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培养优秀的孩子的方法: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事情、表扬孩子在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夸孩子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1、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有一种家长,当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家长还会找出一大堆的课后练习题出来让孩子继续刷题目,大有一种“只要刷不死,就往死里刷”的劲头。以这种方式让孩子疯狂刷题,只会直接蚕食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学习兴趣就是孩子潜心学习的内生动力,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耗尽“洪荒之力”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优秀。2、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事情。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看到孩子每天都做那么多的作业,她非常心疼,于是从某一天开始,她就直接帮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的家庭作业。结果,当孩子养成了从不做家庭作业的习惯之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孩子也成了被老师冷落的对象。当得知家长帮这孩子做作业之后,孩子的老师更是直接放弃了这位孩子,家长最终为自己的溺爱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孩子到最后只能变成传说中的“巨婴”。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要因为心生怜悯而全部包办,尽量要让孩子独立起来,学会自己动手动脑,自然会变得越来越优秀。3、表扬孩子在成长中的点滴进步。愚蠢的家长总会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聪明的家长会把孩子以前的表现和现在的点滴进步进行对比。在与其他孩子的横向对比中,孩子的自尊心丧失殆尽;在和过去的自己进行纵向的对比中,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足,各种行为习惯也自然变得越来越规范,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就可以步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境界。4、夸孩子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有些家长经常夸孩子很聪明、很棒、很厉害,这就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确智商特别高。当孩子有一天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棒”、那么“聪明”、那么“厉害”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自暴自弃。所以,当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表现让家长很满意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或者勤奋,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特别努力才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样孩子就会在下一次的表现中会更加努力。5、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中,家长喊破嗓子,不如家长自己做出了样子。很多时候,家长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家长想要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家长自己就要起到示范作用。
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可以通过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事情、表扬孩子在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夸孩子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等方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1、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有一种家长,当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家长还会找出一大堆的课后练习题出来让孩子继续刷题目,大有一种只要刷不死,就往死里刷的劲头。以这种方式让孩子疯狂刷题,只会直接蚕食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学习兴趣就是孩子潜心学习的内生动力,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耗尽洪荒之力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2、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孩子到最后只能变成传说中的巨婴。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要因为心生怜悯而全部包办,尽量要让孩子独立起来,学会自己动手动脑,自然会变得越来越优秀。3、表扬孩子在成长中的点滴进步愚蠢的家长总会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聪明的家长会把孩子以前的表现和现在的点滴进步进行对比。在与其他孩子的横向对比中,孩子的自尊心丧失殆尽;在和过去的自己进行纵向的对比中,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足,各种行为习惯也自然变得越来越规范,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就可以步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境界。4、夸孩子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有些家长经常夸孩子很聪明、很棒、很厉害,这就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确智商特别高。当孩子有一天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棒、那么聪明、那么厉害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自暴自弃。所以,当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表现让家长很满意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肯定孩子的努力或者勤奋,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特别努力才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样孩子就会在下一次的表现中会更加努力。5、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中,家长喊破嗓子,不如家长自己做出了样子。很多时候,家长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家长想要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家长自己就要起到示范作用。
孩子要怎么教育和培养
1.
生活中不要对孩子采取过激的对待方式,不要粗暴的对待孩子,长久会使孩子性格变得偏激。 一定要以身作责,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意见要统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决定,而且会使家长威望下降。
2.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 我们平时要给孩子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给他定太高的要求,同时多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多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最后再施加引导,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使孩子感受到我们...
3.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我们应该多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比如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一些他感兴趣的兴趣班,这样孩子才会在兴趣的基础上取得好成绩。
4.
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由于孩子的天性就是爱跑爱跳,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让他锻炼,因为这样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世界是澄澈稚嫩的,所受到的陪伴与教育影响会伴随一生,共同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吧。以下是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方法。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1 一、 首先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首先注重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做人要大气,不要太计较利益,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宽待别人,做个情商丰富的人;取得成绩不要骄傲,碰到困难不要气馁,树立与人为善,以诚取胜,乐观向上的人格。 二、 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有个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其待人接物、卫生等习惯。 三、 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也可以鼓励他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 四、言传身教,把握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有进步应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导,帮他分析道理,找出问题所在,以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2 第一、不要骄纵孩子 自古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稍不顺他们意,立马就给你脸色看。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父母从小就骄纵孩子所致。该严厉的时候还是要严厉的。当然这不是说要体罚孩子,这是两码事。 第二、父母的表率作用 孩子的第一个教育环境是家庭,父母的行为习惯,孩子是会模仿的。所以,父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尽量不要出现不好的习惯和行为。比如说,当你乱扔烟头、乱扔垃圾的时候,孩子会仍为那是允许的。往后,他也会学着扔,这样下来孩子就有了不好的习惯了。所以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第三、放大孩子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偏向和特长,这可以从小酒培养。比方说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搭建积木,你可以选让他从简单的开始,等他熟练以后呢,再给他增加难度,最后可以给他一些房子的模板,让他慢慢探索。也许今后他会对工程建造之类的感兴趣,说不定还会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四、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要让他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学习。只要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完了之后才能干别的。长期坚持下来,慢慢的他就会知道,一回家就马上做作业。长此以往,他会渐渐对学习感兴趣的,等他完全有兴趣了以后都不用你说,他需要什么资料自己会向你要。这时候可以尽量满足他。 第五、不要一犯错误就体罚孩子 只要孩子一犯错误,很多家长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打骂孩子。试想谁小时候会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自己弥补所犯的错误。 第六、在孩子面前要言而有信 不要轻易对孩子许下不可能实现的承诺。孩子的记性是很好的,许下自己无法实现的诺言,会让孩子对你失掉信心,今后再教育孩子将困难重重。因为他可以拿你先前的诺言做例子。 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3 不要追求完美。 完美一定要保持一种冷静的心理,心态要好,不要追求完美,更不要苛求孩子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好,适当给孩子减压,这样才能让孩子稳步提升。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有些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多出去长见识,多给孩子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在娱乐中养成良好的心态。 多陪伴孩子身边。 家长要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只要好的培养,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你的关心,这些都是无形的动力,让孩子在陪伴中逐渐成长,慢慢成熟。 确保孩子作息时间。 不要让孩子透支身体,不管学习有多么重要,都没有身体健康重要,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对孩子的其他方面非常有好处。 教他学会关心别人。 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教育孩子多关心别人,会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存在价值,并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找到自己的幸福。 赞美孩子要用心。 如果孩子表现的很好,不要只说,你真棒,你真好,而是应该将孩子表现好的方面指出来,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家长是真心实意的表扬自己。 激发孩子的灵感。 小孩子的灵感需要家长引导和激发,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来激发孩子的灵感,让孩子充满想象力,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如何教育儿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也是孩子的第一间课室。教育小孩并不简单,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能影响你孩子的一生,教育小孩需要讲究方法,那么教育小孩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种方法,希望你能用上。 一、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四大不当方法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应避免以下四种不当的方法。 1、威胁。成人用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你再....。。我就....。。”尽管这类威胁在大人心目中认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有效果。因为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只要孩子有点自尊的话,他必定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2、收买。收买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话,就能得到奖赏。如“如果....。。就”的许愿方法,有时能刺激孩子而暂时达到某个目的,但却不能激励他作坚持不断的努力。 对孩子来说,这些话就意味着怀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导致孩子讨价还价,以“你不给我奖赏,我就不规规矩矩”来要挟大人,从而提出更无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欢迎的不是以收买形式出现的奖赏,而是事先没有许诺过的、出乎意料的,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而得到的奖赏。 3、保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应向孩子保证什么,也不应要求孩子作保证。如果父母必须依靠保证来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变相地承认自己没有保证过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证会使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也不应诱导或要求孩子保证今后循规蹈矩或绝不再犯某个错误。当孩子作了一个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证后,他等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们不应鼓励这种欺骗行为。 4、讽刺。父母讽刺孩子,极大地阻碍了他的进步。 它往往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交谈设下了牢固的障碍。挖苦的语言会招来孩子的反击,会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一层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应用讽刺和挖苦的语言,不应该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二、五句无心话 伤害孩子心 与孩子沟通时,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选择不同表达方式和词语对孩子影响区别也很大,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可能对孩子伤害很大的五句话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无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总要经历固执,淘气,自我中心等阶段,这是成长的必需。 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 建议:在你忍不住要责备孩子时,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来开头,如“我知道你不高兴,但这样的事情总是难免要发生的。” 2、“别跑,会摔跤的”诸如此类的警告 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孩子也会慢慢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 建议:更好的说法,如“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这样具体的指导。 3、“我只是逗你玩儿” 你或许认为,跟孩子开个玩笑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但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的话。 建议:对孩子,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实际是侮辱的话表现有趣,有些话你不是认真的,最好别说。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呢” 诸如此类的话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像个二等公民,同时还可能导致对其他孩子的仇视。你越是跟孩子说他不如别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够好。 建议:宽容地接受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然后鼓励他向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向快乐地成长。 5、“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这种带着一点点嘲讽口气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指责。 建议:如果你真的想因为孩子没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责他,不如明白地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都跟你说过三次了。但我再告诉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三、三种教育方法 孩子乐于接受 第一种: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第二种:多引导少训斥 其实家长(微博)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第三种:多交朋友 少窥探“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四、家长教育孩子时,还须重视反面教育 多数家长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际上,让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赤”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视反面教育,显然难以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家长应该像重视正面教育一样重视反面教育。具体讲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过反面教育,孩子会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总能实现的。这能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现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这往往能使孩子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3、反面现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该发生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怒和同时产生一种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终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孩子就很难“长大”。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难提高辨别能力。让孩子知道社会还有反面现象以及体验一些逆境的滋味,对加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大有好处。 本文介绍了儿童教育的方法,如果家里有孩子你一定要积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尽量避免哪些不良的教育方法的出现,同时慎重使用反面教育,这样可以让孩子按照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哦。
怎样教育儿童
今日的小儿童,将来的主人翁。”因此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儿童在学前期的教育,绝不能视之为次要的问题。那么怎样教育儿童呢,一起来看看! 何以需要顺从 许多作父母的人得不到儿女的顺从,或者所得到的只是不甘心的顺从,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这是因为作父母的人并不明白为什么儿童应当顺从。当人发出了问题说:“为什么你的儿女应该顺从你呢”?这时我们所听到的异口同声的回答,乃是:“这是因为我说怎样就怎样”,“因为我的话就是家法”,以及“因为我是他的父亲(或母亲)”。可是你为什么这样回答呢?为什么你的话就是律法呢?为什么你是父亲(或母亲),他们就该顺从你呢?说来说去在这些回答中,你还是没有提出任何真正的理由,足以说明他们为什么应当顺从。 为儿女的利益着想 儿女应当顺从父母的理由,乃是由于为了他们自己的福利起见,必须学习选取正当的行动;同时也是因他们还没有丰富的经验及健全的判断力,不能随时决定什么是正当的。作父母的人理应具有更高明的判断力。有些父母要求儿女顺从,其动机是要从儿女的顺从上获得一些快乐及利益,这是与造物主的旨意不相合的。“顺从”的本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的目标,只是一种方法,藉以达到自治、自立、及与社会标准相符的地步。作父母的人应时刻记在心中,无论发出何种指导及命令,都应以儿女的利益为出发点。 以身作则 父母若要教导儿女顺从,自己就必须作一个顺从的人。上帝乃是我们的天父。我们想要教导自己的儿女遵行我们的命令,我们自己便应忠实地遵行我们所知道的上帝的旨意,作他所吩咐我们去作的事。 我们必须顺从上帝,其理由与儿女必须顺从我们是一样的。上帝比我们更高明,他知道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抉择方为妥善,所以我们要顺从他,这乃是对我们有极大益处的。同时我们也当记得:只有那能顺从上帝的父母,才能顺利地教导自己的儿女养成顺从的美德。 何时开始教导? 我们应在何时开始教导儿童顺从呢?训练顺从的美德,必须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开始。著名教育家怀爱伦夫人曾说:“儿童首应学习的一项教训,就是顺从。在他尚未长大到明白事理之前,就应教他顺从。当以柔和持久的努力使他养成这种习惯”。 因此,顺从的美德应在婴儿时代加以培植,使之根深蒂固,俾在儿童发育长大后,仍能长久保持着。此外,我们更应在心中时刻记着这条原则:父母管教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儿童能够自治。 引导儿女的心意 “齐家”的秘诀,端在乎引导儿女的心意来拥护父母所作的建议。父母藉这种方法,可以使儿女养成果断的美德,具有理性而无反抗的精神,以便获得更充分的能力,将来能够自作决定。作父母的人自己也当时常抱着与儿女合作的态度,尽量减少与他们的心意相背驰,反而要引导他们的心意。要做到这一点,是必须及早下手的'。做父母的人不能等待儿女提议要作什么,乃是要向儿女提议要怎样行动,——玩什么,做什么,到那里去,讲什么故事,读什么书,及到什么地方去旅行等。这种提议的能力,是会消除许多反对的。 前后一致 在要求儿女顺从的事上,要抱始终如一的态度,意思就是要坚持在每一次都用同样的方法作同样的事。不要在这一天让他去做某些事,而在第二天却为此事来责罚他。若是这样,孩子就不明白大人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了。他也许会这样想:“妈妈这次或许不会责罚我,我就试一次吧”!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看出:他虽然不知道要在什么时候相信你的话,但他却知道是不必时时听你的话的。 有时也许你吩咐他去做一些事,吩咐了之后你却没有留心观察他是否已经做成,甚至将这事完全忘记了。这样,不久他就发觉并不需要遵照你的吩咐行事,因为你是常会忘记的。 不要吩咐你的孩子去做一些他所做不了的事。没有一个儿童能够长期地静坐不动,他是免不了常要活动甚至吵闹的。不要轻易地决定要你的孩子去做什么,但一经决定了之后,就要和蔼而坚决地维持你所吩咐的。 由恐吓而来的顺从 有许多父母常以恐吓的方法来取得儿童的顺从。有时用老虎,警察,或洋人来吓儿童。有时母亲指着穿破烂衣服的叫化子向孩子说,凡不听话的孩子就要被他装在筐里带走。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得儿童的顺从,真是极不合适。因为这样一来,便不免有两种情形要发生:若不是他惯于受吓,而因未受其害就不再惧怕了;那就是你使他变成胆小如鼠,遇见什么便都害怕了。父母应当用诚实来对待儿女,这乃是最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如果儿女从小所养成的信任父母的心被轻易地破坏了,那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便要瓦解了。因为所说的话既不真实,作儿女的人还能相信什么呢? 实现你的应许 如果你向儿女应许一样东西,你是否时常守信用,照着所应许的去实现呢?在你向儿女发出应许之前,应当先作一番考虑。及至发出应许之后,就当促其实现,若是无法实现,那就应当详细说明不能实现的原因。千万不可破坏孩子对你的信赖。你若不履行向儿女所作的应许,那就是教导他们不再信任你了。因为小孩子对于自己所不信任的人是不会顺从的。 轻言细语 有时你吩咐孩子去做一件事,他并未加以注意。后来你再告诉他,而且声音也提高了,但他还是不注意。最后你又告诉他,而你的声音也较比前两次更为提高,甚或生气了;这时他才顺从了。他从你的声音上知道这时他该顺从了。他已经从你的声调里学会了:他可不必顺从你到什么时候为止。 因此,最好的办就是要轻言细语,不必提高声调,并教导儿童一听到吩咐就要顺从。 当期望儿女顺从 作父母亲的应当期望儿女顺从。不要让你的孩子觉得你对他的反应是无所谓的,或是你明知他不顺从,却又无可奈何。每一个人都喜欢实现别人对他的期望;尤其是儿童更有此心理。因此,你的孩子在邻里之间得了“小坏蛋”的恶名,你若引以为荣,相信他有些“本领”,那么他不久便会很容易地不负你的期望了! 不要期望两三岁的小儿童会时常顺从你,这是因为他还不十分明白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他还不够大,不能明白为什么应该顺从你。及至稍微长大,也就能学会了。所以作父母的不要在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老是向年龄幼小的孩子吹毛求疵地喋喋不休。 多方赞扬 我们若发现儿童有什么好处长处,便当不吝赞美;儿童所出的力量和他所有的成绩,也该予以重视。当孩子送给你一件小礼物的时候,虽然那礼物选得并不怎样好,但你还是应当向他表示你对于他的孝思感到很快乐。当你的孩子在哭笑不得之中放弃了你所不赞成她去作的事,这时你就该告诉她,你有了这样一个好儿女,真是使你够体面的。总而言之,我们对于儿童应当常用笑容,赞赏,表扬,和夸奖,而不该用疾言厉色,咒骂,或责备。 权利与义务 儿童有儿童的权利,他可以度自然的生活,在阳光、浅水、和沙土中游戏,在欢天喜地的情形下弄伤了,疲倦了,饥饿了。但同时他也有义务,必须受管教,行事与他的权利相符,并尊重他人的权利。他也像父母一样,有义务作一个快乐的,利他的,及自我牺牲的人。他必须尽己力之所及去帮忙家务,修理庭园;并且要谨慎,节俭。他也有义务要作一个诚实,有礼,端正,及清洁的人。他若要发展这一切的美德,就必须顺从父母的教训及指导。 忠心 儿童的顺从,我们应当予以夸奖。所谓顺从,并非单指听话而已,同时也要忠于你逐日所教导他的正义及善良习惯。在建造儿童品格的事上,我们必须多讲道理,而少使用个人的命令。我们不要常发命令来触怒儿女,乃是要取得他们的合作与他们同作天上大君的可爱子民,乐于遵行他的旨意,顺从他的律法。当教导他们顺从这些正义的原理,以提高标准;即使是在孤居独处而除上帝以外并无人知道的时候,也当如此。 我们为了要使自己的儿女长大成为正人君子,便因此而经年累月地费心费力,热切祈祷,自制自约,这是否值得呢?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可以判定准我们是否配作父母,所以我们应当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生活。
如何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品质?
1、平时尽量在家里营造一种舒服的气氛,不要让孩子有压迫感。
2、多在生活上关心孩子,与其一同分析并帮他制订一些适宜的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并鼓励他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3、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孩子基本是根据家长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的。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家长应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4、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