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倒塌真实原因
雷峰塔倒塌真实原因是因为在西湖附近的乡民间有传说,谁能抬回雷峰塔的塔砖,谁家养蚕收茧就定获丰收,正是因为这一传说,百姓们都竞相到雷峰塔下拆取塔砖,长此以往,雷峰塔底部基石薄弱承受不了塔身的重量,遂倒塌了。
雷峰塔又名黄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当年雷峰塔突然倒塌,在塔底发现了什么?
在杭州西湖南岸的附近,千年来一直伫立着一座带给了人们无限传说的高塔,这座塔就是大名鼎鼎的雷锋塔。雷峰塔最早的时候是由吴越国的国王钱俶修建,因为钱俶极度信奉佛教,所以在他修建这座塔的过程中,他就赋予了这座塔很多佛教上的意义、元素。不过钱俶的运气并不是很好,在他修建雷峰塔不到一年,他就由于在朝见北宋皇帝的过程中被扣押而无奈了放弃自己国王的地位、向北宋皇帝献上了自己的吴越国国土。雷峰塔的名称变化在钱俶投奔了北宋之后,北宋皇帝为了安抚他,就把他死去的一名夫人册封为了皇妃。那一年,正好是雷峰塔修建完成的年份,因此在巧合之下,雷峰塔最初就拥有了皇妃塔的名号。而在时间的推移下,由于人们口口相述的错误,皇妃塔就被叫成了黄妃塔,在这种说法之中,人们还以为这座塔是吴越国国王为了纪念一个姓黄的妃子修建的。要不是后来人们凭借考古挖掘雷峰塔获得到了一些资料,可能这些误会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在北宋结束、南宋都城迁移到杭州之后,这座塔的名称再度发生了改变。这时候,人们以雷峰塔所在的山名命名雷峰塔,这才使得雷峰塔拥有了一直流传到现如今的名称。雷峰塔的倒塌在北宋、南宋期间,雷峰塔虽然偶尔遭受到破坏,但是在官府的精心维护、保养下,雷峰塔是一直保持得金碧辉煌、表面鲜明的。而在宋朝灭亡之后,随着官府保护的松懈,雷峰塔慢慢开始破落了起来。直至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时候,在倭寇的劫掠、焚烧下,雷峰塔被烧去了所有浮华的表象,最终只剩下了一派红砖表露的塔身。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雷峰塔一直保留了这种荒蛮的面貌,直到民国时期由于年老失修倒塌为止。雷峰塔倒塌后发现佛经雷峰塔是在1924年的时候轰然倒塌的,那时候正好处于民国初期,而当雷峰塔倒塌的时候,出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白蛇传说已经广为流传,所以在雷峰塔倒塌之后,附近赶来围观的百姓们纷纷激动地欢呼了起来,都在为白娘子的“脱困”感到开心激越。不过在雷峰塔刚开始倒塌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现太多的东西,只在那些倒塌的墙体夹心中找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佛经。从雷峰塔中出土的宝物其他从雷峰塔中出土的东西,其实是一直到2001年的时候才被考古挖掘出来的。雷锋塔在2001年的时候之所以会被考古挖掘,主要跟1999年展开的雷峰塔重建计划有关。在1999年决定了重建雷峰塔之后,为了清理雷峰塔的地宫和塔基,考古学者们就在2001年的时候对雷峰塔遗址展开了考古挖掘。当年的那次挖掘中,总共出土了很多吴越国时期的宝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纯银阿育王塔,其次则是鎏金的龙莲底座佛像。除此之外不少的佛经、舍利函、玉器、青铜器皿以及一些金银铜物品。在某些传闻中,甚至还说当时出土了什么白色的蜈蚣,不过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并不足以为信。而在雷峰塔考古挖掘完成之后,当地就开启了雷峰塔的重建工程,我们现如今在西湖旁边可以看到的雷峰塔,就是那个时候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