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会宁会师。实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党中央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长征队伍第一支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会宁会师。实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党中央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长征队伍: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长征
会宁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会宁旅游景点有:1、会宁县博物馆始成立于1990年10月,为副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会宁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东北角,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保卫部、业务部、宣教部、后勤部五个职能部门。2、牛门洞遗址位于会宁县头寨子乡牛门洞村。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片为泥质、夹砂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橙、黄、五彩纹、鱼纹、鸟纹、圆圈纹、漩涡纹,器形有盆、碗、罐等;半山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多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锯齿纹、水波纹、葫芦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马厂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饰粗条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螺旋纹、波折纹、编织纹,器形有瓮、壶、单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3、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原-副主席-题写园名。景园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修建了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突出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主题。4、会宁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中川乡。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会师地。1936年10月23日,为保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第5军等部在会宁大墩梁阻击国民党军进攻,红四方面军第5军副军长罗南辉、93师师长柴洪宇等10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纪念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86年始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杨尚昆题写园名,李先念题写红军烈士纪念堂馆名,刘华清题写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文,其中大墩梁阻击战纪念馆主要陈列展出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和887名红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和遗物等。5、铁木山铁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于县城西北70公里的头寨镇境内,309国道沿山而过,有“旱塬秀峰”之誉。主峰海拔240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顶有天然次生林,状似罩盖,孤峰独秀,景色奇特。自元代开始筑庙塑像,现为方圆百里的佛、道教活动中心,属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会宁旅游景点有哪些
会宁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石祖娘娘庙、会宁县博物馆、大沟烈士陵园、牛门洞遗址、甘沟驿遗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会宁红军烈士陵园、铁木山、史家弆遗址、会宁文庙大成殿等。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古城,它是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地。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坐落在会宁县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于2006年10月18日正式建成开馆,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和现代化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的纪念性展馆。纪念馆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真实再现红军三大主力静宁会宁会师的英雄史诗。1935年9月至10月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先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石祖娘娘山在会宁县太平店镇石娘娘山(亦称蟠龙山)峰顶。远远望去恰似一顶皇冠镶嵌在蟠龙山上。该庙占地390亩,建筑占地30亩,主题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宫”两个大殿和“天坛”、“黄天楼”、“山门”五个部分,另外还包括碑台等附带建筑。整个庙宇寺观依山修建,大殿、黄楼、碑亭、门楼、天桥、圣阁、仙池、石洞,楼台,重重叠叠,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