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其心理发展是正常与健康的。但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心理调节能力发展的限制,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社会等现象,不会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带来紧张、焦躁与烦恼等不正常情绪。因此,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以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一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今时代的孩子的学习和工作比几十年前的孩子要紧张得多,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许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它反映了能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 许多家长过于追求分数,怕孩子考不好,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给孩子布置许多家庭作业;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除了学习任务外,不顾孩子兴趣与否,硬叫孩子去学美术、书法、器乐等,对孩子寄予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有的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分数。冗长而又艰巨的竞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不堪。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成绩总上不去,有些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总比不上别人,认为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差生,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喜欢独处,不爱与人沟通,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做什么事都鼓不起劲儿,因此也导致对学习消极对待。在我班里有个小女孩,她做事的动作特别慢,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家长由于缺乏耐心,由其自由发展,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下降。我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不能不理小孩,告诉家长孩子不是智力有问题,只是动作慢了点,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她改掉坏习惯。然后我跟学生说:“你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跟她说了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她对自己有信心。经过家长和她的努力,她现在基本上能在学校完成作业,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成绩保持良好。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使学生热爱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人际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对着是大人,大人习惯迁就小孩子,因此往往把孩子迁就成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例如,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学生之间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打闹,问起原来时其实很小事,经了解发现,班里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了被长辈们迁就,形成了一种“惟我独尊”的态度,一进入学校过集体生活时就不适应了。为了要改掉学生这种坏行为,我多次在班会课上为他们讲道理,进行了几次集体活动,例如集体合作清洁卫生,集体合作画画等,也利用家长会,教育家长们在家里注意不要让孩子们过于任性和霸道。一学期下来,学生们有了很大转变,同学之间互相打闹的情况减少了很多。例如,当一位同学身体不舒服时,其他同学会关心、照顾他;当发现课室里有垃圾时,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座位上,也会主动去打扫等等。 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驾御,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不同的时代赋予人才不同的内涵。如果说,古代社会看重的是人的体力,近代社会所看重的是人的技能,那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将越来越看重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信息化、市场化的更加复杂的未来社会里,是否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独创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品质,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情感,将是人才的重要内涵之一。如今,在美国的著名企业里,选拔人才不仅看专业水平,而且要进行专项心理测试。在国内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亦十分看重人才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品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
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
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
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都有哪些?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学习问题。适者生存,不适者就淘汰,这是自然规律。但很多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重而出现心理问题;2、逃学和厌学。现在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儿童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加重,部分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招老师或同学喜欢,再加上学习成绩差,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3、意志障碍。大部分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承受不起外界的打击,这主要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4、依赖心理。现在很多小学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由家人或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此类小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对环境和家人很是依赖,而且会有自责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