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缺芯可能面临停产,释放了哪些信号?
南北大众在中国或许将停产的消息让人吃惊。面对这样的消息,大众在中国地区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虽然大众目前在芯片上有紧缺的情况,但是不会影响到给客户交车。对于这样的一番说明,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大众会出现芯片紧缺的情况,作为在中国地区发展了很长时间的企业,因为芯片紧缺而面临停产危机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虽然说芯片断供这种事情有发生的肯能性,但此次大众的芯片断供事件或许反映出了其中更加深层的问题,在汽车生产的生产链上,供应零件的缺失预示着生产零件的供应端将升价的可能性极高。目前大众的芯片紧缺问题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虽然芯片供应方有升价的可能性,但是芯片断供的问题原因或许是疫情。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全球受此波及的企业数不胜数,涉及领域也极大。目前国内的情况比较好,恢复了正常的运作,但是国外很多地区依旧收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效率因此变慢。而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量较大,这也让很多产品在供应上没有办法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就如此次的大众,电子芯片的断供,芯片升价只是一个猜测,个人觉得供应商芯片断供与疫情的影响关系较大。根据媒体报道这次的特殊元件芯片的紧缺,主要是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而最缺少的芯片是传燃油车上需要的功能芯片。国内因为恢复状况很好,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全球其他国家经济状况都不怎么乐观的状况下,国内的需求量就显得更加大,对于经济领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但是生产商由于疫情影响而降低的生产效率明显就不能满足需求。这也是大众芯片紧缺最主要的因素。
“缺芯”致南北大众停产?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前言:2020年的疫情只是让车市变的冷淡就罢了,对于一些依靠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来说,同样影响巨大。这不,近日车圈便传言,中国车市常青树南北大众因为“缺芯”要停产了?对此,网上议论纷纷,车界一片热闹,而南北大众也早已经出来辟谣。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如果真的“缺芯”,对终端销售价格影响大吗?对于“缺芯”一事,最早是因为有自媒体爆料称受芯片短缺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也从本月初进入停产状态。随后,大众(中国)公关负责人徐颖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称,虽然芯片供应受到影响,但情况并没有传闻中严重,目前的交付没有受到影响。从央视的采访来看,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言语之间也透漏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目前交付没有受到影响,那以后的交付会受到影响吗?最令小编担心的则是,随着芯片短缺而来的还有芯片价格的上涨,比如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瑞萨均已宣布提高所有芯片产品的售价。而这,是否会影响到终端的销售价格呢?带着以上种种疑问,小编进行了一次暗访,看看终端市场对于“缺芯”一事的反应。一汽-大众:订单排产,未来或“有可能涨价”先来看看一汽-大众4S店情况。就热销的第八代高尔夫而言,销售人员称,新车现在没有任何价格优惠,如果是置换,可以给到2000元的优惠。在谈及库存情况时,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该店只剩一台官方指导价为14.98万元的1.4T PRO版本白色现车,想要其他颜色和配置可以预定,至少要等20天。由此不难看出,一汽-大众4S店的销售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对于因芯片短缺而导致停产的传闻,一汽-大众的销售顾问表示,我们现在下订单厂里还能生产,说明厂家那边有准备,肯定没停产。不过,对方言辞中不排除对芯片短缺的担忧,芯片这个东西不好说,对一辆车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芯片涨价,明年车价可能也要涨。看来,对于一汽-大众来说,今年终端售价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至于明年,还得看芯片的供应情况。如果还是一味地短缺,或真得会迎来价格的上涨。上汽大众:畅销车型库存不多,涨价不确定接下来,咱们再看看上汽大众4S店的库存和销售情况。不得不说,相比其他品牌4S店冷冷清清的样子,南北大众的4S店都是热闹非凡,人气超好。此前,上汽大众曾回应称由于芯片产业供应短缺,个别车型的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最热销的朗逸。对此,销售人员称,目前该店卖得最好的是自动舒适型,这个配置的朗逸只有白色现车,其他颜色要预定,等待时间半个月到1个月不等。至于芯片短缺对新车供需的影响,销售人员则持保守态度,可能订车的周期会长一些,但价格不太会涨。从店内促销政策来看,朗逸新车优惠幅度较大,可提供2-3.5万元的价格优惠。随后,对于中级王者帕萨特的售价是否会跟随芯片一起涨价,销售人员同样表示,没接到通知,不确定。如此看来,上汽大众的终端销售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并未受到“缺芯”一事的影响。尚未波及终端,未来仍不明朗除南北大众外,又到店了解了一汽-大众奥迪以及东风雪铁龙在销售终端对芯片短缺一事的反应。两品牌的终端市场同样并未因“缺芯”事件受到影响。奥迪展厅内的销售人员甚至表示,A6L和A4L等热销车型的现车较少是因为年底货源变少了,和芯片短缺没有关系。而在车价优惠方面,奥迪仍保持着一贯的“以价换量”风格。事实上,此次探店的结果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的判断是一致的。他在一段采访中表示,此次媒体集中报道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并没有部分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了芯片供需矛盾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显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战疫尚未结束的大背景下,随着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快速增加,芯片供需已经出现失衡。根据大众汽车的芯片产品主要供应商大陆集团Continental预测,这种芯片供应短缺的严峻形势将一直持续到2021年。届时是否会加剧对终端市场的影响?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写于后面:通过此次探店我们发现,线上媒体对“缺芯”的恐慌并未影响到线下汽车消费市场的秩序。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芯片一事看起来影响很大,也或许真得会带动售价上涨。但是,对于有意购车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应该理性应对。毕竟,一切都还是未知,莫不要因为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盲目入手。换言之,就算芯片价格上涨,对于一款车而言,成本增加的比例也非常有限,因此,更无需恐慌。对于买车这件事儿,一切随心即可!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成立,2022年国产电动smart
连续3年蝉联中国汽车品牌第一,吉利近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品牌眼光也早已从中国投向了全球。这不,新年才刚刚开始,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就官宣,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命名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消息一出,网友的关心的留言还真不少,什么“过年买台奔驰,就图个吉利”,“国产smart不是梦”,还有“询问智马达、马自达是什么关系的“,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而说回吉利smart本身,早从2019年2月,吉利收购了戴姆勒9.7%股份,并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后,吉利与奔驰smart的关系就变得相当暧昧。尽管当时传言更多的是北汽国产smart项目,但耐不住吉利有钱啊,去年3月,吉利再次收购奔驰smart的50%股权,同时双方签订了关于Smart的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关于smart品牌未来的更多信息也被确定,其中就包括全新合资公司“智马达”的全球总部设立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并将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同时,smart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此外,新车会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0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而根据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mart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有有着不错的形象和独特魅力,但品牌自2000年被戴姆勒集团全面控股以来,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此奔驰一直在考虑smart品牌去留问题。对于smart品牌来说,吉利的加入不失为一个让其翻身的好机会,毕竟有着沃尔沃的成功经验在前,至少在中国市场国产smart的前景就相当广阔。最后,在一线豪华品牌与国内车企合资这条路上,“智马达汽车”也不孤单,更早一点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速汽车”,同样生产电动化Mini车型,二者说是针尖对麦芒,也让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待和挑战带来变革和期待。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奔驰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smart,要销往全球?
近日,奔驰和吉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电动smart,奔驰主要负责设计,吉利则主要负责研发,双方各出资27亿元,将共同致力于把smart 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会让人想起前几年,奔驰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腾势,推出的首款车型上市后销量惨淡,双方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都为腾势注入了巨额资金,也没有挽回颓势。直到2019年的广州车展,腾势第二款车型腾势X上市,综合产品力相比首款车型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并将会在奔驰4S店进行销售,才让我们看到了腾势汽车的前景,但究竟销量表现如何,现在还不能轻易下结论。出乎意料的是,奔驰又急匆匆的跟吉利展开了深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同时,未来电动smart不仅会在国内市场销售,还会出口到海外市场。此举意欲何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舍不得smart这个品牌,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已经亏损了约40亿欧元,因为可以帮助其它车型降低平均油耗,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当下奔驰的电动化进程并不算快,电动smart刚好可以做好一个排头兵的角色,所以奔驰火速就跟吉利展开了合作,在国内生产,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成熟的配套设施,更快的解决研发和产能问题,对于这个,相信埃隆马斯克是深有体会。同时,宝马和长城汽车成立光束汽车,生产电动MINI的消息,也给了奔驰巨大的压力,可以说又是奔驰吉利合作的助推剂。当然,吉利汽车也有自己的打算,毕竟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云波诡谲,长城汽车又在身后步步紧逼,稍不留神就会丢掉中国品牌销量冠军的宝座。为了防范于未然,肯定要早做打算。同时长城和宝马,奔驰和吉利,也是新时代下中国品牌和国外老牌车企合作的新方式,未来各自会如何发展,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