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歌词表达什么意思?
《夜曲》歌词里有一个爱人离去的故事。开头一段的几个钢琴音符便带着伤感,Rap一段随着钢琴声逐渐显现。进入副歌后,周杰伦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低唱,优美的旋律加上伤感的气氛。《夜曲》由吉他声及简单节奏作开场,引导人们走进心碎的场景。歌曲描述了主角为怀念逝去的恋人,仍然选择用弹奏肖邦夜曲的方式,纪念爱情那带着痛彻意味,着实让人感受到一丝凄美的气氛。《夜曲》沿袭了周杰伦的Rap风格,初听只会感觉这是一如既往的周氏情歌,继续旋律为主,继续吐字不清。细心听,里面简单的钢琴声和复古的旋律确实可以撩拨人心,歌词准确地表达出那种说不出的痛,值得反复品味。歌曲受到了许多歌迷的称赞,他们普遍表示这首歌旋律并不复杂,但表达出的意境十分唯美。《夜曲》创作背景:2004年12月周杰伦在美国结束演唱会后,前往纽约郊区的墓地为《夜曲》取景。没想到前一晚美国刮起大风雪,工作人员深怕沿途会被积雪困住,周杰伦却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前往。还好出发时天气转好,但一行人还是花了5个小时才到达拍摄地点,还得在零下6度扮演思念死去女友的深情男子,拚了命也要达到完美效果。因剧情需要,周杰伦必须在墓碑前下跪,但这块墓碑是道具,以免周董一不小心,带了个“洋妞”回来。
《夜曲》歌词表达什么意思?
《夜曲》歌词里表达一个爱人离去的故事。开头一段的几个钢琴音符便带着伤感,Rap一段随着钢琴声逐渐显现。进入副歌后,周杰伦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低唱,优美的旋律加上伤感的气氛。《夜曲》由吉他声及简单节奏作开场,引导人们走进心碎的场景。歌曲描述了主角为怀念逝去的恋人,仍然选择用弹奏肖邦夜曲的方式,纪念爱情那带着痛彻意味,着实让人感受到一丝凄美的气氛。《夜曲》MV的故事也是周杰伦自己构思的,MV中将为失去的女主角弹奏她生前最爱的肖邦的《夜曲》。MV的导演是邝盛,他对周杰伦在MV中的表演表示肯定。而周杰伦本人则表示:“这首歌用死亡来表现歌曲的张力。”《夜曲》的棚内部分是在台湾完成的,为了保持一致拍摄时将当时的服装全部找出来让周杰伦穿上,还在拍摄现场搭起了类似纽约民居的场景,拍摄时回忆及一年前的情景,不禁开玩笑感叹自己走进了时光隧道。
肖邦的夜曲一共有多少首?名字分别是什么呢?
分类: 音乐
问题描述:
肖邦的夜曲一共有多少首?名字分别是什么呢?谢谢!
解析:
肖邦的夜曲共有21首:
1.OP.9.1,OP.9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出版于1833年,作于1832年,献给玛丽·普勒耶夫人,模仿自费尔德。这首第一号,降B小调,甚缓板,3段体,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调。尼尔斯评介:“充满了梦中饱满的甜蜜欢乐,那是把黄昏,夜的寂静,以及这产生的一切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2.降E大调,OP.9.2,作于1830—1831年,回旋曲式,行板在左手伴奏下,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华彩咏唱。哈聂卡认为,此曲应以“纯粹的触键。”
--------------------------------------------------------------------------------
3.B大调,OP.9.3,作于1830—1831年,稍快板,3段体。第一段优雅而带几分媚态;第二段转为B小调,激烈的戏剧性情绪,有进行曲风格旋律;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后有优美的尾声。尼克斯评介,“典型的沙龙音乐,没有爱怜,在情绪上却充满馨香。”
--------------------------------------------------------------------------------
4.F大调,OP.15.1,OP.15.1的3首作于1830—1831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费迪南·希勒。这首第四号,如歌的行板,3段体。第一段为清朗、典雅的行板,16分音符三连音构成的装饰非常醒目,中段进入有魄力、近似暴风雨的 *** 部分。
--------------------------------------------------------------------------------
5.升F大调,OP.15.2, 甚缓板,3段体。第一段装饰成如歌的华彩,其中孕含丰富的情绪。中段加倍速度,其中五连音音型以半音量的柔声开始,很具特色。这是非常美的一首,尼克斯评介:“外界的温暖及光渗透到心里,装饰的华彩音像蜘蛛丝似地飘然在我们周围舞蹈。第一段为甜蜜的回忆,中段为不安的情绪,但太阳并不失去其温暖,反而稳住了沉着的情绪,像是夏日遥远的天空那一道彩雾慢慢地消失。”
--------------------------------------------------------------------------------
6.G小调,OP.15.3,肖邦在此曲草稿上注明:“在《哈姆莱特》上演之后”。缓板,二段体,第一主题有痛心疾首意味,似乎 *** ,悲叹中的反抗发展到顶点才平静下来,优美的转调后出现幽静的钟声及安慰与希望的第二主题。
--------------------------------------------------------------------------------
7.升C小调,OP.27.1、OP.27两首作于1835年,出版于1836年,呈献给达波尼伯爵夫人。这首第七号甚缓板,3段体。第一段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经种种转调后,情绪越来越不安;中段速度转快,出现悲痛的第二主题,它化解为明朗后再复归第一主题。这是肖邦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哈聂卡认为中段有贝多芬的风格,库勒普斯基认为,肖邦此曲的“诗情穿上了厚重的魔术外衣。”
--------------------------------------------------------------------------------
8.降D大调,OP.27.2,优美而平衡回旋曲式,持续的缓板,两个主题经过3次装饰,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反复。尼克斯评介:“洗练,完整的结构,在优美的感情中含有流畅的忧郁,它扩散开来,其甜美令人失去元气,因其中散发着‘毒素’之故。我们不可吞饮这三度及六度音,如吞饮了,必须以巴赫、贝多芬的解毒剂才能化之。”
--------------------------------------------------------------------------------
9.B大调,OP.32.1,OP.32两首作于1836—1837年,出版于1837年,呈献给德·毕林男爵夫人。这首第九号自始至终为行板。库勒普斯基解说:“此曲如莫扎特的咏叹调一样简朴”。而哈聂卡认为,此曲尾声“像是敲击着悲剧的大鼓,像是暴风雨般的宣叙调尾声,与梦幻般的开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
--------------------------------------------------------------------------------
10.降A大调,OP.32.2,缓板,3段体,第二主题出现时,变气氛为暴风雨似的热情;第一主题再现时,受这种热情影响而出现摆动的情绪。
--------------------------------------------------------------------------------
11.G小调,OP.37.1,OP.37的两首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此曲作于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马尧卡岛回国之后,库勒普斯基称此曲为《乡愁》。始终行板,具降E大调圣咏合唱中段的3段体。
--------------------------------------------------------------------------------
12.G大调,OP.37.2,小行板,此曲来自航海途中灵感,低音部不断起伏的伴奏中出现重音,表示船的进行,其间以丰富的和声表现水上的粼光,接着出现舵手之歌,按乔治·桑说法是肖邦自己梦幻中的自言自语。歌声消失,船像是在夜海中飘浮,再传来低声吟唱,摇动的曲趣反复,船渐渐在远处消失,黑暗的水中隐约的舵手之歌。
--------------------------------------------------------------------------------
13.C小调,OP.48.1,OP.48两首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尤其这第一首是所有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OP.48的两首作于1841年,出版于1842年,呈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缓板,3段体。哈聂卡解说:“这是最高贵的夜曲,构思巨大,有短音乐剧的感觉,在双倍速度处,加强了戏剧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脱离了感伤,让我们看到伟大、男性的肖邦。”
--------------------------------------------------------------------------------
14.升F小调,OP.48.2,小行板,3段体,中段为狂想曲。序奏和最初的主题有挽歌的情绪,尼克斯说:“有令人不禁落泪的甜美。”开头主题反复两次后转为甚慢板。肖邦学生回忆,肖邦要求他弹中段时右手要用宣叙调表现,而且“最初两个 *** 要如暴君的命令一般,其余部分以怜悯的感情演奏。”
--------------------------------------------------------------------------------
15.F小调,OP.55.1,作于1840年,出版于1844年,呈献珍妮·史达林克小姐。此曲为行板,3段体,库勒普斯基评说,此曲“悲伤逐渐堆积,成为失望的呼喊,而后又因希望而转为温暖。”库拉克认为:“让人想起一位离开自己所爱家庭、所爱的人们,寂寞悲伤地在旅途的流浪者。”中段为进行曲风格,好像说往前走需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尾声是感恩:“啊,神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
16.降E大调,OP.55.2,即兴风格,3段体,全曲又可分为速度为持续的缓板与船歌两部。
--------------------------------------------------------------------------------
17.B大调,OP.62.1,OP.62的两首是肖邦一生最后作品,作于1849年,出版于1846年,呈献给肯迪利兹小姐,行板,3段体。哈聂卡解说:“这是在月光下飘散着花香的夜曲,带着疾病的、丰富的花香,那依着栅栏上升的音符突然转回主音,具非常的魅力。主旋律非常华丽,雄浑的和声,降A大调处踌躇之定,有很大的魅惑力。”
--------------------------------------------------------------------------------
18.E大调,OP.62.2,缓板,3段体,其中有敌对式的激烈对话,和声极为丰富。
--------------------------------------------------------------------------------
19.E小调,OP.72,作于1827年,1855年出版,实际是肖邦17岁时的作品,行板,简单朴素的形式。
-------------------------------------------------------------------------------
20.升C小调,约作于1830年。
--------------------------------------------------------------------------------
21.C小调,约作于1837年。
被肖邦遗忘的夜曲
推开窗,阳光直射到墙上的壁画上,那是梵高的向日葵。现在像火一样的活了,地上的一层尘土,依晰有几个老鼠的脚印。 不知不觉睡了这么长时间,寒冬已经过了都不知道,如果不是东风吹响了挂在窗边的风铃,我还回一直睡着,我回头看这壁画…… 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只狐,一身白色绒装,惟有眼睛和额头是蓝色的,它们叫我蓝狐。我没有狼的清高和孤傲。我讨厌其他的动物,因为它们每天都安于现状。所以,我一直是孤独的。每个月圆的晚上我都会坐在山顶上,眺望森林的尽头。几年前,一只路过的老山羊告诉我:那里的朝阳很美,有很多充满生机的向日葵。于是,我常常梦到那个地方,我发誓,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我不喜欢嚎叫,并不是我的声音凄凉,相反,却很美,对于狐族来说,我——是一个异类。 我从无数的猎人枪下逃脱,直到被她逼到绝境,没曾想到她明澈的大眼睛后透着一种无情,当她把枪口对准我的时候,我毅然的跳下悬崖……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庆幸的是我没有死,只是额头被划了一道很长的口子,血已经凝固,把我额头蓝色的.皮毛染成了红色。对于我如何死里逃生以及之前的事,我已经完全忘记了,但每个月圆之夜,我依旧坐在山顶上,望着森林的尽头,不知道在等什么,我依旧沉默…… 不知过了多少个春天,森林里来了许多人,我坐在远处看她们,忽然一个女生注意到了我:“看,多漂亮的小狐狸。”旁边的女生看了看我:“几年前,我看到一只额头是蓝色皮毛的,那才漂亮。我本想带他回家,他却失足掉下悬崖了。”“哦,那可真可惜”“是啊,是啊”两人大笑着走开了。 晚上我又来到了山顶上,我开始嚎叫,依旧不凄凉,晚风拂过我的肩膀。我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要在冬天到来之前走出这片森林,我没有回头,也不会忧伤。因为我是一只蓝狐。 永远用我自己的姿态生活。我要找向日葵,一种对生活蓬勃的爱。 一朵云挡住了阳光,也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打开CD。忘记了什么时候放进去的碟片发出了陈旧的声响。是肖邦的《夜曲》,熟悉的旋律,在暖暖的春日里泛着涟漪。他曾经是多么用心的弹这首曲子,手指有力的随着黑白键的交替。桌子上放着当初整理的乐谱。一阵风吹进屋子,刮满一地,一张张安静的躺着,没有抗议,声音也就此戛然而止,又恢复了当初的宁静,一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阳光照进屋子,画上的向日葵开的正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