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询问笔录格式

时间:2024-08-25 04:53:25 编辑:莆仙君

现场调查询问笔录格式是什么?

现场调查询问笔录格式:\x0d\x0a\x0d\x0a1、被调查询问人的自然情况、联系电话、要写清楚;\x0d\x0a2、询问开始要首先说明(顶格写):我们是“********”事故调查组的工作人员,现在就事故的有关问题向你进行调查和询问,你要如实讲,否则要负法律责任,你清楚不?(回答):清楚。是否申请回避?回答不申请回避;\x0d\x0a3、提问用“?”,回答用“:”,提问和回答均独立成自然段。;\x0d\x0a4、询问完成后,要让被询问人自己读一遍询问笔录,有不同意见的补充和改正,在原位置写不下时,在末尾重新写。无误时,让被询问人写上,“以上材料我看过,和我说的一样。”并签名。签名后又有新问题,接着做笔录,并重新签名,或者重新做笔录;\x0d\x0a5、每一页下端的被询问人签字一栏都要签字,“共多少页,第几页”都要写清楚;\x0d\x0a6、按手印。在被询问人的名字处、有勾抹处都要按手印,同时在被询问人此次笔录所有页的右侧按顺序排列好后按手印,要全部覆盖所有页。


询问笔录格式具体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询问笔录格式具体应包含以下内容:询问笔录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一)首部: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组织情况。(二)正文:这部分内容是询问笔录的重点。用问答式记写方式,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进行情况。(三)尾部:询问结束时,记录人员应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对无阅读能力的被询问人,应向其宣读笔录内容。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零五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笔录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两方面来看待:一、刚看完笔录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签字了,这时如果发现有异议的地方是可以提出并请笔录记录人来修改的。二、自己已经审核没有提出异议而签字后已经收缴几日的笔录是不能修改的。在接受询问时,一些当事人存在息事宁人的想法,对提问不加思考草率回答,不注重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懂得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笔录部分内容与实际不符,甚至对自己不利。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第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第八十四条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询问笔录严重吗

法律分析:到检察院做笔录,一般属于是证人,不会被刑事拘留,所以做笔录不严重。询问笔录,又称“询问证人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法律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制作笔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关于讯问笔录的规定

法律分析:询问笔录有统一印制的笔录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标题。为“询问笔录”。二、询问简况。按规定栏目,逐项记载询问时间、地点,询问人、记录人的姓名及其工作单位,被询问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如询问时另有在场人,也应作出记载。三、询问内容。采用问答式,如实记录被询问人所提供的证言。四、核对笔录记载。询问结束后,记录人应将笔录让被询问人过目或向其宣读,如有出入应允许更正,在确认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笔录上写上“以上记录已经我看过(或已向我宣读),没有出入”字样。五、被询问人、询问人、记录人依次签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