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怎么说的?
翻译:鲁人用火烧积泽,天上起了北风,火势朝南边蔓延,唯恐国家被火势波及。哀公鼓励众人参加救火,可是周围都没人,百姓们全部在驱赶野兽,却没人去救火。于是哀公召见孔子问他。孔子说:“驱逐野兽的任务轻快却没有责罚,救火的人辛苦危险却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
哀公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坐牢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宋朝贾似道为丞相时,临安大火,贾似道正在距临安二十里外的葛岭,不断有人到葛岭向贾似道报告临安大火的消息。贾似道说:“等火势蔓延到太庙时再说。”不久,有使者报告说火势蔓延已快至太庙。贾似道乘坐小轿,由四名大力士用椎剑护卫,每行一里多路便更换轿夫,所以一会儿便来到太庙前。
接着,贾似道命所有人员恭敬肃立,说道:“若太庙被焚,就斩殿帅问罪。”不久,大火便在殿帅率众奋勇扑救下熄灭。贾似道虽是奸臣,但他令出必行,行事明快的作风,也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孔子说:
孔子说的是“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
作为人道的根本要求,诚渗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诚实,不讲假话,不欺骗,不作弊,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诺;对国家、对事业、对工作,要忠诚,尽心竭力,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对友情、爱情,也要忠诚,要全心全意,不三心二意,虚情假意.集中到一点,最高的要求是《大学》所说的“诚意”.所谓诚意,是说要能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
论语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平时侍奉父母,发现父母的过错,才刚刚生起,还很细微时,就能立刻察觉,并且劝谏父母改过。假使父母的心志不肯听从劝谏,仍然怡色柔声,对父母依旧敬重,等待适当的时机,再继续劝谏,直到父母改过,否则决不停止放弃。如此忧心劳苦,也不怨恨父母。」 「事父母几谏」,「几」同「机」字,指的是动机,非常的微细。「知机其神乎」,能知道别人所动的念头,是非常神奇、不可思议的。「谏」是「正」的意思,用正道劝谏,使人改正。平时孝养父母,不仅是身体上的奉养,心理道德有了微细的过错,就应立刻劝谏,此时发觉容易改正,不易铸成大错。假使父母早已有了大的过错,更要多方劝谏,免得后悔莫及。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志」指的是父母的心意。「不违」是不停止的意思。劝谏父母时,父母有时并不了解我们的意思,就要深一层去劝谏。假使父母懂得,却不肯听从,此时不可变色,更应柔声下气,保持和悦的颜色,婉转的劝导。在父母尚未改过前,劝谏的誓愿决不停止。 「劳而不怨」,一次又一次的劝谏,甚至遭父母责备打骂,非常的劳苦。而且心中一直担忧著,父母为何不改过?过程非常忧心劳苦,但孝子心中决不怨恨父母。 我觉得答案应该是「解释二」,依「见志不从,又敬不违」的解释,明显是不能拂逆父母,即使父母不从,也不可变色。但「解释一」并没有确切的解释出来,只说了不能违背常理,以长辈的姿态教训父母。 而「劳而不怨」的「劳」字,指的是忧心、焦虑。整句指:父母有过错,劝谏不听,虽然心中忧虑,却不抱怨。
参考: minlun/3pt/3pt-2-5/4-18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下国学大师南怀谨老先生所著的『论语别裁』一书。个人非常推荐喜欢或想要重新了解四书五经的人士读读南老居士的文章,经常有顿悟之感,原来古书可以是这样读的。 原文撷取如下: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