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别称 年龄的别称是什么
1、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2、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3、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4、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5、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6、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7、花甲是六十岁。
8、古稀是七十岁。
9、耄耋指八十岁。
10、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11、期颐指一百岁。
古代对年岁有哪些别称?
1. 不满周岁——襁褓;2. 2~3岁——孩提; 3. 女孩7岁——髫年;4. 男孩8岁——龆年; 5. 幼年泛称——总角; 6.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7. 13~15岁——舞勺之年; 8. 15~20岁——舞象之年; 9. 12岁(女)——金钗之年;10. 13岁(女)——豆蔻年华;11. 15岁(女)——及笄之年; 12. 15岁(男)——志学之年;13.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4. 20岁(女)——桃李年华; 15. 20岁(男)——弱冠;16. 24岁(女)花信年华; 17.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18. 至30岁(女)——半老徐娘;19. 30岁(男)——而立之年; 20.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21.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22.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23.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24.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25. 80~90岁——耄耋之年; 26. 90岁——鲐背之年; 27.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代年岁的别称:1.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3.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4.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5.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年岁是什么意思
年岁意思:(1)年纪。(2)年代。年岁,时间术语。在现代“年”和“岁”是同义词,但在习惯用法上有些差别。我国古代历法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时间长度,称为“一岁”。“岁”是指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的时间(现代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一周时间确定),即为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而古时”年“是指现代中农历年的概念,为朔数。典籍记载:《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代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贾公彦疏: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孙诒让正义:朔数者,谓自今年正月朔数至后年正月朔,月会日於十二次一周,是为一年十二月之数。朔是属月相范畴,指新月,即每个农历月的初一,而不是指公历(阳历)的每月1日。朔数为农历的正月初一到下一年的正月初一。
年和岁的区别
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年岁,时间术语,在现代年和岁是同义词,但在习惯用法上有些差别,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时间长度,称为一岁,从农历中上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谓之一年。岁是指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的时间,现代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一周时间确定,即为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而古时年是指现代中农历年的概念,为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贾公彦疏: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岁在古代的解释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纪元星名。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岁时的雏形,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古籍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年龄段?
根据新年龄分段,人的一生分为六个年龄段:1、0(初生)-6岁为婴幼儿;2、7-12岁为少儿;3、13-17岁为青少年;4、18-45岁为青年;5、46-69岁为中年;6、>69岁为老年。扩展资料:传统划分: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人生各个年龄段有多少岁?
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称呼:一、年龄段为童年: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二、年龄段为少年: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三、年龄段为中年: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四、年龄段为老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五、百岁以上: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扩展资料中国在习惯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这种计算方法较为实用。周岁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按虚岁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日,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它是人口统计中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