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为什么子路总是挨圣人的骂?
我们读《论语》 时会发现,子路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孔门弟子。有数据表明,子路出现了四十二次,是颜回的两倍。可颜回总是受表扬,子路总是挨批评,甚至是无情的打击。我们不禁要问,孔子周游列国,子路舍家弃业,誓死追随,后来又受到孔子的举荐和重用,为什么非但得不到孔子的表扬,反而总是挨批评呢?如果说孔子不喜欢子路,为什么子路又在《论语》中频频出现,而且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呢?子路向来以好战勇武自诩,极想得到老师的赞美。有一次他问孔子:“您哪一天要是率领三军去打仗,会带谁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去打老虎,光脚就要过大河,死了也甘心情愿,我不赞成这样的鲁莽行为。我会选择遇到事情时谨慎周密能够干成事业的人。”孔子委婉地提醒子路,冒昧粗疏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审时度势,运用智谋,方可成就大事。由于子路气质刚勇,所以连鼓瑟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太和谐,有杀伐之声。孔子又一次批评子路,其他弟子见状就不太敬重子路了。孔子知道后,就说:“追求学问的三个境界就是"入门、登堂、入室"。子路能够"登堂"已经很不容易,我之所以批评他,是希望他能进入到学问的最深奥阶段—"入室"。”当孔子发现自己的批评给子路带来的不利影响时,及时表扬子路,并为其挽回了面子。可见孔子很注意维护子路的形象、尊重子路的人格。又有一天,孔子和几个弟子在一起,有冉有,闵子骞,子贡,还有子路,孔子看看他的学生各具气质,特别高兴:闵子骞恭敬温顺;子路,刚强亢直;冉有、子贡言辞雄辩、滔滔不绝。孔子看到子路突然之间悲从心来,说道:“像子路这样的话,恐怕不会寿终正寝。”对于子路过于刚正、缺乏权变能力,孔子所表现出的担忧,在以后的事件中得到了验证。子路后来到卫国做官,当听说卫国发生政变时,孔子马上想到正在卫国的两个学生,他们都处在现场,但孔子即断言:高柴一定能够活着回来,子路一定死了。事实果然如此:高柴处在乱局中,很危险,却跑出来了;而子路并不在城里,是硬闯进去的,结果战死。孔子听说子路被剁碎了,立即将一种古代称为“醢”的肉酱倒掉,从此再不吃肉酱。可见孔子对于子路之死是多么痛彻心扉。
论语里多次提到子路,子路具体是谁?
中文名称: 子路
又名: 仲由 季路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卒年: 542—480
相关人物: 孔子
生平简介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生于鲁襄公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五年,小孔子9岁,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爽直、粗莽。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子路被剁成肉酱被谁吃了
子路叫仲由,字字路。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性伉直,好勇力,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保镖,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各种劳作维持生计,甚至常吃野菜充饥。子路非常孝顺,从小曾翻山越岭负米养亲。子路喜欢头戴鸡冠帽耍威风,佩带着公猪装饰的宝剑,彰显无敌。孔子曾经骂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为啥要骂这么狠的话呢?这要从子路的性格说起。子路是个“野人”,当然不是神农架野人那种。当时把居住在城外的人,都叫野人,也就是乡下人。子路五大三粗,好勇斗狠,《史记》中说他喜欢戴鸡冠一样的帽子,腰上挂着野猪獠牙的配饰,整天背着一把剑,吊儿郎当,一副古惑仔的样子。不知道有没有纹个身啥的,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一个米老鼠,反正样子很吓人。孔子收了他之后,“恶言不闻于耳”,别人见了他,估计都害怕。除了勇,子路还特别忠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在政事上,很有一套,能力很强。在卫国找了份工作,给孔悝做邑宰。当时,卫国比较乱,老爹在外流亡,儿子在内做国君,逃亡在外的蒯聩是卫出公的老爹,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蒯聩的姐姐,也是孔悝的老母逼着他发动政变,驱逐出公,迎接舅舅蒯聩。很快,孔悝和蒯聩就达成了协议。但这一切,子路都不清楚,只是知道他的雇主被人家劫持了,他只身一人杀回去救主。这时候,子路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虽然很能打,但是毕竟体力不行了。最后,他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了了,就对蒯聩的人说,你们先等等,孔老师告诉我“君子死,冠不免”,我也不抵抗了,让我正正帽子。最终,他被砍为肉酱,史称“结缨遇难”。当孔子听说卫国发生政变的时候,孔子就感慨,子路恐怕活不成了,他太了解这位徒弟了。过了几天,死讯传来,孔子哭诉“天祝予”,意为老天你这是要我命啊。他问子路是怎么死的,来人告诉他“醢矣”,也就是被剁成了肉酱,孔子干紧叫人把家里的肉酱全部倒掉,此后,再也没有吃过肉酱。在某种意义上,子路之于孔子,有点类似李逵之于宋江,绝对的忠诚,子路之死对于孔子打击巨大,一年之后,73岁的孔子也驾鹤西去了。
子路被剁成肉酱被谁吃了?
子路被剁成肉酱没有被吃。子路曾经在卫国找了一份工作,担任大夫孔悝的邑宰。然而不幸的是,性格执拗,忠心不二的子路竟然因为上司,搭进了自己的生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长得非常漂亮,然而却生活放荡,和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却对此事不闻不问。卫灵公的长子蒯聩却看不下去了,他派人刺杀南子,事情失败后,被迫逃亡晋国。卫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辄继承了王位,是为卫出公。蒯聩在外面呆了几年后,便萌生了自己做王的想法。他和身在卫国的姐姐密谋推翻儿子的王位。当卫国大夫孔悝得知后,并不同意赶走卫出公。蒯聩的姐姐就派人潜入孔悝的家里,绑架了孔悝,以此作为要挟,让孔悝帮忙夺王位。子路得知上司孔悝被绑架后,他义愤填膺,打算营救自己的上司。要知道此时的子路已经63岁高龄了,他依旧慷慨激昂,非要找蒯聩讨个说法,恢复孔悝的人身自由。蒯聩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派出几名杀手,准备教训子路一顿。年迈的子路哪里是身强力壮的刺客们的对手,很快便被打的奄奄一息,头上的帽子也掉在了地上。子路依旧不投降,不求饶,他抱着必死的决心,说了一句话:“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可以死,但是绝对不能不戴帽子,说完,戴上自己的帽子,然后又同刺客们搏斗,结果可想而知,子路被活活打死了。他死后,又被刺客们剁成了肉酱。说实话,作为一般人,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拼上一条老命,可子路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自己坚信的道义,豁出去了。子路死后,孔子备受打击,他悲痛欲绝,抑郁寡欢,1年后,孔子也驾鹤西去,享年73岁。扩展资料: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