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丫头是什么鱼
黄丫头是黄颡的俗称。
黄颡: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至143毫米,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至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黄颡鱼外形具有鲿科鱼类的典型特征,体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中等大,宽圆,头骨粗糙,枕骨脊裸露,吻钝圆,口裂大,上下颌及腭骨上具绒毛状细齿,触须长、短各两对,体无鳞,表面有粘液,背鳍短,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
黄丫头是什么鱼
黄丫头是黄颡鱼。黄颡鱼,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黄颡鱼的别称很多,有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戈牙等,由于外表呈姜黄色,江西大部分地区称它为“黄丫头”。黄颡鱼一般个体重200~300克,重的可达450克左右,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生长在湖泊、水库、江河、池塘、鱼塘、小溪和河湖港汊之中,资源极其丰富。黄颡鱼的种类颇多,常见种还有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黄颡鱼类的背鳍刺和胸鳍刺均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类中毒性较强的鱼类之一。钓黄颡鱼的技巧黄颡鱼是广温性鱼类,最适生存水温22~28℃,摄食临界温度11~32℃,白天常潜伏水底或石缝、土洞中,到了夜间才活动、觅食,从季节上看钓黄颡鱼的最佳时间是夏季和秋季,从一天来看钓黄颡鱼的最佳时间是晚上,另外大暴雨涨水后也适合钓黄颡鱼。黄颡鱼是底栖性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栖息在静水或缓流且多腐殖质和淤泥的浅水区,钓黄颡鱼首选钓位是水底有乱石堆和水草的浅水区,岸边有岩缝、水中有倒伏大树或大树根须、进水口河坎底部等处也是钓黄颡鱼的理想位置。黄颡鱼是杂食偏肉食性鱼类,钓黄颡鱼可打窝,亦可不打窝,若长时间作钓建议还是打好窝子,常用的窝料是禽畜内脏和下脚料,亦可用蚯蚓、泥鳅、河蚌肉等打窝,打窝时可将窝料装入纱袋中,让黄颡鱼只能闻到味道却吃不到,这样可长时间诱鱼和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