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陷谷穴

时间:2024-08-25 22:45:51 编辑:莆仙君

人体脚底三趾和四趾之间是什么穴位?足

详解脚底穴位图  涌泉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大敦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行间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太白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太溪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里内庭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右脚第三个脚趾和第四脚门趾的中间是什么穴位

八风穴位。八风穴属经外奇穴,按摩上八风穴的作用与好处:袪风通络,主治头痛、牙痛、足跗肿痛、疟疾、风湿病等。八风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足背5个脚趾间的交叉处,共8个穴位。八风穴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下肢麻木。扩展资料在《黄帝内经》里它应该叫做“气穴”、“气府”,也叫“骨空”、“结会”。现在的教科书中一般把它称为“腧穴”,其中“腧”是运输的意思,它跟运输的“输”是相通的,这是一个通假字,因为加上肉月旁,代表是人体上的。“穴”本身有空间的概念。“气穴”、“气府”是指气所居住的一个空间。以前有“穴居”这个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穴的含义,在《易经》里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的记载。所以“穴”古时是指居住的房屋。另外墓穴、洞穴也有空间的概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风穴

陷谷穴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1、陷谷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在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主治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足背肿痛,肠鸣,腹痛。操作方法为直刺或斜刺0.3~0.5寸。

  2、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3、作用: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

  4、功效:输送胃经气血,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


陷谷穴的位置归属及作用?

陷谷穴的位置
陷谷穴位于足背部,二、三跖骨间,第二跖骨近端指趾关节边缘处,陷谷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各种脾胃、肠腹疾患,如腹痛、腹胀、胃痛、两胁胀满、心下痞满、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应用陷谷穴来进行治疗。
陷谷穴的作用
陷谷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它具有健脾利水、调和肠胃的功效。
1.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2.足背肿痛:
3.肠鸣腹痛。现代常用于治疗水液输布失常、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配列缺治疗面目浮肿:配内庭、太冲主治足跗肿。
穴位配伍 陷谷配列缺、阴陵泉,治面目水肿。 陷谷配温溜、漏谷、复溜、阳纲,治肠鸣而痛。 陷谷配列缺,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治面目臃肿。 陷谷配内庭、太冲,有清热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