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艾滋病知识宣传图片

时间:2024-08-15 01:40:25 编辑:莆仙君

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世界艾滋病日历届主题2000年: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2001年: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2002~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2005~2008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2010年: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2011~2015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2016年:举起手,预防艾滋病。2017年: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2018年: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2019年: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2020年: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2021年: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2021年艾滋病的宣传主题是什么?

“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21年的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历届主题:2016年:举起手,预防艾滋病(Hands up for HIV prevention)。2017年: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Right to Health)。2018年: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Know your status)。2019年: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2020年: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Global 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世界艾滋病日

预防艾滋病黑板报内容图片大全

预防艾滋病黑板报内容图片大全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艾滋病的黑板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病因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主题黑板报图片大全

  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to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以下是关于预防艾滋病的黑板报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传播:艾滋病有三大传播方式: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性接触。世界范围内,无保护的性行为是最重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HIV不仅可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而且可通过无保护的口交或与他人共享性器具而感染,同时和多个性伴侣维持性关系,也会显著增加感染的风险。   2.经血液传播。艾滋病可通过血液、血制品或捐献的器官传播,主要渠道是使用未充分消毒的针头、注射器或输入受污染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妇女可能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需要指出的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HIV可以通过马桶、电话、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咳嗽、打喷嚏和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诊断:迄今为止,只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确诊HIV的感染,即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我国现阶段主要为HIV抗体检测,在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后再做确证试验,确证试验阳性者才能确定为病毒感染。   据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介绍,这几年,主动上门要求做艾滋病检测的人员越来越多,艾滋病检测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单位入职体检的必查项目,该病的检测也早已成为各种医学检查前和术前检查的必检项目,所有这些都表明,艾滋病已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离我们遥不可及。   治疗:艾滋病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是最重要的。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刘永生提醒,面对艾滋病,我们也不必恐慌,艾滋病病毒也有它致命的弱点,它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常用的高温消毒和常见的化学消毒剂都可以让它灭亡。所以,也不必谈“艾”色变,我们只要做到洁身自好,从感染途径上切实切断该病的传播,就可完全避免艾滋病的感染。   艾滋病预防宣传标语   1.出门在外洁身自爱,预防艾滋造福后代。   2.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   3.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4.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5.关注艾滋病问题,关爱艾滋病病人。   6.再忙不忘家人再慌不忘带套。   7.预防艾滋支一招洁身自爱安全套。   8.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珍爱生命。   9.预防艾滋,咨询检测,利己利人。   10.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11、外出找钱不容易,预防艾滋要牢记。   12、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13、遏制艾滋,造福子孙。   14、遏制艾滋病,预防是关键。   15、与艾滋病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6、艾滋病、性病是可以预防的。   17、同心携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谐。   18、生命安全帽,健康安全套。   19、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   20、责任、权利、落实。   21、关爱艾滋病人共建和谐社会。   22、关心艾滋病病人,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23、、健康牵系你我他,预防艾滋靠大家。   24、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病人。   25、预防艾滋病,推广100%的安全套。   26、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和性病。   27、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8、外出打工不要晃,妻儿老小放心上。   29、关心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   30、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就是帮助我们自已。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我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患上艾滋病的,艾滋病的传播是比较受限的,感染艾滋病的人初期症状是不明显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症状,看看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1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两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按妇科病治疗久治不愈。 9、头痛、视线模糊查不出其他病因。 艾滋病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3、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2 人体在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之后,需要半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病期,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称之为潜伏期,或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期。艾滋病病毒携带期的长短是跟感染病毒的数量和身体的免疫状况、感染途径、营养条件以及生活习惯有关的。也有一些没有发病的人会长达30年不发病,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大家需要注意,尽管艾滋病病人在潜伏期,但是在这段时间之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会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途径进行传染。艾滋病在潜伏期的时候表面上跟常人无异,并且大家也都不知道自己有了艾滋病。所以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多加注意各种安全,尽量不要跟别人共用私人物品,比如内裤、剃须刀等等,如果共用的人在艾滋病潜伏期,那么共用之后也是很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病毒虽然在潜伏期的时候表现跟常人无异,但是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之后的2到12周就可以从血液当中检测出是否有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个时期也被称之为窗口期,也是同样具有感染性的。 身体里面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人,如果身体不健康的话,就会让病毒发展的更迅速。艾滋病的病毒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发展速度非常快,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慢慢的就会让人无法维持正常的抗病能力,让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也就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了。 艾滋病病人是有许多症状,比如体重会短时间内下降很多、咳嗽、皮疹、盗汗等症状。要想很好的'预防艾滋病,在平时的时候就得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在发生性关系时带上安全套,尽量避免性传染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如果怀疑自己患了艾滋病,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也需要动员接触者检查。 如果已经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了的话,在平时生活当中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还得多加锻炼身体,这样发展成为艾滋病的时间也会长一些。 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3 艾滋病初期症状多久出现 其实很多人在早期患上艾滋病的时候,根本是觉察不出来的,因为早期的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并且出现的都是日常经常出现的问题,都没有想到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 艾滋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全世界约有3/4的HIV感染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命力很脆弱,在体外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可用肥皂、热水清洗,也可用漂白粉将其杀死;空气和水、咳嗽喷嚏、蚊虫叮咬、共用厕所、共用电话、共用餐具、礼节吻、游泳、拥抱不会传播。 如果你最近有过危险性活动和以下症状中的其中几个,请一定找医生:持续低热、疲乏、原因不明的喉炎、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头痛、恶心、肌肉和关节痛、夜间盗汗、持续腹泻、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HIV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 艾滋病会经历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前期及艾滋病期。 一部分急性感染者在感染HIV后6天至6周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肌痛或关节痛、腹泻、头痛、体重下降等,平均持续两周,不经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消退。 所以说,有的时候就算是出现了这些情况也不代表您是患上了艾滋病的,因为有很多的疾病前期的情况都是非常类似的。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转入无症状感染期。除了少数感染者可查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GL)外,没有其他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 PGL是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有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在1厘米以上。以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成年人无症状感染期的时间一般为8~10年。

  • 上一篇:犬屋
  • 下一篇:没有了