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僳僳族

时间:2024-08-29 04:51:44 编辑:莆仙君

傈僳族的风俗

傈僳族的风俗有以下:1、傈僳族有吃“手抓饭”、喝“同心酒”的习俗。“喝同心酒、吃手抓饭”是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2、吃饭习俗:傈僳族是很看重尊老爱幼的,一般是主妇给老人和小孩盛饭,然后再给丈夫盛饭,自己最后才吃。吃饭的时候还要伺候老人和小孩。若是家里有客人,则先给客人盛饭并耐心照顾。3、傈僳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在举行婚礼时候,会邀请歌舞团进场表演,新娘及送亲者在到达南方庭院后双方赛歌队便开始对抗唱歌。4、傈僳族人死后行土葬。成年人死后,全村傈僳族停止生产劳动2一3天,举行吊唁活动。入硷后停在门前,由亲属唱祭歌、跳葬舞。出殡入墓时,头在高处、面向东方。殉葬品不入土,而是悬挂在坟前的木桩上。死者没入硷时,村人忌食辣椒。5、按照傈僳族人的传统习惯,修建房屋必须在一日之内盖成,否则即认为不吉利。为保证在一日之内建成房屋,房主人必须依靠家族亲友及村邻通力合作,即僳语称之为“瓦爪”的形式。盖房的前几天,由房主人通知众亲友。事前就分别凑够了各种建筑材料,然后请巫师择定吉日,届时所有被邀请的亲友和邻居一齐动手,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房主人视经济条件款待相帮的亲友。有的地方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小竹楼。楼上住人,一般用竹篱笆隔为两格,两间屋中央都设一火塘,备三脚架,作为煮饭烤火之用。晚上,全家围火塘而睡,火塘内终年生火。遇有客人来临,主人则把火塘边让给客人住。竹楼下一般为养牛、猪等牲口用,竹楼四周辟为园地,种以瓜果、蔬菜之类。6、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可见烟丝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嚼烟时,先将烟丝放入口中,然后放点由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熟石灰慢慢咀嚼。7、傈僳族的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8、“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最有特色的傈僳族青年传统节日及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如下:一、传统节日1、阔什节阔什节是另一个规模较大的节日,阔什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傈僳族有自己的历法,公历一月是他们的过年月,由于各地的习惯和历称的方法不同,过年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以怒江地区傈僳族来看,大约夏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为过年时间。2、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品尝新酿的酒还不够,男女老少们哈会聚集在村寨草坪上,燃起篝火。3、刀竿节刀竿节,亦作“刀杆节”。傈僳语称“阿堂得”,意为“爬刀竿”。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云南怒江福贡、碧江、泸水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为期一天。据说上刀竿是为了使傈僳族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二、风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傈僳族是古代氐羌民族与西南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民族,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傈僳族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有什么节日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新年,节前人们就要宰猪杀羊,酿制水酒,节日当天人们都会盛装打扮,还要举行射弩、跳舞、对歌等活动。

  傈僳族人在收获节这天,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村寨广场,高烧篝火,老人弹琵琶、月琴,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集体舞,边跳边饮水酒,歌舞达旦。

  刀秆节是傈僳族人为了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而形成的节日,这天人们会盛装打扮,聚集在刀杆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动 。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