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如何增选?
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2、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评审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选举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四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撤销院士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2023新增选院士提名清单
2023新增选院士提名清单有:张世富、陈沪东、David Huang等。1、张世富。哥伦比亚大学傅氏工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院长、Morris A. and Alma Schapiro 教授,因对多媒体搜索和检索的贡献而当选。张世富在哥大任教近 30 年,广受师生尊重。他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桥樱,于 1993 年获得博士学位并随即加入哥大。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他聚焦于多媒体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2、陈沪东。陈沪东博士是格子波尔兹曼方法(LBM)的先驱和主要贡献者。他是最早证明 LBM 能够求解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的人之一。此外,他还在推广 LBM 方面做出了许多里程碑式的贡献,其中包括在磁流体力学、多相流、边界条件和高阶格式方面的成果。他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PowerFLOW 核心技术的创立者和负责人,拥有超过 25 年的经验。目前于达索系统 SIMULIA 担任流体方面的首席科学家。3、David Huang。David Huang 教授,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教授,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共同发明人,1991 年在 Science 杂志发表第一篇 OCT 眼科应用论文。开创眼前段 OCT 和 OCT 造影技术,曾获「全美最佳医生」称号、Champalimaud Vision 奖、Jonas Friedenwald 奖、美国眼科学会高级成就奖等荣誉。举消仔以上数据均来源于网易正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