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金钱永不眠

时间:2024-08-17 01:36:53 编辑:莆仙君

《金钱永不眠》读后感500字

《金钱永不眠》读后感

我多次想借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是得到专栏的开讲人,而且此书豆瓣上评分也超过了7分。这次终于借到手,我欣喜若狂。
拿到书一看,作者是留美归国人士,不仅可以把要说的内容讲清楚,而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讲地通俗易懂。一件事情,你自己清楚容易,但是你要讲的别人看书看得非常懂很难很难。特别是很多人还不是对金融非常懂,这就非常考验写作人的水平的时候了。
看了作者关于《那座工厂那座城》的文章后,的确对于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感动万分。换成现在的我们,绝对不愿意这样做。同时,后来的国企下岗潮,很多老一辈人丢掉了不仅是饭碗,还有对自己的自信。他们四十重新开始,很多人不适应新的生活而陷入了贫困。人的确要居安思危。任何时候,尤其是好日子的时候,都要瞪大眼睛看社会变迁,都要时时刻刻有危机感,要不停地学习成长,要有一身能耐。对过去,坚决抛弃;对未来,不给任何被抛弃的机会。
最近中美的贸易战,中国股市下跌了27%,全国各地的P2P爆雷,这些事情让多少人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基本上所有的P2P项目,本质上都是庞氏骗局。1919年,意大利人查尔斯-庞茨,在美国波士顿卖一种产品,用后面投资者的钱给前面投资者回报。将近100年后,在现在的中国全面爆发。自己是绝对不相信这种项目,因为看书多,书上说了很多这种例子。同时自己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回报率是8%,企业要赚12%才勉强保本,15%左右才可能有利润。什么企业可以付得起这样的回报率?这不是骗人是什么?有哪个老板辛辛苦苦工作只为了支付你们的回报率?脑袋被驴踢了我也不信。任何人都是利己的,更何况与你非亲非故。再加上,中国很多企业赚钱是没有底线的,你怎么知道他们的项目是真的还是假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三聚氰胺事件和不久之前的假疫苗事件了。
作者也提到了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会非常繁荣,这一点我也坚信不疑。中国估计会和美国80年代的时候一样,一个资本的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如果想要更加了解未来中国经济可能的走向,更加应该去看看美国80年代至今的经济史,这样对于自己未来的判断和家庭的走向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决断。
作者的文笔不错,内容更加不错。收获颇多!


金钱永不眠 读书笔记

曾不时听到“金钱永不眠”这句话,曾经陆金所也以这句话做为Slogan。 一直很好奇这句话的出处,直到在"得到" APP上订阅了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才知道这句话出自香帅的大作: 在 香帅的得到的课上收获颇多,可是收获越多,也越贪心。便在Kindle上购买了此书,并一发不可收拾的读完了,在此做粗浅笔记,方便自己回顾,也希望能够给想读这本书的朋友们一些帮助。 作者笔名“香帅无花”,初看以为是像楚留香般的倜傥公子,却发现是一才女,海归,现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任教,任副教授。 PS: 后又发现居然是我们“武大”的师姐 :) 香帅自画像如下: 书入其人,香帅用极其强悍的内功,以武侠的笔法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羞涩难懂得金融理论,描绘了资本市场的兴衰起伏。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所以,如果你也对金融感兴趣,像找一能读得懂的、有趣的并且有鲜明观点、可以细细品味,反复咀嚼的书,那么这本书一定适合你。 阅读本书收获颇多,这里只列几点感触异常深刻的。 香帅在这个篇章做了个大胆而有趣的假设,如果“马爸爸” 穿越到古代,会怎么样呢? 想来想去,除了春秋战国,还真是别无选择。 现代金融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形成?跟中国历代“抑制商业”有重大关系。 在这篇中,香帅描述了从1990年的上交所和深交所试点,到2015年的股灾,包括了“327”,“519”,“四万亿”,“去杠杆”等。 书中提到, A股市场的波动,答题氛围两个阶段:1997年之前(上证A股股指)波动率大约是1997年之后的5倍以上。大起大落是蛮荒丛林的金融市场的标志。 对比今天的币圈,又何等相似,现在的币圈类似于97年之前的证券,野蛮生长,鱼龙混杂,龙蛇共舞。 本书应该是写于2016年,距2015年股灾刚好一年,所以是周年祭。 一个有意思的冷知识:各位韭菜们,知道“韭菜”的由来吗? 原来出自《诗经 - 豳(bīn )风 - 七月》的“献羔祭韭”,韭菜 生生不熄,割了又长,长了又割。 这篇中,香帅讲了资产证券化的前世今生,讲了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背后的金融原理。 资产证券化,通俗的说,就是将一组(个) 流动性较差但预计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割和重组,从而将资产的预期现金流转化为流动性和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的本质,是将 小微贷款打成包(资产池),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做成证券,买个了投资者。 NeoHan 写于2018/01/30

  • 上一篇:何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