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墓在70年间迁移了多少次?哪一次最让人印象深刻?
1907年7月13日,辛亥女杰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2岁。她的生前好友吕碧城、吴芝瑛设法将她的遗体偷出掩埋在绍兴府城卧龙山西北麓。原本以为秋瑾可以在此安息,但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秋瑾墓会经历令人痛心的10次大迁移,特别是第9次迁移最为令人痛心。始葬:1907年7月15日,葬在绍兴府城卧龙山西北麓的乱坟岗。首迁:1907年10月,秋瑾的家人将其迁往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二迁:1908年2月,按照秋瑾生前的意愿,其家人和好友将其迁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三迁:1908年12月1日,因御史常徵“告发”,被迫迁葬回绍兴城外严家潭。四迁:1909年秋,远迁湖南湘潭昭山,与王子芳(秋瑾丈夫)合葬。五迁:1912年夏,辛亥革命成功后,湖南同盟会迁葬湖南长沙岳麓山,并建立烈士陵园。六迁:1913年秋,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还葬在杭州西湖西泠桥西侧原葬处。七迁:1964年,迁葬杭州西湖鸡笼山。八迁:1964年,杭州西湖上掀起了一场“清理西湖风景区坟墓碑塔运动”。在1964年12月2日的晚上,拆迁队偷偷地平毁了孤山、西泠桥一带的坟墓30座,碑、亭、石像、牌坊13座,秋瑾墓上的小碑亭也没有幸免。九迁:1966年,一个特殊的年代,秋瑾墓也没能幸免,被狂热的人们拆除,遗骸再葬于杭州鸡笼山。据亲历者回忆:秋瑾墓碑挖开后,棺木已经腐烂崩塌,秋瑾烈士的遗骨仰躺着,骨架是完整的,头上的发髻依然完好,发后还有一枚玉簪。衣着已经腐烂不堪,脚跟处留着两块皮鞋的后跟,骸骨旁有一柄短剑。后来,秋瑾的遗骨被一块一块拾拣起来,放进了一只事先准备的高约两尺的陶瓷罐内。然后,人们将秋瑾骸骨葬在了鸡笼山马坡岭的泥土中,却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当时在场的一位杭州园林局技术员就近找了一棵小柏树,不动声色地种在上面,以便作为将来辨认的标记。十迁: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经中央相关领导指示,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秋瑾烈士墓。经过一番寻找,秋瑾的遗骨终于在人烟稀少的鸡笼山寻获。后来,遗骨送往北京鉴定,确实是秋瑾的遗骨无疑。随后,当时政府成立专门小组,为秋瑾重建墓园。墓地仍选择筑在西泠桥畔原址上,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高1.7米,正面嵌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石刻,背面为徐自华、吴芝瑛题书《鉴湖女侠秋瑾墓表》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秋瑾墓在70年间迁移了10次,这一次她终于可以安息了。不惜千金耍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迁了几次墓,分别在哪
一迁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在浙江绍兴就义,遗骸暂厝绍兴卧龙山。秋经武告诉记者,在8月风声稍有平息,他的祖父也就是秋瑾长兄秋誉章带人将灵柩迁往严家潭殡舍。
二迁
1907年9月,殡舍主人通知说拒绝为“女匪”秋瑾提供殡舍,秋瑾灵柩又迁往绍兴大校场,上面覆盖草扇以避风雨。
三迁
1908年1月25日,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根据烈士“埋骨西泠”的遗愿,将烈士安葬在青山绿水的西子湖滨,同年2月25日,各界人士400余人来到秋瑾墓前举行公祭。
四迁
1908年10月,清王朝下令平墓。秋瑾灵柩再一次迁回绍兴。
五迁
1909年,即秋瑾墓被平的次年,秋瑾丈夫王廷钧在湖南湘潭病故,秋瑾的灵柩迁往夫家湖南。据秋经武说,秋瑾婆婆拒绝承认秋瑾为王家媳妇,所以夫妇并未合葬。
六迁
1911年,秋瑾之子王源德成年,将母亲灵柩迁往湘潭昭山。
七迁
1912年辛亥革命后,湖南浙江争葬秋瑾,湖南同盟会将秋瑾的灵柩从湘潭昭山移到了长沙岳麓山。
八迁
1913年秋瑾罹难6周年纪念日,烈士的灵柩第二次安葬在西湖西泠桥畔。其间,孙中山来到杭州凭吊秋瑾,他留下了“巾帼英雄”的匾额,并挽之以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九迁
1964年冬,浙江杭州“清理西湖风景区坟墓碑塔运动”,12月2日秋瑾烈士墓上的小碑亭被毁。1965年1月末,作为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最后一座名人坟墓的秋瑾墓被平毁。
十迁
秋经武说,当时周恩来闻讯后极为震惊,下令恢复,在杭州松木场重修简易秋墓,并由当时省长周建人题写新墓碑:秋瑾烈士之墓。
对于这一迁,80多岁的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沈祖安告诉记者,他曾经看到过这一简易秋墓,位置不在松木场,而是在今天杭州香格里拉对面的湖滨,离开原来秋墓只有几十米,存在时间应该在1965年至1966年。
十一迁
1966年7月至8月,秋瑾遗骸被装入一个瓮中迁往杭州鸡笼山。
十二迁
198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70周年,此前,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秋瑾烈士墓。经过一番寻找,烈士的遗骨终于在人烟稀少的鸡笼山寻获,并迁回到西湖边。
据秋经武透露,当时确认秋瑾遗骸时,曾经把烈士遗骸送往北京进行比对;在存放烈士遗骸的瓮中还发现了一个光复会的戒指,以及一双女鞋。
中新社记者近日赴杭州西泠桥畔秋瑾墓瞻仰,墓座正面镶嵌大理石碑石,上刻文字用的是孙中山先生当年所题“巾帼英雄”,上款为“鉴湖女侠千古”,下款“孙文”。墓座背面嵌着当年在西湖边初葬秋瑾时所立的“西泠十字碑”原碑,它见证了秋瑾烈士墓的沧桑历史。
西湖断桥是谁建立的?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今桥 断桥残雪为192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现在的断桥,是一九四一年改建 ,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断桥的闻名还因了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明人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断桥的传说故事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