带着队伍在这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此刻,群众把对国民党军队的仇恨,都集中发泄到了张辉瓒的身上。“剥皮”、“抽筋”、“点天灯”的怒吼声此起彼伏,情绪激昂的农民群众纷纷登上主席台揪打张辉瓒。局势失控了,青壮赤卫队员和激愤的群众,硬是从红军战士的手里抢走了张辉瓒,将其拖到会场不远处的田头后立即处死。随后又将其头砍下,装进了一只竹笼,扔到江里任其漂流。2月2日国民党兵在吉安的神岗山附近发现了这只竹笼并打捞上来。有人依稀辨认出这正是张辉瓒的头颅。消息传到南昌,鲁涤平于3日下午就赶到了吉安,一见之下顿时痛哭流涕。翌日,鲁涤平一面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南京的蒋介石,一面派人赶做了楠木的假身并配以衣冠入棺。至2月7日才公布消息,刊登到了报纸上。
王如痴的生平事迹
王如痴一生身经百战,作战英勇,屡建奇功,终身未婚。1903年1月16日出生,幼读私塾,后入祁东县城读小学和初中。1923年,考入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后改湖南大学)预科班高中部,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6年,高中毕业,投笔从戎,于同年秋加入征战湖南的国民革命军,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做宣传工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秋,转入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军事。1928年夏,王如痴从苏联莫斯科陆军大学学成归国回到上海,中央军委派他到井冈山红四军做政治工作。参加了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击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二次“会剿”。同年冬,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后,被前委调到红五军,任红五军第四纵队第八大队党代表。1929年,率大队随军进行井冈山保卫战和转战湘鄂赣边,扩大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在反击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三次“会剿”中,率队参加井冈山保卫战,在桐木岭哨口的白泥湖阵地,英勇抗击进攻之国民党军何键部达3昼夜之久,给敌以重大杀伤。1930年初,被调到刚成立的红军第六军,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不久担任红六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中共红六军军委常务委员。1930年2月初,随黄公略参加在头陂召开的二七会议,坚决支持毛泽东关于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发展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正确主张。此后率部参加了在吉安、吉水两县交界的水南、值夏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独立第15旅和在浏阳文家市歼灭戴斗垣旅以及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和攻克吉安的作战。1930年10月纵队改称师,任红三军(原红六军)第八师政治委员。时值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奉命率部在龙冈附近设伏,全歼敌第18师师部和2个旅,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18师师长张辉瓒。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接连对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疯狂的“围剿”。王如痴率全师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先后在龙冈黄竹岭、中洞将军帽、方石岭等战斗中歼敌获胜。在3次反“围剿”作战中,王如痴率领部队,多次创造了由被动转为主动、重歼顽敌的光辉战例,有力地保证了3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1931年5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奉命率队随红3军在富田、东固间的中洞地区设伏,居高临下,一举歼敌第28师、第47旅大部,乘胜进占富田,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首仗的胜利。接着,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里,在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连战皆捷,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7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王如痴率部参加了莲塘、良村、黄陂战斗,三战三捷。9月,又在老营盘截歼敌第9师1个旅。1932年3月,率部参加赣州战役和漳州战役。由于英勇作战,指挥得当,8月任红五军团红十三军政治委员,率部掩护主力攻占黎川。同年冬改任红一军团红三十一师政治委员。1933年1月,闽浙赣红十军调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同红三十一师合编,成立红一方面军红十一军,任红十一军政治委员兼红三十一师师长,为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2月下旬,率军诱敌迷敌,伪装成主力部队由新丰和里塔圩之间东渡抚河,将敌吸往黎川方向,掩护红军主力在黄陂歼敌。后又奉命指挥部队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展开活动,诱进攻之敌南进,拉开敌前、后纵队的距离,创造战机,诱使顽敌在黄陂、草台岗地区两次痛遭红军伏击,取得歼敌近三个师,俘虏敌人1万余人,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围剿”重大胜利。1933年3月,开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担任新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被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率部进行保卫闽浙赣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同年“八一”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王如痴率红十军于6月在江西横峰坂上杨家击溃国民党军第21师2个营;8月在江西乐平歼国民党军第43师4个营;9月攻克浙江开化县城等,先后在德兴、玉山两县建立杨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3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牵制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巩固扩大了赣东北苏区。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7月,受中共闽浙赣省委委派赴皖赣边,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开展皖赣边的游击战争。1934年红军长征,11月,中央苏区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赣苏区,与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闽、浙、赣省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一师。王如痴参与组建红十军团,作为先遣队北上抗日,任第十九师参谋长,与师长寻淮洲奉命先行出击浙皖边,转战于常山、淳安、绩溪、旌德、芜湖等地区,沿途不断重创敌军。12月,部队在谭家桥战斗受挫,师长寻淮洲牺牲,王如痴接任红十九师师长。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途中,于赣东北的怀玉山地区遭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王如痴率部队千余与敌作殊死搏斗,占据怀玉山,敌人四面围攻。王如痴指挥部队,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众寡悬殊,王如痴所率部队伤亡惨重。22日,曾指挥数百名战士乘黑夜突围,但未成功。不幸于27日王如痴弹尽粮绝,在山顶被俘。接着方志敏、刘畴西被俘。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被押往南昌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囚禁。在狱中,王如痴乐观坚定。他身患伤寒和肋膜炎,带着10斤重的铁镣,饱受狱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对劝降的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方志敏、刘畴西一道在南昌英勇就义。
王如痴的人物经历
王如痴幼读私塾,1916年到祁阳县城读书,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冬回国后,奔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历任红五军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和红三军第八师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军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后任十九师参谋长、师长。1933年10月,共产党临时中央派王如痴任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这时,国民党军以五个师又四个保安团的兵力对闽、浙、赣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王如痴率领新红十军阻击敌第五十三师向周坊、富林地区的进攻;同年12月,又率领新红十军转到根据地东部活动,在上饶,罗桥、枫岭头地区歼灭敌第八十师一部,缴获大批冬衣;义在横峰、姚盘山地区歼灭敌第二十一师两个团。1934年3月,国民党又调集4个师向闽、浙、赣根据地发动进攻。王如痴率领红十军在横峰至上饶一线与敌展开堡垒战。由于敌众我寡,新红十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未能挡住敌军进入葛源。同年7月6日,红七军团六千余人,在寻淮州、粟裕等率领下从瑞金出发长征,11月初到达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该军团分两路向浙皖边境和皖南行动,周10倍于己之敌艰苦奋战两个月,损失严重。1935年1月,红十军团被迫返回闽浙赣根据地时,被敌围困于赣东北的怀玉山地区。王如痴率部队千余,占据怀玉山,敌人四面围攻,悬赏两万银元买王的头。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众寡悬殊,王所率部队伤亡殆尽。24日下午,王如痴在山顶被俘。27日方志敏、刘畴西被叛徒魏长发出卖,也在高竹山铜钱坑被俘。三人同时被押往江西上饶监狱,后解南昌。他们在监狱里坚强不屈,大义凛然,在法庭上,他们多次怒斥敌法官,使敌法官哑然失色。同时,三人严格保守党的秘密,没有讲出一点敌人所需要的东西。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方志敏、刘畴西一道在南昌下沙窝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